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报哥
  • 积分:3784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12/5 21:13:35
  • 楼主(阅:73092236/回:0)如何用沟通解决80%的工作问题?【下】


      如何高效沟通?


    之向下沟通


    首先,分享一个网上的段子:


    吃中饭的时候,谷歌CEO说:“我想买摩托罗拉手机”。


    吃晚饭的时候,下属说:“老大,我已经帮你买下来了。”


    CEO问:“哦?哪个型号啊?”


    下属问:“……买下来了,30亿美金……”


    这是上下级之间沟通经常出现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如果上级只是简单的指令表达,在下级的眼里,则完全是另一个词汇。


    当你是一名干部,或者作为管理者,向下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几个点比较重要:


    1.给予底层信任:充分理解下级的成长诉求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带着几个人做360安全卫士,资源有限,招不到人,公司极度不重视,为了调动积极性,我当时总结了一套努力工作的方法。其实,核心就是不断理解下属的诉求。


    虽然那时工资较低,但我告诉他们,至少我能保证你们每一天都在进步,我们可以把工作看成另类的大学。


    所有沟通都是为了成长。这个阶段,底层员工既想成长,又迷茫,某种意义上,他们的上级就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职场老师。


    2.传达战略理解:传递公司高层战略和意图


    猎豹发展到今天,这么多年,我始终坚持开放每周公司例会的分享,就是为了让基层员工也能获得最新信息,理解公司的战略和意图。


    这样的传达非常重要。当你把整个公司背景传达给下属后,就是让整个组织效能最大化,让所做的事情事半功倍。


    3.真正达成共识:把对方当成参与者,而不是简单的执行者;不是简单的下命令,而是充分描述项目框架和具体目标,形成讨论


    表达意见的核心是为了达成共识。当大家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彼此才能相互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之后,才有机会达成共识。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叫:多说,婆婆嘴。一件事要反复说,一个公司战略要在不同场合,不同部分,来回说。


    人都有遗忘曲线,没有人会天天思考这些问题。婆婆嘴的一个核心就是要反复多次检查,且检查要密集。沟通要获得具体清晰的正反馈,而不是相信拍胸脯。


    4.指出问题时,不作定性描述,只描述具体事情


    什么叫定性描述?定性描述就是“XXX,你没有责任心”,描述具体事情就是“XXX,上周六发生了突发事件,可你邮件微信都不回”。这些话一旦说出来,他没法反驳。如果你说别人没责任心,没人会承认。


    不要用形容词,也不要去定性,否则对方很容易产生对抗情绪,一旦对抗,沟通就很难进行下去。


    很多管理者喜欢做酒肉朋友,以后我罩着你之类,这对下属的成长非常不利。你一定要明白,沟通的本质是帮助他完成最底层的成长诉求。很多人跟着一个领导好几年,部门不出绩效,大家也都没有成长,最后其实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


    作为一个管理者,向下沟通的核心就是:是否愿意花时间去理解下属的成长诉求,去发掘他的成长路径,帮助下属树立一个好的职场成长观,帮助他与自我的一些弱点对抗等等,这都是向下沟通的关键之所在。


      如何高效沟通?


    之同级沟通


    说完向下沟通,再来说同级沟通。作为管理者,向下沟通的坎,较为容易迈过。面对同级时,反而最容易产生沟通的问题。


    同级沟通中,最典型的一个思维陷阱就是——总有奸臣想害朕。这句话就是一个完全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状态。


    我见过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容易“同行相轻”,瞧不起同级——这帮人太low,我怎么沦落到跟他一起工作,或者,他太复杂,动不动就挑拨离间,向老板献媚等等。


    面对同级,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这样的视角,非常非常要命。


    如何才能做好与你同级同事之间的沟通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1.理解人欲,理性平等看待对方的诉求


    雷军说过一句话,到了四十岁后,有一个重大的感悟就叫“人欲即天理”。每个人有一些诉求,都是正常的。无所谓谁比谁更高级,要平等理性地看待对方。


    不要本末倒置,把沟通当作核心,沟通只是手段,而要把目标作为核心诉求。当你用目标去驱动自己的沟通时,你就会更好地理解别人,理解沟通的目的。


    2.坦诚表达具体问题,不作暗示


    任何一种沟通,都会触发内心的情绪,导致大多数人很难客观理智地面对沟通。


    当你觉得不满,要直接讲,讲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铺垫,但最终可以发现问题。不要去作暗示,效率太低。


    坦诚是一种力量,让沟通变得更高效,且能跟组织目标集合。我们不用把别人想得很脆弱,担心说这个话,他就跟我闹掰了,退一步讲,如果他跟你闹掰了,说实话,这人的确不值得你交。


    更严重一点,我曾经是鼓励下属去吵架的,当然得就事论事,不准人身攻击。有的时候,冲突或者讨论的激烈,并不是什么坏事情。要相信,对方是成年人。如果说两句就玻璃心,可能我们选拔他就是有问题的。


    3.不作立场假设,控制情绪,只解决沟通问题本身


    当我们在沟通时,一旦沟通遇阻,或者对方有反对意见,就会作立场假设,甚至妄意揣测对方动机。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低效的。


    沟通的核心点就是要控制情绪,理性表达,多讲具体问题。当具体问题讲多了,大家理解了,自然就变成框架性问题。解决沟通问题本身才是目标,而不是立场假设,作无用功。


       如何高效沟通?


