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8665781/回:0)新经济格局下的三大趋势性挑战文:李稻葵
第一个挑战是增速趋势性下滑。 经济增速下滑,首先不仅仅是中国经济,整个全球范围增速都在持续下滑,仍然在下滑中,还没有看到明显的上行趋势。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短期内仍然有压力。国家统计局1-3季度增长速度在6.9%。这是官方数字。测算下来,刨除金融业附加值的贡献,非金融业的增长速度1-3季度是6.2%,去年同期1-3季度非金融行业的增长速度是7.1%。一年下降了接近1%,这个下降速度非常惊人。 明年上半年可能是最困难的时期。如果能较平稳渡过,下半年可能出现一个U型微弱回升,因为明年下半年有二胎政策拉动消费、房地产去库存和固定资产基础性投资项目恢复这三件事情值得期待。 通过消费系数各种测算,二胎政策大概能够拉动GDP0.2%。但是这个恐怕要到明年下半年才开始发力。到明年年中大概止跌,房地产投资开发速度开始往上走,今年5月份开始房地产销量和价格已经开始上行。大量投资项目积压在各个部委,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落实。所以到明年上半年,应该开始有所恢复。 这三件事,导致经济在明年下半年有一定的回升。但该趋势还难以变成一个长期的趋势。 第二个趋势性的短期挑战是巨幅的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浅层次的现象包括,劳动工资增长速度超过名义GDP,蓝领工人在很多行业的增长速度是两位数,10%以上,明显超过我们的名义GDP增长速度;具有4年工作经验的,读完职业高中的工人,他的工资超过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尤其是建筑行业,轻而易举;我们看到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就是可以花的钱,不算退休养老钱,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开始已经上升,2007年是最低点,工资收入占GDP比重只有42%,全球都属于最低的,现在这个数字往上涨了,已经50%以上了;跟这个密切相关的是,我们看到老百姓的消费已经起飞了,在第一线的我们的电商们,淘宝、京东、一号店感受最明显,消费已经起飞,谁的消费?年轻人的消费。年轻人什么样的消费?服装的增长速度,旅游,国内的旅游增长,这是消费的重心在往下移,原因就是劳动收入在涨。 我们还看到中国经济2007年以来,贸易顺差除了今年之外,一直在缩小,换句话说,我们出口的速度没有跟上进口速度,很正常,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吸纳国外产品能力的提高。 结构调整深层次的现象是什么? 就是中国劳动力价格在上升,老百姓对环境的要求在提高,老百姓对生命的尊重在提高。这些对经济有影响,带来了我们矿业发展、农业发展、重化工业发展必须转型。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 第三个挑战,金融领域。 实体经济正在进行一轮新的调整,大量产能过剩,很多行业亏损,一定会反映在金融行业。所以金融行业一定是蕴藏着风险。 具体说来,银行业的风险可控,银行的问题是作为长期趋势,他的利润有可能会下降。有一个长期发展的挑战,就是如何转向更多元化的业务。 金融业的主要风险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公司债,2015年发展非常快,而且发行过程中投资者尤其是6月份以后,饥不择食,大量资金涌向公司债,很多利率已经发到跟国债差不多了。但是公司债的风险一定高于国债风险,这个风险没有充分的评估进去。所以公司债是未来一个蕴藏风险的地方。第二个就是监管不利的民间融资,民间集资。 相应三大趋势挑战,有三大机遇。 首先是抓住结构调整,必须选对朝阳行业,跳出夕阳行业。 接近消费的,是一个增长点。接近于需要技术、需要工程师的这些行业也有优势。 其次要关注区域的再调整,中国经济地理的再调整。哪些地区有竞争力?人口基数大的城市或者地区有竞争力,比如安徽,人口多,第二交通便利的有竞争力。合肥就是很好的例子,成为中国四大高铁枢纽转接站。第三个优势,就是气侯,很重要。 第三个机遇要关注金融。随着老百姓的财富的增长,金融服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上海浙江商会年会演讲稿整理) 涛声依旧响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