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38511340/回:0)程维:遇到出手狠的,要想办法赢我人生最重要的选择 投身互联网 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大多没有足够的视野、足够的信息量与判断力去完成人生重要的职业选择。 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同样感到困惑与迷茫。那时一方面想投入这个精彩世界有一番作为,另一方面,却困惑于: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说,要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刚毕业的我就是这一信念的践行者。 毕业后第一年,我换了六七份工作,当时很多工作都是亲自尝试后才感觉到不值得为它长久付出精力。直到2005年的某一天,我加入了阿里巴巴,投身互联网行业,这是我做的一次重要的选择,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决定。 创业的3个关键词: 外界资源、人才、技术 2012年,在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移动支付才刚刚兴起大环境下,创业初期的滴滴从0到1,实现了异常艰难的“冷启动”。 很多事情不亲身经历就不能真的理解,很多时候,只要你努力到无能为力,上天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只要你不放弃,只要你有智慧,还是会突破的。 滴滴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顶级科技公司,我认为,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发展壮大: 首先,与获取外界支持是分不开的。滴滴在创业初期虽然面临残酷的竞争,但很幸运获得了很多的资源与支持。 其次,公司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与团队成长。滴滴业务背后其实是一群人对它的理解,包括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学习能力,持续在压力下保持良好心态,以及团队是不是团结,能不能不断的成长。 第三,技术。本质上还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在推动着一切的变革,滴滴希望自己引领的是技术变革,这个是最重要的。
程维创业十一条 1.创业路上都是孤独的 创业时,我就告诉自己,专心做公司,3年内不出来分享所谓的经验。现在,我对创业者的处境深有体会,创业的路上都是孤独的。 当初,我决定创业后,没有直接辞职而是又在阿里待了9个月,想创业做什么。当时觉得创业的机会很多,但现在想来,当时对创业的想法都是很浅薄的。 创业前期需要冲动,但不能一直只靠冲动,最后一定要形成自己对商业的判断。 美团网的CEO王兴鼓励我出来创业。当时王兴就已经创业了三四次了,他有了经验,对商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2、在巨头的阴影里与巨头共舞 我也一直生活在巨头的阴影里,这是一个时代的背景。 早期,BAT创业的时侯,当时的巨头是华为、万科,而且他们看不懂互联网。但今天,巨头都身处互联网行业,他们对创业公司也很紧张,也有自己的顾虑。 如果他们盯上了你,来找你谈,是一件好事,说明你做的事情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重视。如果他们还没来找你,说明你做的还不够大,没引起他们的重视。 但在细分领域,如果做得最好,一定能够打败巨头。 3、创业就是不断地闯关 我决定做滴滴,其实更多的是靠个人直觉。 我之前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误机,也有亲戚来北京在用车的时候打不到车。 有创业的想法后,我咨询了周围的人,所有的人都说不靠谱。但这是正常的,这就是创业的第一关,只有闯过这一关才可能成功。 因为在2011年,对司机师傅来说,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做打车软件这种想法根本不靠谱,但正是在市场基础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才可能成功。现在,你再做打车软件,基本上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质疑的声音和反复衡量,不停的问自己,不停的磨砺自己,是创业的第一关。 投资人的建议是可以听一听的,好的投资人看过很多项目,对行业有判断,他们的建议确实能够帮助你。 滴滴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在我看来,创业很少有最大的困难。现在的创业是平衡的创业,不像过去依靠长板去赢。 现在的创业过程其实是不停的补短板的过程。 一开始,决定做滴滴,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开发软件和线下找司机。 我从阿里出来,业务能力偏线下。我认识的有线下背景的创业者, 95%面临找不到技术合伙人的困难。我自己也是,有线下执行力,但没有技术合伙人。 摆在我面前的就两条路,自己组织团队开发或者外包。自己也不懂,就找了外包,当时还惊讶可以讨价还价。 结果2个月后交付的产品时,完全不能用。对方说,50%的几率就可以响应了,但这不行,当时又着急上线,我就跟对方商议,能不能改进,响应率提高到75%的时候再上线。 人总要为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付出代价,创业没有侥幸。等到你真的痛的时候,你就会去补短板。 4、比做产品更不容易的是线下 当时,北京有189家出租公司。我们定的目标是两个月内突破1000个司机。结果40天过去了,还没有一家出租车公司肯跟我们签约。 每天早上,线下的同事都信心满满出发,晚上灰心丧气的回来。