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小雅
  • 积分:763
  • 等级:初中生
  • 2017/6/1 20:17:25
  • 楼主(阅:9075393/回:0)城市经济如何破解“难以为继”困局?


    文:彭剑锋





    当前一些城市普遍面临着四个“难以为继”。


    ——以传统专业镇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专业镇竞争力下降,传统产业增速放缓;


    ——以土地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土地使用粗放、低效开发比较突出;


    ——以镇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难以为继,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


    ——以现有城镇空间布局建设宜居城市难以为继,城镇建设“摊小饼”、资源利用碎片化有待克服。 


    “发展经济”不是一味追求GDP


    我认为,“难以为继”实际就是“不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中国许多城市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差别在于不同城市的具体表现形式各有不同。难得的是,中山市委市政府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并作出准确、清晰的判断,这表现出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自信。


    “发展”一词受到国人高度关注,或许与小平同志 “发展是硬道理”的名言有关。但很长一个时期,我们对发展的理解是片面的、狭隘的。简单点说,普通老百姓认为“发展就是挣钱”,而政府或政府官员,则多把发展理解为“发展经济”或直接就是追求GDP。今天我们应该清楚,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而是有着包括整个社会在内的非常丰富的内涵。而且,对发展本身,也有着健康发展、持续发展、有效发展等多方面的要求。


    政府不能以挣钱多少作为评价企业的唯一指标


    要取得有品质的、可持续的发展,不是哪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努力。不过,限于时间和我们的专业,恐怕我们此次只能把议题限制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而且也只能讨论有关经济发展的话题。


    政府在发展中首先应该做的是确立一个正确的导向,包括政策导向、资金导向、税收导向等等。我重点要说一说评价体系的导向。比如说,张三和李四两位企业界人士,去年分别盈利1亿元和1千万元。但是,张三的获利是因为他高价出售了一块土地,而李四则是因为他研制了一款新的产品。按照可持续的标准,显然李四要优于张三。如果一定要在张三和李四之间推举一位政协委员,我认为推举李四更具有示范、引领的价值。


    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对于破解“难以为继”,政府要有相当的耐心。这是一个需要相当时间的过程,其中难免有挫折,比如GDP的下降等等。政府首脑不能一遇到这种现象就急眼了,赶紧把地方政府的负责人撤换。其实,你应该仔细分析GDP 下降的原因。如果真的是在提升企业品质过程中的阵痛,你应该再给他们一点时间。


    要善用“歪瓜裂枣”


    企业一定要意识到,员工变了,人才的概念也变了。过去说组织大于个人,现在某种意义上个人的创新有时候大于组织。在腾讯、谷歌这样的企业里,很多创新并不是来自于核心部门核心人才,而来自于“边缘人物”。一个“边缘人物”的一个创意、一个点子,借助于平台就有可能发展成为核心业务,创造20万的就业单位,“一个天才可以引爆整个组织”。


    承认个体力量,尊重人才个体的独特性与独创性。承认人力资本在组织价值创造的主导作用,承认个体力量的崛起,赋予人才更多的参与机会与话语权。对人才要报以相当的宽容,不求全责备、允许犯错误和失败。要善用歪瓜裂枣,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释放人性,让个体自由发挥,价值创造最大化


    摈弃小业主意识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我们都应该提倡一种企业家素质而摈弃小业主意识。那么,什么是企业家素质呢?我认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应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爱才如命:尊重人才、洞悉人性、善与高手过招;第二,挥金如土:舍得砸钱分钱,为长期战略舍得投入,为技术、管理舍得砸钱,给人才舍得分钱;第三、杀人如麻:以能力贡献导向,建立健全严格的竞争淘汱机制;第四,学习如痴:知识管理,向一切优秀的人学习,善于自我批判、自我变革






    风雅颂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