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雨飞
  • 积分:5463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9/28 20:55:36
  • 楼主(阅:73075322/回:0)是谁给了拼多多崛起的机会?【下】


    所以说,老任提出“友商”的概念是有大智慧的。商场毕竟不是战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其实是不是零和博弈还是其次,更重要的区别是,战场上你至少知道你的敌人是谁,但是在商场上有时你很难判断你的敌人到底是谁。前一阵尼康撤出中国市场,因为大家都用手机拍照了。康师傅销售额骤降,因为大家都用饿了么叫外卖了。口香糖的销售额也骤降,这个原因更需要想象力,以前在超市收银台等结账的时候大家无聊就买点口香糖,现在大家都看微信、玩王者荣耀了。谁能知道,有一天,相机的敌人是手机,方便面的敌人是外卖,口香糖的敌人竟然是王者荣耀呢!这种情况下,尼康就是把奥林帕斯打死了又能如何?康师傅就是把统一打死了又能如何?益达把绿箭打死了又能如何? 国美把苏宁打死了又能如何? 更糟糕的是根本打不死,把战略资源消耗在非战略领域,自己死得更快。好比两个人在一条沉船上打得不可开交,船沉得更快,有何意义呢?不如和平共处,守望相助,小心驶得万年船。


    总之,如果忽视了客户需求,你连竞争对手到底会是谁都搞不清楚,还打什么呢?


    八、长胜之道:华为文化四要素


    客户需求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往往就导致一大批企业倒下。怎么能够降低倒下的概率,提高基业长青的概率呢?永远担心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的偏执狂华为任正非总裁其实早就给了我们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华为文化,四要素,全面深入,逻辑缜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四点就是华为的长胜之道,这四点做到了,倒下的概率就很小了。


    1第一点,“以客户为中心”


    这是一切的根本。任正非说:“客户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是任何一个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只有客户是掏钱给企业的,其他各个所谓利益相关方都是向企业拿钱的。以客户为中心这个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一个新创办的企业一般都不会搞错,当一个企业需要强调这个道理的时候,说明这个企业已经发展得挺大的了,可能有得大企业病的危险。


    一个企业不以客户为中心,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外部环境越是复杂、不确定、多变、模糊,不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死得越快。对平台来讲,包括电商平台,两端都是客户,一端是消费者,一端是商家,两个上帝,都是中心。现在进入社区(community)、内容(content)、电商(commerce)3C合一的时代,电商还有一个新上帝,就是提供内容、社交场景的网红、达人等所谓意见领袖(KOL),也必须善待。甚至还可以把代运营也作为一个上帝。四个都是上帝,被任何一个上帝抛弃,都死无葬身之地。 


    2、第二点,“以奋斗者为本”


    这是对内来讲的,内部什么样的人能升官发财呢?奋斗者。 不是逢迎拍马的人,不是偷懒懈怠的人,不是假装奋斗的人……。如何定义奋斗者,如何识别奋斗者,如何激励奋斗者,这是很考验领导者的水平的。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企业一线做业务的人不多,又像孙子没有地位,而后面机关庞大冗杂,对业务很拽很凶,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企业不是以奋斗者为本。 


    几乎所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犯这种大公司病。十年前的华为也一样。有一次,任正非怒斥女儿分管的财经管理团队:“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仅财务,人资、研发、行政都是一样,像安在业务头上的几尊佛。后来华为及时进行变革,由“中央管控”向“一线驱动”转变,以达成“前后方协同、担责、对准目标”的效果,让作战指挥权向一线前移,培养“将军连长”,“让一线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


    还有华为一直坚持的一点,干部必须是做业务出身,不管财务、人资、行政,做职员没关系,但是如果要做财务、人资、行政部门的领导,必须是一线业务打出来的。老任的女儿也是先做业务再做财务的。没有做过业务不了解业务的核心问题,不了解业务的苦,往往会颐指气使,就算不是颐指气使,想配合帮衬也不知道怎么配合帮衬。


    总之一切为了业务,为了前线,为了胜利!


    3、第三点,“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深淘滩,低作堰,王小二卖豆腐,不是赚一票就跑,不投机,不急功近利,不放弃原则,不为短期利益所惑、所累。任正非说过,如果华为的友商中有任何一个不是上市公司,就没有华为的今天。 


    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短期逐利的行为的确危害不浅。不过,在大部分国家,它也就是要了很多公司的命,但是到了中国,它是要人的命。中国很多做企业的人的底线在利益面前就像雪花向火,瞬间就化了。为此付出代价的是无数无辜的人,死于滴滴sexy生意经的那几个年轻女孩,死于百度与莆田系勾兑的21岁的魏则西,死于校园贷高利贷的那些大学生们,还有无数不知名的人。这样下去,年轻人很快就不够用了,养老金的亏空更大了,现在又投资这么多大公基项目,以后谁来用。 


    互联网产品大师周鸿祎的名言:《圣经》里讲人性有七宗罪,好产品要利用人性的这七宗罪,淫欲(lust)、懒惰(sloth)、贪婪(greed)、饕餮(gluttony)、傲慢(pride)、暴怒(wrath)和妒忌(envy)。 


