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牡丹
  • 积分:12609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12/8 16:23:41
  • 楼主(阅:87212300/回:0)非洲有那么多好物产,为什么在中国没有那边的好产品品牌


    非洲作为世界面积和人口第二大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则是转化为人类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物产。


    非洲的物产丰富,也是我们无论在课本还是其他渠道所听到和了解到的,这些物产从矿产到动物、从稀有植物到农作物,又从丰富的水果到特有的经济作物。我们虽然不能一一列出,或者不能具体知道每一个存在和用处,但较为出众的几种还都是知道的。



    比如矿产资源的石油、黄金、钻石,世界上大多数的钻石来源于非洲,大多数国家的石油也是靠非洲供应;还有咖啡、可可豆,我们日常喝的咖啡和吃的巧克力,几乎每一个都含有非洲的;再有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在非洲更是数不胜数,且高质量的也很多。


    但拥有这么多资源的非洲为什么依然这么穷,且这些丰富和优质的资源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品牌把它们给做起来呢?无论钻石还是咖啡,能够充分利用它们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外国企业,这些产品难道只是给其他国家的吗?


    当然也不是,只不过是西方国家曾是最早进入到非洲,也是很早就将这些资源给带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并且发现了很好地使用它们的方法。


    比如,钻石是经过西方国家炒起来的,以至到现在还是昂贵奢侈的象征;咖啡也是西方国家所习惯的饮品,并开发出多个品种,他们已经将这些产品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流行的品牌,所以非洲的这些资源自然也是先以供应给他们为主。


    但非洲的资源并不是全部给到西方国家,非洲的这些物产也是生长在不同的区域的,西方国家并没有控制所有区域内的资源。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到非洲,非洲各国也发现后来的国家与他们的贸易其实可以超过一些西方国家,比如中国与他们的贸易比重就越来越大,所以他们便对后来进入的国家也开放这新的资源渠道,把更多的资源输入到这些国家。


    所以像中国这样国家已经更多的有了非洲的物产,这些物产也不止是石油、矿产之类的,还有农作物、经济作物等。


    但这些物产在中国却不像西方国家一样能更加公开的告诉大众它们是来自非洲,中国人认可和有市场说服力的还是来自欧美国家的产品,但其实欧美国家的一些产品原料也是来自非洲,只是他们对这些产品和对非洲的物品也更自信。


    欧美国家之所以更加自信和公开他们的材料来自非洲,除了他们有成熟的工艺可以把非洲的物产利用的更好,还因为他们挑选的一些非洲物产确实也是更高品质的。


    比如咖啡,星巴克利用的是非洲咖啡豆最好的产区埃塞俄比亚的;也如科特迪瓦的香蕉其实特别好,但他们主要都出口到法国去了,因为这里曾是法国的殖民地,而且从距离上,新鲜香蕉出口到法国也是有利的。还有,非洲的乳木果油及其他如摩洛哥阿甘油等特有的物品,也都早被欧美国家利用到了高档护肤品里,这两个产品的主要出口地也是欧美国家。


    中国作为后来发现和使用这些物品的地方,显然也是落后于欧美国家,再加上欧美国家对这些物品已经开发出了成熟的产品,中国人更倾向于直接从欧美国家进口成品,也造成了很多中国人只知这些产品好,却不知其实是这些产品里面所含有的非洲原料的好。


    非洲一些好的物产,规模化的基本都已经被欧美国家所取走,剩下小规模的很多是因为现在非洲经济依然落后而没有条件加工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所以在非洲也形成了一种零散的出售和使用。


    很多好的产品,如农作物、水果或者特有的物产,也存在零散的加工和销售。有些自家门口生长和家庭生产的,他们就直接简单包装后拿到市场上卖,这些东西品质其实也还不错,只是由于没有规模化,也没有人统一这些小的个体,所以他们只能以低价走到市场上,供当地人自己使用。或者被一些小的加工厂收购后,再做包装出售。这些产品虽然原料也不错,但相比更大更正规途径的就会存在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别的国家如果买到这些产品,就觉得非洲的产品品质不那么好了。



    当然,这几年其实也有不少非洲的产品进入到中国,我们也时常在国际的展会上看到非洲国家的人展出他们的产品,比如非洲的咖啡、茶、蜂蜜、农作物加工品以及手工产品等。但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非洲的产品依然是比较初级的原料或者加工比较低端的产品,于是就很少有人真正的关注它们。


    但其实非洲的这些产品从品质到安全都是没问题的,甚至高于国内和其他国家同类的产品。可是简单的包装却让中国人看不上眼,于是拥有这些产品的国家希望在中国能有一个新的市场的愿望也不太好实现,他们也不得已只能继续把这些好的物产低价卖给西方国家成熟的品牌企业,这些西方国家的品牌使用这些非洲原料再做加工,便可高价卖到中国市场了。


    由于西方国家使用的非洲的原料品质好,他们的产品质量自然也很好,当中国人看到这些产品的高品质时,认可和选择的依然是西方国家的这些产品,中国的企业和个人也就不愿直接选用非洲的产品,或者中国的消费者不相信中国企业所使用的非洲原料的产品。


    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循环,中国企业真正做非洲产品的并不多,非洲的产品供应给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加工后卖给中国人,而中国人始终认识不到非洲物品的好,也便有了非洲的好物品到不了中国,或者非洲没有好产品的印象。


    所以到现在为止,非洲进入到中国的产品始终是种类不多,且属于一个小范围内的。非洲的好产品想真正进入中国,需要消费者改变自己对非洲物品的认知,否则,非洲好物进入到中国人的手里真的需要一些过程和时间。






    热爱生活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