每次回来他们都很气馁,他们每天都会被问同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但是真的没有。 当时想换个城市试一试。结果印象中很开放的深圳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 等到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你觉得走头无路的时候,上天就会给你开启一扇窗。 第40多天,一个同事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说有一家出租车公司愿意跟我们合作了,是昌平一家很小的出租车公司,只有70辆出租车。 当时对方也不知道滴滴能做什么,只是觉得我们挺不容易的,在劲头上就答应了。我现在看到这家公司的车还会特别的亲切,充满了感激。因为这就是曙光。 接下来一个星期内,我们顺势又签了4家出租公司。 之后就是组织给司机培训。当时100个司机中不到20人有智能手机,一般每天只能装7、8个。我自己想一想,觉得特别凄凉,我们计划两个月装1000个,现在一天只装7、8个,真不知道公司什么时侯能做起来。 5、努力到无路可走,上天就会给你一扇窗 创业的时候,很多事都没有想到过,如没有考虑过技术合伙人,也没有思考过市场、运营、CFO这些都可以干什么。 技术外包不靠谱,就开始找技术合伙人。 为了找到可能搭档的技术合伙人,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我找了支付宝的同事,问了在老家开网吧的堂哥,去腾讯、百度,约有可能有工作变动的人吃饭喝咖啡,都没有愿意来合伙的。 我现在相信,等到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上天就会帮你。 我偶然在一个微信群里遇到一个猎头。一个月后有一天,他说,手里有一个人了,我就赶紧约了见面。那个人就是我们现在的CTO张博。 6、产品一定要做到70分以上 找到张博后,张博说产品不行,但时间不能再拖了,必须上线。就硬着头皮上吧。 我去交通委员会演示,呼叫了两次,看了30秒没响,所有人都盯着看,它没响。再后来,我再去我就带俩手机,哪个响演示哪个。 所以,产品一定要做到70分以上。 7、产品上线一切才只是开始 原以为产品上线是一个门槛,但是上线只是一个开始。 早期太苦了,我们不知道怎么提高流量,连张博都一起想办法提高流量。用了很多办法都没有作用。 还是那句话,努力到无能为力,上天就会帮你开一扇窗。 一个事情有很多面的。我当时觉得,团购已经很少钱了,但今天我们的竞争程度比团购激烈100倍。 那时,我们遇到了一个比我们出钱更多的竞争对手。他们第一个策略是在广播电台做了广告,第二招又租下了机场的摊位。我们也找了各种资源,但还是要看钱。 我现在的感觉就是,你遇到这样的出手很辣的对手,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赢。 后来,我们趋势想尽办法,考虑到各种细节去打拼。 8、有些事,你一辈子也不能理解 有些事情,你可能一辈子也不能理解,但依然要坚持和拼搏。事情做没做成,就看有没有用心。 我们有了司机后,订单的压力就变得更大。对平台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运营,是线上线下的平衡。 2012年北京的雪特别多,那个大雪的夜里,我们的订单一夜之间过了1000单。后来我们开玩笑,说我们的市场部都变成了天气预报部了。 我们的运气是好的,但这些运气首先是我们在不停的努力,一直把事情做到了极致上。 平台类的打法,是双边交易市场的模型。其中的关键点是低门槛,今天零门槛都没用了,我们还要去补贴用户。 接下来,就看谁能跑得快,然后把业务结果变成资本。 在A轮前,我都没有见过投资人。你要记住,投资人都是锦上添花的。你一定要等到公司做到了一个点了,再去找投资人。 我现在对创业者的忠告就是:要迅速、有效的去试错,去找到最有效的打法。 一开始,最多先在一两个城市把自己的模式验证好,要把自己的最精锐的部队放进去验证整个打法。但很多人都死在上面。 9、CEO的任务就是组建梦幻之队 2000年,马云怎么组建团队的? 我40%的时间都用在了招聘上。业务都是假的,团队才是真的。没有好的运营,没有融资,团队也是假的,所以我们的第一天条是:一切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 首先,你要敢想。招聘柳青的时候,我紧张,全方面的素质都好的人让人紧张。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迈出第一步是最难的。 10、创业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创业就像大海行船,船长是不能弃船的,船沉了船长要跟着一起死,而企业的路大于人的一个寿命。 麦哲伦当年带了三艘穿出去,碰到了无数的困难。 人在没有希望的时侯,是会疯狂的,如果我们每天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走哪条道路,就可以实现一些事情。这就是人生的修炼。在这个时代,不创业是会后悔的。 11、天使要找有经验的人 天使要找有经验的人,朋友的钱最好不要。因为创业初期,一个错误公司就有可能死掉。 从天使到A轮,最重要的是验证自己的商业模式,在这之前,投资人是不会投你的。 好的投资人一定会告诉你下一次见面的时间。每次要有两个备选投资人,这样就可以在自己也不知道值多少钱的时候,不会太亏。 A轮,我没想融很多,他们对公司是有帮助的,他们看过很多项目和行业,能给我们很多经验,但等到你的市场做起来后,你要敢于问他们:我要找最好的投资人,你有什么能帮助我的。 每一次谈判,每一个条款都可能决定公司的生死。不要心疼钱,要找到好的代理中介,这是值得的。 我一开始只是用80万做一个创业,由于过于同质化,因此经历了竞争、资本、政策的各种考验。 目前也一直在想着如何创造价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因为通过补贴留下的客户,怎么把价值创造的功课补上。 滴滴一开始就希望通过机器做决策,机器有机会做出比人类更优的决策。后来意识到云端的价值。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