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9529721/回:0)感谢杨振宁阻止中国建电子对撞机对撞机耗资相当于一座三峡大坝,杨振宁是最坚定的反对者。作为一个超级费钱的项目,CEPC环形周长100公里,保守估计就得400亿。第二期SppC(环形强子对撞机)耗资更是超千亿。 感谢杨振宁阻止中国建电子对撞机 97岁的杨振宁越活越精神,对于杨振宁的物理学术水平,我表示由衷的敬佩,并且对于他能利用自己物理知识和影响力阻止中国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表示真心的感谢。 杨振宁张开左手向上抬起微微摇了摇,加重语气补充翻译: 什么意思?盛宴已过。 欧洲2008年建成了电子对撞机,耗费巨大,但至今对于物理科学的推进,影响甚小,有浪费人类资源之嫌。 从2014年开始,国际超弦界就组团来中国游说超级对撞机项目,不幸的是,2016年他们遭到杨振宁的强势阻击,当年发改委十三五项目审批,CEPC只差一票未能通过。 4年前,针对CEPC该不该建,杨振宁与男生老师,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 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人,都指望这个项目上马,不然他们在剩下的岁月中将无事可干。 前一阵子,任正非呼吁,要加强基础教育,砸钱砸不出来科学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代最基础的理论物理,恰恰把希望寄托在砸钱上面。 大型电子对撞机不会产生微小黑洞导致人类被吞噬的结果,欧洲的对撞机运行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危险,这种担心倒是多余的,危险不大,但意义不大。 粒子越分越小,于是有人就提出了标准粒子的概念—波希粒子,这与数学猜想不一样,纯粹是拍脑袋的结果,利用电子对撞机把两个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碰撞,希望电子撞破之后产生和观测到波希粒子,这本身就缺少物理理论基础,有点瞎子摸象的感觉,而做实验的归咎于电子速度还不够快,建更大型的电子对撞机,也只能到中国来忽悠了。 作为一个超级费钱的项目,CEPC环形周长100公里,保守估计就得400亿。第二期SppC(环形强子对撞机)耗资更是超千亿。 北京五环路全长98.58公里,这意味着,隧道可将整个北京主城区包在其中。 在粒子方面的探究,人类研究的方向好像错了,导致了对于宇宙本质了解的谬误,并产生了黑洞学说等一系列错误假设。(这儿就不展开讲了) 霍金的科学最高成就黑洞辐射理论,知道的人并不多。杨振宁科学成就比霍金更高,但人们热衷他的晚年生活。 人们一提到牛顿就会想到万有引力,提到爱因斯坦就会想到相对论。 人们关心霍金、杨振宁的生活而不是科学,不能怪大众猎奇,当年牛顿与爱因斯坦的那些事儿更生猛。 只能说,当代物理理论不如前辈,普通人不懂相对论,总知道原子弹,不懂量子力学,电脑互联网总玩过吧。 当代物理又发现创造了什么? 这是杨振宁的最后一战,他拯救不了当代物理,而是遏制危机爆发后的疯狂。 迫切希望中国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一重要机构是国外的超弦理论机构,一听这个理论中谈到十一维空间,我就能感觉这是一群科学神棍,就不再费心去研究他们的理论本质了。 真实的空间是三维的,这是每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能感觉得到的,爱因斯坦把时间算作一维空间,这绝对是数学计算的方法,连螺旋型的万有引力性质,也是数学计算方法,并不是空间真的是无数维,扭曲的。数学是物理理论产生时需要用的工具,用复杂的数学计算来理解物理本质,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结果是可笑的。 CEPC有什么?实验依据不足,目的不明,再加上天量巨资,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科学家,杨振宁能不反对吗?他给出两个方向建议,进一步研究加速器原理,或专注弦论美妙的几何结构。 其实就是在暗示王贻芳与丘成桐,你们俩该干嘛干嘛去,就不要在一起瞎搅和了好吗。 通观杨振宁的每一个抉择,你不得不佩服,他几乎每一步都踏对了节奏,无论是科学还是人生。 坚持自己很难,超越自我更难。 一群国外的科学神棍结合国内骗经费的砖家叫兽们,一大笔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差点被忽悠去了,亏得杨振宁站出来竭力反对。 老杨,希望你活得更长久一点。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