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山
  • 积分:30596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7/1 18:59:00
  • 楼主(阅:79669309/回:0)【国别报告】-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地处欧洲东北部,位于波罗的海东海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面为芬兰湾,隔海与芬兰、瑞典相望。属海洋性气候,国土面积45,227平方公里。据爱沙尼亚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1月,爱沙尼亚总人口1,319,133人;主要有11个民族,爱沙尼亚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俄语亦被广泛使用。



    宏观经济:


    爱沙尼亚投资环境总体良好,几乎所有领域均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便捷的电子服务使得爱沙尼亚在吸引外资方面卓有成效,人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位于波海三国首位,在中东欧也名列前茅。2003-2007年,爱沙尼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是欧盟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08年由于世界经济动荡及本国内需、出口增速减缓等因素,爱沙尼亚经济进入调整期,2009年爱沙尼亚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是全球10个受经济危机冲击最严重的经济体之一。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国外需求的增长,爱沙尼亚经济止跌回升,全年GDP增长3.1%。2011年更出现恢复性增长,国内生产总值159.73亿欧元(约合222.3亿美元),增幅达7.6%,成为欧盟当年GDP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2014年爱沙尼亚经济增速放缓,三年GDP增长率分别为4.7%、1.6% 和2.1%。2015年GDP总额为227亿美元(204.6亿欧元),同比增长1.1%,人均GDP为1.73万美元。2016年GDP总额为227.85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2017年,受惠于外国投资的增长,爱沙尼亚经济增速达4.9%(爱沙尼亚统计局数据),是近五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GDP总额为230亿欧元,人均GDP1.75万欧元。截至2018年6月,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对爱沙尼亚主权信用评级为AA-/A-1+,展望为稳定。截至2017年7月21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对爱沙尼亚主权信用评级为A1,展望为稳定。截至2018年5月4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对爱沙尼亚主权信用评级为A+/F1+,展望为稳定。



    基础设施:


    爱沙尼亚地理位置优越,有着由公路、铁路和港口构建成的较为完善的运输网络,在欧、亚中转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爱沙尼亚国家公路总长为16605公里;铁路总长为916公里。目前拥有塔林、塔尔图、库雷萨雷、凯尔德拉、帕尔努和维尔杨蒂等26个货运和民航机场,其中塔林机场是国际机场。水运方面,爱沙尼亚内河航线总里程为520公里,已通航里程为416公里。


    电力方面,爱沙尼亚电力资源充裕,不仅可以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且有一定的电力出口。爱沙尼亚电力网北与芬兰通过海底电缆相接,东、南方向则分别与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相联。截至2016年底,爱沙尼亚有效运营的发电装机总容量2885MW,其中火力发电站装机总容量1695MW,其余为风力、水力、生物能、气体电厂。爱沙尼亚最大火力发电站是位于西北部的纳尔瓦电站,供应了全国85%的电力。根据爱沙尼亚政府2009年6月通过的《至2020年爱沙尼亚能源发展纲要》,计划投资20亿欧元,在2020年前达成以下目标:将能源中油页岩最终消费占比由60%降至30%,减少油页岩发电对环境的污染;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提高至4.8%,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至25%;改造现有发电站,增加装机容量,并逐步更新全国电力网;在运输行业推广使用生物燃料。此外中资企业前往投资设厂不需要自备发电设备。


    中爱经贸:


    中国与爱沙尼亚于1992年签订了《经济贸易协定》,1993年又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等,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为4.4亿美元。2010-2012年双边贸易额不断创出历史新高。2013年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双边贸易下降4.4%。2017年,双边贸易额为12.5亿美元,上升6.09%。其中,中国对爱沙尼亚出口9.9亿美元,增加2.35%;进口2.6亿美元,增加23.2%。据爱沙尼亚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在爱沙尼亚外贸伙伴中排名第9位。中国在爱沙尼亚出口伙伴中排名第14位,进口伙伴中排名第9位。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7年末,中国对爱沙尼亚直接投资存量362万美元。目前,中国在爱沙尼亚中资企业共有6-7家,多为当地华商经营的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贸易、餐饮、旅游和中医保健等领域。2016年中国企业在爱沙尼亚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6份,新签合同额1633万美元,完成营业额497万美元。新签大型工程承包项目包括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爱沙尼亚2016海关项目等。2017年无新签合同。


    外国投资优惠政策


    爱沙尼亚独立后的第二年即开始全面推行私有化,实行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对外开放市场,开放金融、保险、电信市场和服务,允许外国银行在爱沙尼亚开设分支机构;取消外汇管制,货币可自由兑换和汇出;实行零关税和自由贸易政策;对外国投资者实行完全的国民待遇;开放劳动力市场,实行就业、养老、医疗社会化等。为顺利实施上述经济政策,爱沙尼亚先后颁布了《企业法》、《公司法》、《竞争法》、《外资法》、《企业所得税法》、《海关法》、《营业税法》、《破产法》等一系列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


    投资合作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爱沙尼亚投资应该注意:深入了解和研究爱沙尼亚政府对外国投资者所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选择有比较优势的投资领域,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同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通过当地政府、中介组织和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馆经商参处,介绍和推荐有信誉和可靠的合作伙伴进行合资合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贸易方面,企业在爱沙尼亚从事贸易活动时,须适应当地的贸易环境、做法和支付条件;注重产品质量、充分利用爱沙尼亚零售和批发商在欧盟各国及俄罗斯的丰富的客户渠道和资源,采取有效的商业合作方式,拓展进入欧盟及其他国家的商品销售渠道。承包工程方面,中资企业在爱沙尼亚参与投标承包工程建设项目,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寻求当地政府和其他中介组织的支持与帮助,选择那些经济实力较强、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在业界有良好信誉的专业咨询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以便获得投标程序、标书咨询、工程预算评估、工程项目基金审核和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必要咨询服务,确保做到争取项目,做成项目。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