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86401061/回:0)来自哈佛的建议:没有冲突,团队就会走向平庸阻碍创新的六大矛盾 你会发现,其实驾驭一个创新团队就像一个走钢丝的过程,你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够在创新之间找到有效的张力,才能实现激发创新的目的。 阻碍创新的根本矛盾:释放VS驾驭 这其中根本性的矛盾是什么?是释放和驾驭之间的矛盾,非常的精准。 所谓的释放,就是团队是由不同的个体所组成的,我们如果希望创新就需要释放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但是,创新不是目的,创新最终的目的是达成更高的绩效。 所以,每个人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又能够导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最后所有人的创意又能够被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成果。 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张力是非常强的。因为如果我们要每个人都释放自己的创造力,最后有可能很难达成一个完全的共识。 所以,在整个创新工作过程当中,这都是你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在这个大的矛盾之下,还有六个小的矛盾,它把这个矛盾分成了三组。 协同工作的矛盾 第一,个体与集体的矛盾。 刚才其实我们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集体,我们最后必须要达成一个共识和结果。 所以这两者之间就是一个特别大的矛盾,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这种矛盾是随处可见的。 如果过于彰显个体,有可能没有一个共识,如果过于彰显集体,个人的创造力可能会被扼杀掉。 第二,支持和对抗的矛盾。 我们都希望大家相互工作之间是一个支持和配合的关系。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日常的培训当中,我们也特别强调跨部门协作、团队之间的配合。 但另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希望能够有所创新,我们要鼓励一些对抗。 正因为有不同的观点,甚至适当的冲突,才会让我们看到更高的可能性,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但相互支持和相互对抗之间就是一个矛盾,做得不好可能这个团队就会走向分崩离析。 所以,这是在协同工作当中我们会面对的两对矛盾。 探索性学习的矛盾 第一,学习和绩效导向之间的矛盾。 所谓的学习就是我们不要太看重最终的结果要关注过程,在过程当中探索,去质疑挑战原来的假设,然后实现新的学习。 但另外一个方面,所有的工作都是有时限的,都是要有成果产出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成果。 但关注成果如果太过分的话,学习的过程就会受到压制。 所以,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兼顾,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第二,即兴发挥和结构化探讨之间的矛盾。 我相信关于这个方面大家也会有相应的感受。 所谓的结构化,就是我们希望整个探讨是在一种规则之下,能够更结构化的呈现出来,这样的话有助于最后的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结论。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又希望每个人能够即兴发挥。 综合性决策的矛盾 第一,如何在耐心和紧迫性之间实现一个有效的平衡。 创新是需要耐心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通过可能甚至非常低效的碰撞来去实现一些创意。 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工作又是有时限的,所以怎么样能够按照时限去完成这样一些探讨,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需求。 这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比较剧烈的矛盾。 第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冲突。 我们要看到今天在所有的团队当中,主管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是最强的。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所以,我们常见的教科书上会谈到今天你要管理一个团队,必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团队都不可能无组织无纪律,需要有一个领导。 这个领导也会有自己的意志,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他必须要力排众议确定一个方向,把大家的意志统一到一个点上。 这个过程又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所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也是一组矛盾。 所以,作者的观点非常的清晰,之所以一个人创新比较容易,团队创新比较难,就是因为在团队工作过程当中有这样一些根本性的不可消除的矛盾。 所以,好的领导者并不是能够消除这个矛盾,而是能够驾驭这些矛盾,并且利用这些矛盾和冲突来实现创新。 所以,这正是我们作为一个创新型的团队领导者,要面对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实。 “3+3”解决方案, 破解阻碍创新的矛盾 在谈到了这些矛盾以后,我们紧接着就会面对一个现实的挑战,就是如何来破解这样一些冲突? 作者提出了一个3+3的解决方案,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当然他的这个“3+3”的结论整个的概括非常简单。 他说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者,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解决两个非常基本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听起来甚至有点流于通俗,一是要激发团队的意愿,另外一个就是去锻造团队的创新能力。 无非就是一个是要有积极性来去创新,另外就是要有能力来创新。 但是不要被这两个普通的词所迷惑,它下面谈到的具体的建议还是非常有穿透力的。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