俄罗斯的茶叶-俄罗斯馆-商友邦网
商友邦网,助力企业全球化,为企业出海领航。     帮企业找客户     帮客户找产品     帮产品找物流     商友邦网--商人的国度(Business friendly network--Businessman's kingdom)     凝聚"一带一路"企业力量,践行"一带一路"伟大倡议。     商友邦网,“数字丝路”开创者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我的商圈 | 客户中心 | 使用帮助   你好,   欢迎来到商友邦全球企业服务平台!
                                   
 俄罗斯馆企业发布信息详细资料
视频展示区:
    
图片展示区:
点击此图放大
俄罗斯馆企业名称: 俄罗斯的茶叶 联系地址:
所属分类: 农产品生鲜行业 联系电话/手机: 0
俄罗斯馆企业简介:

茶叶几乎是俄罗斯的国饮。据统计,俄罗斯人均年消费茶叶1200克,而中国人则为700克。可见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之一。同时,人均消费量可间接证明茶叶在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还有统计显示,茶业需求高的地方对酒类(特别是伏特加Водка)的需求相对下降。-数据引用2015г.俄罗斯茶叶及咖啡生产商协会。

茶文化起源

任何一种文化,必然是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脉络。

全地球人都知道:茶的故乡是中国。茶最初应该是在原始社会时期采集食物的过程中被发现和利用的。考古证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利用茶和培育茶的国家。

真正茶文化的开始。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有正式文献记载饮茶是在西汉,饮茶的起始时间应当比这更早一些。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文人饮茶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同时玄学与佛教也对饮茶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到唐代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唐朝的茶文化输出到周边国家,有朝鲜、日本、吐蕃、西域各国,甚至印度。

唐朝以前,饮茶是混合有香料加工的,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煮茶烹茶沏茶艺技程序和添加料都是严格而精致的。

宋代茶文化深入人们的生活,并与风土习俗有着密切联系,茶真正开始在民间流行。

宋朝的街头茶饮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在摩擦中相互妥协契合,汉族茶艺开始简约化,以茶来表现自己的苦节,返璞归真开始摒弃各种香料直接饮用茶叶。

明代茶从制作到赋予文化内涵,呈现出普及态势。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

清代茶种类增多,种植面积也大增;泡茶的技艺纷呈;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异常丰富。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还有,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

近现代,茶已经融入所有人的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华茶文化已深入了中国的平常百姓家,涉及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各个领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远播欧亚,其中俄罗斯就深受其影响,随着社会文的发展,其茶文化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特点。

俄罗斯茶文化起源

俄罗斯人饮茶的历史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追本溯源俄罗斯的饮茶文化源自中国。

1.第一次接触茶。

沙皇伊凡四世(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又称伊凡雷帝1530-1584年)统治时期,他对神秘东方的富庶之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悬赏开通前往中国的道路。

1618年,探险者伊万.佩特林率考察队,在阿尔金汗蒙古部落帮助下抵达北京,受到明王朝的礼遇。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委托考察队带一封国书转交沙皇,由此实现了中俄两国在外交上的首次直接接触。

1636年,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Михаи́л Фёдорович Рома́нов 1613-1645年)派遣角斗士的儿子瓦西里.斯塔尔科夫(Василий Старков)为使者前往中国。

1638年他带回了茶叶。这也是首次运到俄罗斯的茶叶。沙皇品尝之后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于是茶便成为俄国贵族的梦寐以求的稀罕物。

我个人的想法是:蒙古人把茶带到了俄罗斯。1235年蒙古远征军先后征服了钦察、俄罗斯,直入欧洲腹地,开始了史称“钦察汗国”的统治。

钦察汗国统治俄罗斯长达二百二十五年,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俄罗斯史学界称为“鞑靼-蒙古人的禁锢”)。在这期间,朝贡的俄罗斯人已经有可能开始接触到茶,由此开始了俄罗斯的茶文化。所以,茶叶出现在俄罗斯的时间应该是15世纪中期以前。

2.中俄茶业贸易往来。

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恰克图(布里亚特语:Хяагта),清代时是中俄交界处的一座边境重镇,这个城镇是中俄茶叶交易的集散地。从明朝在山西北部开辟茶马互市以来,晋商就将茶叶销往蒙古地区,俄国商人从蒙古得到中国的茶叶。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恰克图开市后,晋商的茶叶输往此处,俄商把买来的茶叶运往俄罗斯内陆获利。但是,从中国进口茶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数量也有限。

由此可见,茶在17-18世纪的俄罗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饮品”,其饮用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贵族、有钱人,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如下诺夫哥罗德等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始盛行。