    之向上沟通 


    最后说一下向上沟通。大部分人,都 太不重视与老板的沟通,甚至是退缩,逃避,不沟通。


    向上沟通中,最常见的一种自我开脱的理由就是——老板太忙了!


    首先,理解一下老板是个什么物种。老板不是一个单纯的人的一个存在,更多是一个职位的存在。在工作场合,所谓老板,不管是CEO或部门管理者,如果他越优秀,就越不应该是一个人格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职位意义上的人。


    那么,老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呢?


    第一,他未必比你聪明,但一般情况下,他的见识和判断比你强。他的信息渠道优于你,信息质量和数量超过你,犯的错误也比你多,应付过的复杂考验,见过的大场面可能也比你多。


    第二,你的老板会犯错,但他做对的概率比你大。你没有到他的层级,你很难想象他拿到的信息和判断的依据。从对的概率来说,他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肯定比你大。


    第三,他很忙,但重要的事情他比你更有时间。每个人都天生认为自己很重要。如果你觉得老板不理你,可能是你表达的东西,他认为不重要,或者你没有让他觉得重要。这还是沟通的问题。


    第四,他的职位要求比你高,所以你认为的重要感受,他往往不在意。经常会有人说,你怎么不理解我。我说你理解我吗?你那点小委屈在我面前光哭诉就要半小时,我哪有那么多时间?所以要找到核心点,不要上来就讲感受,要反向理解。


    第五,他也不是神,很多情况他不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问题讲出来。有人可能会想,讲出来后,我不成了搬弄是非吗?你倒是想搬弄是非,但你有这能力吗?你也太低估老板的判断力了。不要忌讳说问题。你把信息告诉他后,他自有自己的判断力。


    第六,他是资源的汇聚,说服他就能充分放大你的能量。最大的核心点就是——老板本质上是个资源的汇聚体。你说服他,你的能量可以放大好多倍。


    当然,如果你认为放大能量不重要,只想安静地做一个佛系员工,那么你在公司体系下很难做出有效输出。


    理解了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后,具体到沟通,应该怎么做呢?我总结了几点:


    1.老板说的要充分理解,因为可能让你学到更多


    老板对你完成个人目标和个人成长特别有好处。这是一个现实,没什么好抱怨的。他说的话,你真的要充分理解。他的信息和见识一定远远大于绝大部分员工。


    2.不要用简单的战术问题去和老板的战略意图作对抗


    每个一线员工,肯定有更多的细节执行的知识,这样的知识,老板一定不知道。如果你拿着这些来反驳老板,就会陷入两个不同层级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得不出有效结果。


    你应该反过来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的意图是什么?他看到了什么趋势?我怎么去消化掉?


    还是那句话,他的信息量比你大,你要坚信,他有更大概率做出比你更强的判断。


    3.放弃封建主义的君臣思想,认为小人才献媚,清者自清


    这一点很重要。即使在古代,皇帝与大臣之间也是有沟通的,只不过载体是奏折。没有沟通,就没有相互理解。如果指望只要做好事情就能被发现,就是没理解什么叫沟通。


    中国人的沟通能力是非常弱的,大家都喜欢推崇一种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不沟通,都会出问题。


    经常有人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但凭什么你就不会哭呢?其实会哭,也是表达自己的一种能力。如果你连表达自己都不会,何谈在公司里好好干活呢?你宅在家里就行了。


    有些人会说清者自清,我不想说,不方便说,不好说,一说就成了搬弄是非的人。还是那句话,你想当小人,哪有那么容易啊?老板是会综合所有信息,一起观察,做判断的人。而你,其实也是老板很重要的调查渠道之一。


    在沟通中,说具体问题是最关键的,老板有他的判断力。如果不能面对具体问题,不管是老板,还是你的同事,甚至下属,这样的人,都不可交。


    4.说服老板不容易,但很值得,要多花时间


    当你把老板看成一个资源体时,他能有时间和你交流,非常非常难得。很多时候,可能就是几句话,就能解决你的很多问题。


    想想,巴菲特午餐为啥卖那么贵,其实核心就是他的话有着更大的信息量。对一个拥有一定资产的人来说,听他的几句话,就可能带来一个很大的撬动作用。


     写在最后 


    回顾过去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人的成长,队伍的成长,也在反思——猎豹是否真的在哪个方向或战略上出问题了吗?其实没有。但我认为,实际的执行还是有偏差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本质大多是沟通造成的。


    沟通的目的,其实是让所有人的认知和目标实现统一。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然而,太多人过于简单、粗糙地理解沟通本身。


    太多人低估沟通对自我能力的塑造作用。当你认为别人可以获得更多资源,一定不要简单为:他比我能讲,比我多跟老板干了几年;其实不是,本质他可能整个逻辑思路更强、更清晰、更懂得沟通。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沟通是一种能力,它并不天然的,而是可以被刻意训练、被学习、被精进的能力。只有如此,你的成长,才可能真正上一个大台阶。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