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巴山夜雨
  • 积分:1682
  • 等级:硕士研究生
  • 2018/7/5 22:07:50
  • 楼主(阅:73961059/回:0)洛克菲勒富传六代的6个秘籍【上】


    研究过约翰洛克菲勒的发迹史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白手起家的典型。


    洛克菲勒生于一个平民家庭,他在14岁那年,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长大后要成为亿万富翁,二是活到百岁。


    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他的第二个目标可以说大致实现了。而他的财富则远远超出了第一个目标。据估算,洛克菲勒的个人财富不少于14亿美元,他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十亿级的富翁。美国当年的GDP为920亿美元,就个人财富所占GDP比重而言,美国至今没有人超过洛克菲勒。


    可见此人是一位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来掌握并创造自己命运的人。


    人格成熟要趁早


    人生格局要大


    前一阵子网络流传一文章“人不成熟的特征”,讲的是这个社会有很多人到了成年,还没成熟。一般来说,不成熟的人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征:


    (1)急功近利。急于要回报,对机会说“不”,不愿付出,总想“一夜暴富”。


    (2)不敢担当,不主动进取。爱抱怨,怪别人,怪外部环境。


    (3)不愿改变自己。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洛克菲勒受父母教育的影响,加上生活的逼迫,及自身觉悟高与努力提升素养,较早地摆脱了以上“人不成熟的特征”。


    见贤思齐,不断锤炼自己


    洛克菲勒在少年时期就非常注重在生活中控制自我。他经常练习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使之不随意地表现出任何喜怒哀乐之色。每天晚上,他要仔细地反省自己当日的言行举止,稍有感到不妥的言行或思想杂念便马上自行纠正过来。


    独立,担当,勤奋


    约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美国东北部一个小村。幼年时,曾将别人送他的一对火鸡精心喂养成群,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岁时积蓄了50美元,他把钱借给邻居,收取本息。


    1858年,年仅19岁的洛克菲勒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与比他大10岁的克拉克合股创办了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办第一家公司。由于经营顺利,第一年就做了4.5万美元的生意,净赚4000美元。第二年年底净赚1.2万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有远大志向


    约翰·洛克菲勒1855年中学毕业后,便决定放弃升大学,到商界谋生。为了寻找工作,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他的眼界颇高。他后来回忆道:“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当年9月26日,他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从此,这个日子就成了他个人日历中的喜庆纪念日,他把它作为第二个生日来庆祝。“就在那儿,我开始了学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4美元。”他追忆道。


    打工也像老板一样主动进取  


    成熟的人,哪怕给别人打工也当做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完成。洛克菲勒除了记好账外,还主动为商行的经营出主意。有一次,商行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高价购进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板沮丧而又无计可施。这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向这3家公司分别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这个绝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赔款比原来高出两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笔“飞”来的横财。


    洛克菲勒这种天生的经商才能颇得老板赏识,很快给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挣得了300美元。由于表现出色,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较高的收入了。



    既胆大包天又心细如发  


    洛克菲勒自己创业做生意时总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同时又做事周密细致,言而有信。合伙人克拉克对洛克菲勒做事仔细十分欣赏,他描述当年的情况说:“他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我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


    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在洛克菲勒雄心勃勃进入商界与他人合作开办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时,一场灾难性的风暴袭击了他们。


    当时他们购进一大批豆子,本来可以从中大赚一把,但没有想到一场突然的霜冻击碎了他们的美梦,到手的豆子毁了一半,而且有失德性的供货商还在里面掺加了沙土和细小的豆叶、豆秸。


    那笔生意失败之后,他沒有沮丧,沒有沉浸在失败的痛苦当中。为使自己在经营上胜人一筹,他开始宣传自己,通过报纸大做广告吸引了很多潜在的客户上门。


    梦想,失败,然后再挑战,再努力,这种精神拯救了他们那一年他们非但没有受“豆子事件”影响,反而赚到了一笔可观的纯利。


    后来他告诫儿子:“记住我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害怕失败就不敢冒险与挑战,不敢冒险就会错失眼前的机会。”


    “我是一个聪明的失败者,我知道向失败学习,从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成功的因素,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开创新事业。所以我想说,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忍、准、狠


    不要把到手的好牌打烂了


    那时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一样拥向采油区。



    洛克菲勒周围的商人们对这一新的“风口”行业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他去宾州原油产地考察,以便获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洛克菲勒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来到产油地,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了盲目开采背后潜在的危机。他回到克利夫兰后建议大家暂时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供过于求,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


    他告诫说,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等待,耐心等待是战略制胜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连续几年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钻油先锋一个个败下阵来。



    3年后,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4000美元,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采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使安德鲁斯一克拉克公司迅速发展。



    这时,他与合作者克拉克在石油业务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他们两人都知道石油前景广阔,在拍卖公司产权时都不肯放弃他们原来的经纪行在安德鲁斯一克拉克公司的股权,彼此喊价的情景十分激烈。两人从500美元开始叫起,谁出价最高将购得股权。洛克菲勒已下定决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标价。当标价达到5万美元时,他们都意识到此价格已大大超出公司的实际价值了。但标价仍在上升,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无力地喊出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面不改色的喊价“7.25万美元”。克拉克无奈地说:“我不再抬价了,约翰,这股权是你的了。”



    26岁的洛克菲勒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立经营的第一家石油公司。



    他扩大了生产能力使日产油量增至500桶,年销售额也超出了百万美元。他的公司成了当地最大的一家炼油公司。







    我有我的精彩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