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特丹铁路运输公司(以下简称RRF)今年迎来了15岁生日。
董事Arnoud de Rade表示,相较于大量铁路公司依靠政府扶持维持经营,尽管RRF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公司始终保持着盈利增长,这便是一项成就。
公司的起步
Karel Poiesz曾是荷兰铁路公司的一名火车司机,在铁路国有化后,他研究市场经济模式后发现了新的商机:鹿特丹铁路站场上常年停放着大量昂贵的跨境机车。
诸如Railio、ACTS和Rail4Chem等铁路公司,都购买了大量机车用于跨境运输,为了尽可能提高机车利用率,减少其闲置时间。
在劳务中介Spoorflex的帮助下,2004年,他成立了专门从事短途调车和货运列车运输的铁路运输公司(RRF),意图通过平价机车调运昂贵设备,还为此购买了五台旧的NS 600柴油机车。
RRF最初在Maasvlakte-West港口只有一个摊位和少量办公设备,业务发展十分缓慢,在大力发掘客户后,才开始进行长期运营。
最初Maasvlakte-West只有一个终端火车站,RRF在Ede规划中转站,方便Hupac(霍派)列车在Brescia调转,业务逐渐步入正轨,由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长期订单,并且进一步开发了愈来愈多的运输点。
RRF是荷兰首家搭载欧洲列车控制系统的运输公司,自2006年起,通过租赁,第一批V-100机车投入使用。

2008年,RRF被美国股份有限公司Genesee&Wyoming 以214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性质与RRF相似,但在北美及世界占据更大市场。De Rade表示:RRF的公司性质决定其需要更加有力的资本保障,为了保障客户合法权益以及谋求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公司迁移的选择。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人数得到了增长,机车数量也大幅提高,收入稳幅提升,2010年De Rade接替Karel成为公司董事。
De Rade也对未来市场发展持乐观态度。德国和荷兰政府就铁路商业模式有着明确规划,铁路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值得期待,但RRF能否获利于这种商业模式依旧充满不定性。至今为止,荷兰政府并未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但改造计划已初具规模,为将货运量由4000万吨增加到2030年的6000万吨,荷兰政府已出台相应举措。
近日荷兰政府终于就铁路经费进行拨款,意图在未来五年降低线路费用。铁路货运方是交通运输领域付费主体,De Rade表示:荷兰和德国政府共同关注铁路运输发展,这是政策进步的第一步,铁路是最为清洁的运输模式。
由公路向铁路转变是时代所需要的,五年后的运输费用也应有相应的折扣体现,如何降低铁路运输成本,对于运输业的宏观转型尤为重要。
可互操作的欧洲安全系统(ERTMS)的引入和相关投资也无助于降低成本,ERTMS的设计理念值得肯定,但其开发和实施均存在困难,机车所有者需要承担相应风险与成本,而获益却集中在系统设计者。
政府承诺完全赞助铁路客运设施转换,而货运设施须部分由货运公司独立承担,这显然是饱受争议的。
铁路运输成本被抬高,政府应该为ERTMS的引入提供资金支持,RRF已为其大部分机车安装了ERTMS,但未来仍需要就版本进行昂贵的升级。
创新是RRF发展的关键,自动列车操作(ATO)系统的推广与运用是技术领域的革新,ATO可以极大提高机车对危险状况的应对能力,进而改善轨道环境。
产业发展的趋势倾向于全自动分流,铁路运输公司应着眼于长距离自动驾驶,这对于现今产业将是极大挑战。但在长远规划前,15岁的生日显然对于这个年轻的企业更为重要。
由于前段时间Waalhaven码头的火情控制问题,操作和分流的时间被迫延后,因此RRF需要用两倍的人力和财力完成相同的工作。Waalhaven目前无法开展机车的连接和断开工作,所有的机车需要改道Kijfhoek场站,由此产生了额外15公里成本,好在RRF选择自己承担多出的成本,客户依旧享受价格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