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琳达
  • 积分:14068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7/9 15:39:40
  • 楼主(阅:73856041/回:0)中欧班列能否拯救纽伦堡内港?


    世界一想到巴伐利亚和巴伐利亚的经济,通常会想到宝马、奥迪这两家汽车制造商,会想到他们的供货商大陆集团(马牌),或者博世。当然,巴伐利亚的IT企业也很多,上市公司一大把。工业经济发达,意味着货物和运输需求,巴伐利亚能够提供良好的公路和铁路网络。但港口、水道,在这片内陆地区应该没什么“用武之地”?


    巴伐利亚州历史上对此也有过颇高的期望,为此在纽伦堡附近地区投资建设了美因-多瑙运河。这条运河于1960至1992年间不断修建,全长171公里,将班贝格的美因河段和凯尔海姆的多瑙河段贯通起来。尽管一直受到环保主义者的诟病,但这条运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视为“巴伐利亚的经济脉搏”。早年运河上的繁忙与冷清,就是那个年代巴伐利亚商人最直观的“经济景气指数”。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公路、铁路设施逐步完善,美因-多瑙运河对货运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低。港口吞吐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1500万吨的高峰,到去年已经下降到650万吨。因此,巴伐利亚这样的经济强州是否真的需要货运内河港,就成了今天人们的疑惑。


    在纽伦堡的内河港码头,一台西门子的巨型变压器由手臂粗的钢丝牵引着,起重力臂将其吊上停在码头的货运船只。这台变压器长10米,重量达到500吨,快要赶上A380-800(最大起飞重量575吨)了。


    这个重量的高性能变压器,西门子每年需要发运50次,先用15轴半挂车拉到这里,从这里上船走水路到达安特卫普,再上远洋集装箱货轮,去到世界各地的客户手中。货轮“卡罗拉号”的船长约翰内斯.波尔每次从这里载上两台巨型变压器,通过美因-多瑙运河,沿着美因河、莱茵河,耗费6天时间抵达比利时海港城市安特卫普。



    “问题在于,我们内河航运几乎找不到市场了。船长波尔认为,政府为内河船运业做得太少,“船运是现在唯一还存在容量空间的运输工具。”他还认为,比起公路运输,船运更加环保,没有轮胎耗损,现代商船配备的发动机也相对更新更高效,“我这首船的发动机才用了6个月。”


    超重货物运输在内河航运业属于经典案例,但就连经济大州巴伐利亚,内河航运也并不是挣大钱的那种。巴伐利亚州共运营着6个内河港口(阿莎芬堡-班贝格-纽伦堡-罗斯-雷根斯堡-帕绍),这家地方政府全资所有的运营公司,在2017年也就盈利1258万欧元,平均每个港口200万。



    船运业务在这些港口已经成了附属品,港口首先是内陆交通发达便利的工商业用地,像纽伦堡内河港就直接衔接A73联邦级高速公路。港区入驻了数不清的物流公司,每一家都拥有一支大规模集卡车队。租赁,才是港口最主要的创收来源。2017年,光靠租赁业务,纽伦堡内河港取得了2900万欧元收入(总收入为3550万欧元)。而这些物流公司之所以选择这里,不仅仅这里是经济和工业重地,也因为这些港口坐落于水路航道上,水路、公路和铁路的转换衔接十分方便。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说——多式联运的优势。


    那你们知道,这些巴伐利亚内河港,第二大营收来源是什么吗?


    ——铁路运输。


    在纽伦堡内河港,堆成墙的集装箱大多通过铁路运往北部的港口城市,从北海或波罗的海散发到世界各地。纽伦堡的货运班列每天开往汉堡、不莱梅哈芬和鹿特丹。目前也一周至少一班,发往中国。内河航运角色更加边缘,尤其像去年这样的低水期。在巴伐利亚州全资所有的港口码头,2018年共集散转运880万吨货物,近28%通过船运完成


    中欧班列同样看好纽伦堡铁路和多式联运网络。目前除了成都开通至纽伦堡班列外,各家公司也在跃跃欲试。据悉,今年8月,西安也将启动往返纽伦堡的中欧班列服务。纽伦堡内河港已呈现物流产业集聚效应,这是DBO BahnoperatorGmbH(德国班列运营有限公司)投资纽伦堡并在码头港区设立办公室的重要原因。


    巴伐利亚港口公司总经理约阿希姆.齐默曼多年来一直呼吁政府更大力度支持内河航运。他支持巴伐利亚交通部长5月公布的内河航运规划,州政府承诺继续向内河航运网络投入资金。


    齐默曼还不满联邦政府“偏心”德铁。德铁是德国国有公司,政府对德铁的关注,肯定会对船运带来竞争,尤其在石料、泥沙、铁矿运输上面。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