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早在唐朝时期中国人就与菲律宾各地有贸易往来。菲律宾在很早以前,是以吕宋、麻逸、苏禄、胡洛等地的名称闻名。明朝永乐年间,有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等四个国家先后有七位国王亲自率团前往中国访问。文莱、苏禄和古麻剌朗国王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遗嘱要托葬中华。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朴。苏禄和古麻剌朗国都在今日菲律宾国内。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菲律宾南部的苏禄国和中国政治关系良好。1898年,清朝在菲律宾开设领事馆,中国驻菲律宾第一任领事陈纲是在菲律宾出生的侨生。1948年蒋介石访问碧瑶,与基仁诺总统会谈,并发表公报。同年,中国决定把中国派驻菲律宾外交机构升为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
新中国成立,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菲关系曾多年处于冰封时期,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出席万隆会议期间同菲律宾外长进行了接触。此后,两国贸易和民间往来逐步打开。
中国同菲律宾于1975年6月9日建交。建交以来,中菲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中菲除互设大使馆外,中国在宿务设有总领馆,在拉瓦格开设领事馆。菲在厦门、广州、上海、重庆、香港和澳门分别设有总领馆。中菲结有27对友好省市,分别为杭州市和碧瑶市、广州市和马尼拉市、上海市和大马尼拉市、厦门市和宿务市、沈阳市和奎松市、抚顺市和利巴市、海南省和宿务省、三亚市和拉普拉市、石狮市和那牙市、山东省和北伊洛戈省、淄博市和万那威市、安徽省和新怡诗夏省、湖北省和莱特省、柳州市和穆汀鲁帕市、贺州市和圣费尔南多市、哈尔滨市和卡加延一一德奥罗市、来宾市和拉瓦格市、北京市和马尼拉市、江西省和保和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达沃市、兰州市和阿尔贝省、北海市和普林塞萨港市、福建省和内湖省、无锡市和普林塞萨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宿务省、河南省和达拉省、黄冈市和依木斯市。
1996年江泽民主席对菲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同意建立中菲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合作关系,并就在南海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达成重要共识和谅解。2000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二十一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确定在睦邻合作、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2005年胡锦涛主席对菲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确认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2007年1月,温家宝总理对菲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愿共同全面深化中菲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
建交以来,中菲高层互访不断。马科斯总统(1975年6月)、科拉松·阿基诺总统(1988年4月)、拉莫斯总统(1993年4月)、埃斯特拉达总统(2000年5月)、阿罗约总统(2001年11月、2004年9月)等先后访华。李鹏总理(1990年12月)、乔石委员长(1993年8月)、江泽民主席(1996年11月)、朱镕基总理(1999年11月)、李鹏委员长(2002年9月)、吴邦国委员长(2003年8月)、胡锦涛主席(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2007年1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9年11月)、阿基诺三世总统(2011年9月)等先后互访。
2012年3月,中国政府特使、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访菲。9月,菲总统特使、内政部长罗哈斯来华出席中国一一东盟博览会。10月,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访菲。11月,菲旅游部长吉米内兹出席上海国际旅游博览会。
2013年8月,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来华参加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2014年11月,阿基诺总统应邀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
主席同其简短会面。2015年11月,
主席应邀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阿基诺总统会见了
主席。
因为"美国重返亚太",导致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发生。由于阿基诺当局拒绝两国双方进行协商,跑到海牙临时仲裁院状告中国,导致菲中关系陷入冰点。2016年菲律宾总统大选,杜特尔特当选为菲律宾新总统,宣告中菲关系的春天来了。应中国
邀请,菲律宾共和国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18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杜特尔特此访成果丰硕,两国签署13项双边合作文件,两国友好关系全面恢复。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2013年,双边贸易额380.7亿美元,同比增长长4.6%,其中中国出口198.4亿美元,增长18.6%,进口182.3亿美元,下降7.2%。
截至2013年12月底,菲累计对华实际投资额为30.8亿美元,我累计对菲直接投资额为3.8亿美元。其中2013年,我对菲直接投资额为4383万美元,菲对华投资6726万美元。中国在菲签订承包工程新签合同10.9亿美元,完营业额12.5亿美元。
1999年两国农业部签署《关于加强农业及有关领域合作协定》。2000年双方有关部门签署中方向菲方提供1亿美元信贷协议书。由中方援建的“中菲农业技术中心”于2003年3月在菲竣工。中国优良杂交稻种和玉米在菲试种成功,现正逐步推广。2004年两国签署《渔业合作谅解备忘录》。2007年1月,两国农业部签署《关于扩大深化农渔业合作的协议备忘录》。2011年两国经贸部门签署《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菲双边贸易额为444.4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6.75%。其中中方出口234.59亿美元,同比増长18.27%中方进口209.83亿美元,增长15.1%,中方贸易顺差为24.76亿美元。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资企业在菲新签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额117.36亿美元,完成额89.58亿美元。
2014年中国对菲律宾非金融类投资5769万美元。截至当年底,中菲累计非金融类投资4.58亿美元。2014年菲律宾对华实际投资9707万美元,同比増长44.3%,截至当年底,菲累计对华投资31.89亿美元。
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署统计,2015年中国是菲律宾第二大贸易伙伴,是菲律宾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市场。从菲中进出口商品结构看,菲律宾从中国进口占其总进口份额的17%,主要以电子产品、交通通讯机械设备、食品等商品为主对中国出口占菲总出口的10.9%,主要以电子产品、矿产品、农产品、木材制品等商品为主。由此可以看出,中菲贸易在产业内、产业间都有很强的互补性,且在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投资促进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文教、科技、军事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
