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9084644/回:0)包政:什么是道?文:包政
老子说了,有一种东西,始终不知道叫什么,它一开始就存在,在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万事万物之前,它就已经存在。 尽管老子不知道它叫什么,但它确实已经感觉到这个东西客观存在。 那是什么东西呢? 老子说了,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这个东西。老子把这个东西叫做“道”。 二千多年以后,牛顿也感知到了这个东西的存在,于是把它称之为空间和时间。有了时空的概念,天体物理的研究才成为一门学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比中国人晚了二干多年。 在牛顿那里,空间就是一个架子,一个三维的架子。时间是另一个独立的维度,并且是均匀流逝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跟老子的发现差不多,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天体物理学就可以研究质量、引力、运动和速度。 可以说,时间和空间是天体物理学的统一性基础。 老子的思考没有停止,他认为天地以及万事万物,都是从这个“道”中派生出来的。 所以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我们普通人的脑子想不出来的事,既使把这些告诉我们,我们也是理解不了的。 很多研究老子《道德经》的人,把开篇的两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解释为,道就是规律,规律是可以把握的,但规律是会改变的。名就是概念,就是名词或称谓。概念是可以定义的,可以讲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但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事物发展而改变的。 老子是这样想的吗?那我们也太小看老子了。要是我,绝不会莫名其妙地写上这两句话。老子本来并不想写这本书,毕竟圣人述而不作嘛。 下士闻道哈哈大笑。他很清楚,语言文字是有局限的,无法表达他感知到的这个外部世界。 写完这本《道德经》之后,老子有点后悔了。开篇写上两句话,提醒后人,一定要用心去读这本书。真实的世界,以及我所感知到的世界,远比我用文字描述的要深刻和复杂得多。我尽力了,道是难以名状的,现有的词汇难以描述。人类的语言文字局限性太大了,我没办法,只能粗略地表述了什么是道。 到了爱因斯坦那里,他发现时间和空间是会变化的。空间会扭曲变形,时间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而且两者会配合的很好,于是就有了一个概念“时空”。 时空概念,在物理学中出现,是非同小可的。他否定了牛顿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空间不再是一个空架子,不再是一个三维的坐标系。空间中确实存在着天体运动的“轨道”,各星体确实是在轨道上运行的。 过去,人们认为空间轨道,是由星体的运行引起的。现在,人们认为还有一种力量使空间扭曲,形成天体运动的轨道。这种力量到现在为止还没看见,称之为暗物质,以及暗能量。 老子确实了不起,时间和空间不是一个摆设,它是“道”,是万事万物的源头,不是“空无”,不是空无一物。 现代物理学家希格斯认为,如果空间中空无一物,空间就没有质量,也就不会扭曲变形,这个物质被称之谓基本粒子。 到今天为止,还有一种基本粒子没找到,这就是希格斯玻色子,也称上帝粒子。 物理学家最终还是统一认识,认定一切秘密都存在时间和空间之中。物理学的科学统一性在于时空。 老子要是活到今天,他一定会说,“对了吧,一切秘密存在于道之中。道是根本,我们都应该遵循或效法这根本之道。” 那究竟什么是道呢?西方人正在探索上帝粒子。 等着吧!也许最终的结果是上帝粒子不存在,也许上帝粒子不过是某种“场”中的物质与暗物质。这种场,也许就是某种震动波。中国人把这称之为“元音”,用于养生。 东方人有自己的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可以不知道“道”是什么,但可以效仿自然状态,效仿“道”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状态。
![]()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