3.海陆茶道之争。

十八世纪,当时全球茶叶贸易被俄罗斯和英国两大帝国垄断:英国人通过海路贸易把茶运送到欧洲;俄罗斯人通过边境贸易把恰克图的茶叶运往内地。

俄罗斯茶商并未将英国人视为竞争对手,因为经海路运出的茶叶在水路运输过程中会变质,况且当时航行要好几个星期,海上航行的高温和湿度是脆弱的茶叶所忌讳的。于是欧洲买家和真正的行家会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购买俄罗斯茶行的产品。

4.种植培育。

由于利润的丰厚,十九世纪开始俄国在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驯化茶树。茶树的驯化栽培工作进展很顺利,尽管当地的茶叶质量不高,但茶园在二十世纪初便已经开始实现稳产。由于土壤本身的问题,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茶叶的优势也仅限于价格低廉。

现代的格鲁吉亚茶

5.俄罗斯的茶叶之父-柯什曼(Кошман Иуда Антонович)的传奇。

这是一位神秘的人物,人们对他的了解极少。他来自乌克兰的一个犹太小镇,为谋生先是去了土耳其,随后又去了格鲁吉亚的茶园。

二十世纪初已经60岁的柯什曼出现在索契山区的一个小村落索洛赫-阿乌尔。他用在茶园工作攒下的钱买了一小块地,开始和他的俄罗斯妻子马特廖娜・伊万诺夫娜(Матрена Ивановна,也是一位大神级人物)以及孩子们驯化栽培从格鲁吉亚带来的茶树。

邻居们敬重这个留着浓密胡须的强壮汉子的勤劳,但却把他看作一个疯子: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已获证实的农学家的经验表明,北高加索的气候对茶叶来说过于寒冷,茶叶根本无法在那里生长。

然而,这个神秘的人却成了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育种专家。仅仅过了四年的时间,他们带来的这些茶树便已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尽管冬季一月份的气温有时会达到零下12度,但这些茶树成活得很好。

十年之后的1913年,这家人首次收获了收成。于是,他们证实了这里的土壤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茶叶后来因其甘甜的口感、漂亮的深琥珀色茶汁以及散发的花香而得名克拉斯诺达尔茶(Краснодарский чай),很像中国的凉心茶。由于当地气候寒冷,茶树发芽相对较少,但正因如此,茶叶内滋补成分的含量甚至高过中国茶。

还有很多关于柯什曼的故事。如今在索洛赫-阿乌尔村的小房子里(目前已经是博物馆)保存有大量来自科学院的官方文件:彼得堡的科学家将关于克拉斯诺达尔茶的信件视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品;格鲁吉亚的茶叶垄断集团把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送入了警局,妻子不得不把他从牢房里赎出来。还有,这个执拗的茶农的茶园差点被砍掉,他们靠贿赂款救了柯什曼的茶树。

总之,七十多岁的时候终于获得了承认:在苏联时期的农业展览会上获得了金奖,成为名垂青史的伟大育茶专家 ,被后人尊称为俄罗斯茶叶之父。

柯什曼活了近一百岁,他与妻子被一同葬在自己茶园中的茶树中间,这些茶树至今依然收成不错。柯什曼茶树的树龄是俄罗斯最久的,而树龄越高,其产的茶叶就越好。

人工采集的“柯什曼茶园”的茶叶目前在俄罗斯的售价相当高,却不会滞销,是真正的独此一家。这位伟大育种家开发的茶叶品种二十世纪在索契山区十分普及。

苏联时期克拉斯诺达尔茶在商店中也有售,但销售情况不佳,原因是机械化采茶使其失去了独有的特性。 大茶园虽被改造,但克拉斯诺达尔茶并未消失,依然占据着其最初占据的那块市场,因为这是独一无二的人工采集的茶叶,只为一些品茶行家小批量生产。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成为苏联的主要茶叶产区。苏联不仅摆脱了对中国茶叶的依赖,并且开始向许多其他国家进行出口。但是苏联解体后,茶叶种植园归独立国家所有。因此,俄罗斯又开始从印度、中国、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进口茶叶。

饮茶习俗

茶叶的普及使得俄罗斯社会形成了特有的饮茶传统,据统计,82%的俄罗斯民众有每天饮用红茶的习惯,只有2.2%俄罗斯习惯喝绿茶。每天,俄罗斯人均饮用茶饮料为0.5公升。

无论中国、日本,还是印度的饮茶传统都未能在俄罗斯扎根,俄罗斯形成了自己的饮茶文化,与欧洲比较接近,每天喝茶,不讲究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