中菲在文化、科技、司法、旅游、国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两国迄今签署了14个双年度文化合作执行计划,举行了13次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共确定了244个科研合作项目。新华社在马尼拉设有分社,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在菲落地。两国签有:《科技合作协定》(1978年)、《文化合作协定》(1979年)、《民用航空运输协定》(1979年),《中菲刑事司法协助条约》(2000年)、《体育合作备忘录》(2001年)、《信息产业合作备忘录》(2001年)、《打击跨国犯罪合作备忘录》(2001年)、《引渡条约》(2001年)、《打击贩毒合作协议》(2001年)、《旅游合作备忘录》(2002年)、《海事合作谅解备忘录》(2005年)、《青年事务合作协议》(2005年)、《卫生和植物卫生合作谅解备忘录》(2007年)、《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2007年)、《文化遗产保护协议》(2007年)、《卫生合作协议》(2008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菲总统府新闻传播办公室友好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2011年).《体育合作备忘录》(2011年)、《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2011年)等一系列合作文件2004年,双方建立年度防务安全磋商机制,但在阿基诺任内终止。
(四)重要双边文件
1、1975年6月,周恩来总理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建交联合公报》。
2、2000年5月,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与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21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
3、2004年9月,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
4、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
5、2007年1月,温家宝总理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
6、2009年10月,杨洁篪外长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
7、2011年9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
近几年中菲军事交往増多。2002年4月,菲国防部长礼耶斯访华。6月,菲海军舰队首次访华。9月,中央军委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访菲。2004年,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巴亚和国防部长克鲁兹先后访华,双方建立年度防务安全磋商机制。200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赴菲,与菲国防部副部长桑托斯举行中菲首次防务与安全磋商。2006年5月,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森加上将访华。10月,菲国防部副部长桑托斯访华,双方举行第二次中菲防务安全磋商。同月,我海军北海舰队访华,与菲海军举行非传统安全联合演习。2007年5月,章沁生副总长访菲,双方举行第三次中菲防务安全磋商。9月,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访菲。
双边关系中的问题:中菲两国在南沙部分岛礁归属问题上存在分歧。双方经过多轮磋商,同意通过双边友好磋商寻求解决分歧的办法。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于2004年9月1日签署了《在南中国海部份海域开展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2005年3月,越南同意加入中菲合作,中越菲三国石油公司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亚作协议》。2014年10月,中国海事局与菲律宾海洋警卫队在马尼拉首次举行了中菲联合搜救沙盘演习。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菲律宾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也是东盟重要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历史十分重视与菲律宾之间的友好关系。就经贸关系来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菲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与日俱増,2002-2007年,双边贸易増长速度高达30%以上。到2007年,中菲双边贸易额达到306.2亿美元,菲律宾享有15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截至2008年9月底,菲累计在华投资实际使用金额25亿美元。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中菲两国贸易额下降至285.8亿美元,但中国依然是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目前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内需的财政政策,相信中国国内需求的増长也将拉动菲律宾对华出口额的增长。菲律宾是亚洲地区接受中国提供的政府优惠贷款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政府向菲律宾提供的优惠贷款已达18亿美元,是菲方接受的政府开发援助的第三大提供国。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菲双边贸易额为444.4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6.75%。其中中方出口23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8.27%;中方进口209.83亿美元,增长15.1%,中方贸易顺差为24.76亿美元。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资企业在菲新签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额117.36亿美元,完成额89.58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菲律宾非金融类投资5769万美元。截至当年底,中国对菲累计非金融类投资4.58亿美元。2014年菲律宾对华实际投资9707万美元,同比增长44.3%,截至当年底,菲累计对华投资31.89亿美元。
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署统计,2015年中国是菲律宾第二大贸易伙伴,是菲律宾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市场。从菲中进出口商品结构看,菲律宾从中国进口占其总进口份额的17%,主要以电子产品、交通通讯机械设备、食品等商品为主对中国出口占菲总出口的10.9%,主要以电子产品、矿产品、农产品、木材制品等商品为主。由此可以看出,中菲贸易在产业内、产业间都有很强的互补性,且在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投资促进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