    不同的人学《圣经》,汲取的东西真是很不一样。


    在很多国家,宗教信仰是确保人不突破底线的最后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舆论,他们的新闻媒体谁都管不了,油盐不进,调查记者比侦探还厉害。第二道防线是法制,一旦被判定有罪,惩罚十分严厉,倾家荡产,锒铛入狱,比如美国当年的假疫苗事件,当事人被判的罪名是二级谋杀。就算躲过了法制这一关,还有最后一道防线,宗教信仰。就算别人都不知道,万能的上帝是知道的,死后进不了天堂是很严肃的事情。 


    在我们这儿,现在这三道防线全部不存在,浮躁暴戾,没有底线地追逐短期利益,很少有企业能够像华为那样坚持底线,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孙子兵法中说“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战争论》中也有相似的讲法,The longest way round is the shortest way home. 最长的路是到达目标最短的路。都是欲速则不达的意思。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努尔哈赤“伐大树”,都是这种战略思想的体现。努尔哈赤教导他的儿子皇太极说:“欲伐大木,岂能骤折?必以斧斤伐之,渐至微细,然后能折。”努尔哈赤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逐步展开其宏伟蓝图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经过一次次战斗,最后形成了众寡悬殊的态势,“以镒称铢”,推翻了曾经强大的明王朝。


    4、第四,“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一条其实特别关键,如果我们看一下所有成功的人,如果要总结一个且只一个共同点的话,那会是什么? 其他的特点都有例外,脾气有好的有坏的,智商有高的有低的…… 只有一个特点是真正的共同点,那就是实事求是、看清真相并根据真相决策的能力,不管这有多痛苦。真正难处理的事情是很少的,再说生意场上的事情也不需要你彻底处理好,也不可能彻底处理好,你只要比对手处理得快一点、好一点就胜出了,真正难的是看清事物的真实情况这第一步。


    世界最大最成功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Ray Dalio在他的著作《原则》一书中记录了他一生的智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毫不妥协、不惜代价地追求真相,他设计了很多措施以确保身边的人不向他隐瞒真相,追求极度透明、极度开放的精英管理。他说:“傲慢的决策曾经让我几乎破产!”“人最大的悲剧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想法!”


    一个人再成功,一旦他看不到真相时,就离悲剧不远了。任正非显然是十分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列为四大文化要素之一。前一阵,在华为人力资源2.0总纲第二期研讨班上,华为的各位管理者畅所欲言,其中不乏对任正非的批判,戏称为任正非的10宗罪。老任不旦不生气,还乐在其中。说明他是很清醒的。很多人很成功后就很难保持头脑清醒了,很多人就算不怎么成功,但是年纪大了就只爱听好话了。老任这么成功,这么年长,还这么清醒,真不是一般人。


    九、电商商家二选一的对策


    崛起三年的拼多多能走多远多久?整个电商领域格局将如何风云变化,下一个崛起的会是谁?下一个倒下的又会是谁?不管你是什么角色,站在什么立场,你总是一个消费者,从消费者的角度讲,电商几家有序竞争总是比一家独大好。美国人目前就比较焦虑,只有亚马逊一家独大,大家害怕“独裁者”侵害商家和消费者利益,的确,当它不再有善待你的理由时,它为什么要善待你呢? 它又不是你母亲。 


    美国政界几次讨论亚马逊是否已经构成垄断,政府是否应该采取措施。最起劲的是总统特朗普,但是据说特朗普想对亚马逊下手是因为私人恩怨,他对贝索斯很不爽,因为贝索斯旗下的《华盛顿邮报》对他很不友好。这个快意恩仇的总统已经盯上亚马逊很久了,每每询问经济学家,你觉得亚马逊是否已经构成垄断了呀?


    不管怎么样,美国商界已经开始扶持亚马逊的各种竞争对手,现在沃尔玛的电商也越做越大了。还好,我们中国的电商行业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比较健康的格局。尽管阿里一直要把京东“二选一”掉,一直没有得逞;现在拼多多崛起了,占领低端后向高端进发,开了品牌馆,阿里又向商家发出“二选一”的警告,确切地说不是“二选一”,是“三选一”,不许上京东,不许上拼多多。它能胁迫的都是实力弱小或目光短浅的品牌,实力强大、有战略思维的国际品牌和国内一些品牌根本不搭理它。 


    “二选一”,商家最好的对策,长期来讲是提升品牌力,增强综合实力。当然这个远水救不了近火,短期最佳的应对措施应该是团结起来,联合抱团,同进同退。美国码头工人的平均工资比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高,原因就是码头工人团结,工会力量很大,联合起来和资方谈判。码头工人都在一起劳作,工会的组织成本也低。工人是最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的。 教授们,理论上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们团结不起来。商家,有的行业好团结,有的行业不好团结,这取决于行业结构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博弈论里有详细分析。 


    商家长期、根本的出路是提高实力,提高实力的根本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消费者需求。前面讲到,盯着竞争对手是错误的策略,另外一个错误策略是抱平台大腿。去年顺从阿里“二选一”的商家这一年来很多商家业绩很不理想,因为它们没有抓住客户的需求。而没有屈服于“二选一”的商家不少商家做得很不错,因为他们眼睛盯着消费者,尽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知道客户是唯一的上帝。他们去年选择不屈服于“二选一”,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明白这个道理。 


    这世上没有救世主,如果有的话,就是客户、消费者。抱谁的腿都靠不住,猫的,狗的,甚至企鹅的,只有客户、消费者的腿值得抱。拼多多就是这样崛起的。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