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牡丹
  • 积分:12609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4/29 14:08:35
  • 楼主(阅:79637206/回:0)为什么说“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成就”?【下】


    4.华为的启示


    对于改革开放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数十年来能够一直保持发展活力的例子并不多,华为公司是其中之一。


    对比以上的讨论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华为在发展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很好地吻合了防治公司病的要求。


    这些措施应该是华为能够比较持久地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原因。


    与国内同期的企业对比,华为建立完善管控体系的努力有几个特点。


    首先是主动性突出,主动认识问题,主动寻找帮助。


    华为不但与国内的咨询公司交流,而且高管团队主动去国外拜访国际化咨询公司的总部,寻找高质量的服务。


    其次是高标准、高投入。


    作为一家扎实追求高水平的企业,华为在选择咨询服务方面也是如此,要做就要按照最好的标准做。


    顶级顾问的代价自然不菲,华为在咨询服务方面的投入,是当时大部分国内公司无法比拟的。


    最后,狠抓落实。


    华为寻求咨询公司的帮助,不是为了粉饰门面、赶时髦,切实解决问题是根本。


    因此,咨询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必须落实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


    任正非著名的“三化”要求,即“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就是为了解决落实咨询成果所遇到的问题。


    当时的华为管理人员热情高、好奇心强、自信突出、喜欢动手、有主见,对待咨询公司的建议,或随意修改,或添油加醋,或坚持己见拒绝改变,使高投入获得的成果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简单地说,“三化”的要求就是对于咨询公司的建议方案,先原封不动地照搬执行,发现改进空间后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成果必须严格执行。


    主动地、高标准地追求实际效果,使得华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工作,也带有浓厚的成就动机驱动的色彩。


    持续性的努力使华为迅速建立、完善了管控体系,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在高速增长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效益。


    但是具有强烈的进取冲动的任正非清楚地认识到,完美的管控体系同样有求稳避险、限制发展、限制变革的作用。


    因此,在追求“乱中求治”的同时,他进一步提出“治中求乱,打破平衡继续扩张”的要求。


    既要保持对企业的有效控制,更要为持续发展保留足够的活动空间,是华为管理思维的核心特征。


    例如,为了使企业保持活力,避免僵化、避免惰性、避免平庸化,任正非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持续不断地、高分贝地向管理团队、向全体员工灌输危机意识。


    越是公司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就越是强调要准备迎接危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任正非很理解、很认同,并勤于实践。“华为的冬天”是为公众熟知的任正非强调危机意识的文章。


    但是任正非不是在IT危机爆发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从公司发展的早期开始就不间断强调这个观念:


    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时刻处于警醒状态,赶在危机之前行动,才不会出现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的被动局面。


    与危机意识相关的,还有配合企业目标的变革意识和行动意识。只要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就没有行动的禁区。


    狼性文化,曾经是华为大力提倡的公司导向。


    狼性文化的特点是以做事为核心,人们的感受要服从于追求目标的需要。


    做人服从于做事,这是以成就动机的追求目标压制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的追求目标的文化导向,它的内涵几乎与成就动机的描述完全一致。


    它要求对机会高度敏感、快速反应,对目标高度专注、充满热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为了实现任务目标,排除一切琐碎、故弄玄虚的干扰,完全以工作为导向,以近乎冷酷的坚毅冲击目标。


    华为在早期为了打破惰性意识,采取的管理干部全员下岗,再重新甄选上岗的做法,就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还有,华为员工的工号曾经是按照加入公司的先后次序排列,百位数以内的工号说明拥有者在公司内的资历很老,属于创业元老。


    对此,拥有者很自豪,新进者很敬佩,工号无形中成为一种特权标志,这与公司客观业绩优先的导向不符合。


    虽然工号承载了很多人的温情回忆,但华为决然地废除了旧工号体系,变为随机生成工号的新做法,不让历史成为追求上进的障碍,消除可能由特权引起的惰性和依赖性,同时为新进人员开辟发展空间。


    销售、研发、服务是华为业务的三大支柱。


    在早期,销售和研发的地位要高于服务,服务部门被大家看不起,在吸引、保留人才方面处于劣势。


    任正非明白,服务部门的工作对企业的前途至关重要,必须扭转不受重视的局面。


    他不顾其他部门的反对,以超越常规的薪酬激励提高了服务部门的地位,吸引人才向服务部门流动。


    事实证明,强有力的服务部门对于华为拓展业务功不可没。


    欧洲那些挑剔的通信公司,在谈到选择华为的理由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华为出色的服务使它们真正有了作为客户的感觉,而在其他跨国公司那里,总是要不停地祈求服务。


    “不让雷锋吃亏”,曾经是华为的一句人人皆知的口号,其含义是保证不爱张扬但是工作业绩出色的员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它说明华为对客观业绩的高度重视,以客观业绩而不是表面功夫决定对员工的认可和回报,而重视可以客观衡量的结果,是成就动机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特征。


    在人员管理工作中,华为还是少有的能够比较透彻地实施末位淘汰制的企业。


    每年按比例淘汰业绩落后人员的要求,在华为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


    让企业的员工根据工作需要保持流动的努力涉及各个层面。即使在决策团队层面,华为也创造性地建立并实施了轮值CEO制度。


    最后,抵御权力动机导向对企业氛围的侵蚀,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


    防治公司病时企业真正需要时刻警惕的,是放松对制约权力动机的努力。


    不存在所谓打压权力动机过头,导致负面影响的问题。







    热爱生活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