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山
  • 积分:30596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8/16 21:24:15
  • 楼主(阅:93712941/回:0)你家的好孩子,最终会被野孩子打败


    每个人都是熊孩子


    一个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
    故事讲述了元始天尊将从天地灵气孕育出的一颗混元珠提炼成了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

    本来元始天尊是安排太乙真人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没想到半途被申公豹掉包,用魔丸取代了。

    阴差阳错之下,本该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就变成了混世大魔王,被人预言将要扰乱天下。 哪吒是一个“魔丸”转世的孩子,在世人眼里是恶的化身,从出生就被歧视,生活在别人的偏见里。

    他天生自带神力,怕他闯祸,父母便把他关在家里不准外出。

    可聪明的小哪吒总能想到办法逃出去,只要他去村庄,就会被人扔石头、臭鸡蛋,脏菜叶等,有小孩愿意和哪吒玩,也会被父母们惊恐地抱走。


    哪吒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他的所作所为,和我们三岁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
    幼小的他心里还是充满着与别人接近的渴望。

    和陈塘关的百姓躲猫猫,捉迷藏,戏耍伏妖帮。

    恶作剧的背后是想要和别人接近却又不知道怎么做。

    哪吒在孤独郁闷落寞的时候会把双手插进裤子里,充满了孤独,无助,落寞,伤心,难受。


    哪吒的每一次惹祸,既有他自身的问题:戾气过重,胡闹过度,不晓事理,不知轻重,这是“魔丸”本性;但也有民众的责任,民众们盲目恐惧、将哪吒中伤,导致哪吒变得叛逆嚣张。


    在民众眼里,哪吒虽然小小年纪,但是也会祸害他们。
    哪吒为了证明自己,出去抓妖怪,他打败水怪,救了一个小女孩一命,可村民并不领情,还倒打一耙说他偷小孩。


    小哪吒最终明白,不管他做什么,都不会有人认可他、喜欢他,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既然你们说我是妖怪,那我就当个妖怪给你看。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一口七八个,肚皮要撑破。


    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都和哪吒一样,偷偷跑出家门,试着加入玩耍的孩子们,最后却只剩自己一人孤零零的站在一边。也试图用“笨拙”的方法来获得别人的关注,却总是惹得别人不耐烦。


    熊孩子也想要好父母


    然而命中注定是“混世魔童”,祸害苍生的小魔头哪吒,虽然嘴上说着“杀人不眨眼”,尽管爱调皮捣蛋却从未伤人性命。


    在混入伏妖帮中,哪吒和其他小孩子们一起计划“陷害哪吒”。
    哪吒给带着猪头给那几个小孩出计策时,其实中间的环节招招必死,从桥上掉下去会死,被毒蛇咬会死,被大石头压会死,但哪吒都给他们留了活路,最后只是落入柔软的泥潭的下场,最后的泥潭的海胆和尿还是他们自己搞的,哪吒始终都是个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接受,希望有人可以陪他玩的小孩子。

    这离不开哪吒的成长环境:恩爱有加的父母以及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哪吒在外面被人讨厌的时候,是父母给了他非常多的爱与关心,让他一直浸润在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

    面对哪吒这个“魔丸”,父母从来没有打骂,也没有指责,更没有放弃他,只有恒久的耐心和包容,始终如一的支持和鼓励。


    最让人感动的是哪吒的母亲。她怀胎三年有余,内心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哪怕是魔丸转世,他也是自己的孩子,殷夫人的态度会影响周围包括哪吒在内所有人,母爱的力量是极具感染力的。
    在哪吒出生前,母亲是降妖除魔的女汉子,是河东狮吼一样的大嗓门;哪吒出生后,立刻化身为慈母,说话百般温柔,关怀细致入微。


    哪吒出生时,面对他“丑陋”的外表和“魔丸”的原罪,母亲坚定地守护着他。
    哪吒受到惊吓,狠狠咬住了母亲的胳膊,但她不仅没有怪罪孩子,反而将他护在怀里。


    哪吒受到同龄人排挤时,只能跟母亲踢毽子,天生神力的他很容易就将母亲踢伤,但她宁愿全副铠甲,“儿子,敞开玩,玩尽兴”。


    哪吒的父亲李靖,虽然是严父的形象,但是内心依然充满了对孩子的关心。


    他可以为了孩子的出路,马不停蹄地奔走,错过了陪伴儿子最好的机会。
    哪吒蒙冤,他第一时间发觉事情真相。

    他可以为了孩子的生日宴,放下自己的身段,委曲求全,一家家求过去来为哪吒庆生。

    他也做好准备以命换命,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拼命也要将哪吒引入正途。


    儿子,你今后的路还很长,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永远不要放弃。

    世间哪个人不希望自己长命百岁,无罪无灾,只有父母期待着可以用自己的命换来孩子的平安。


    被信任感化的熊孩子


    除了爱,哪吒的父母,则是一如既往的相信自己的孩子,知道他的暴戾、玩世不恭都不过是想要吸引关注的方式罢了。相信哪吒的内心是一个好孩子,可以走上正道。
    父母的信任,对于孩子来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武志红说,虽然都是对孩子的积极期待,但是父母的“信任”与“希望”会有不一样的后果。父母的信任是“我相信你是最好的”,是以孩子为中心,是权威对孩子“知己”般的信任,会带给孩子巨大的力量。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翁格玛丽效应”:有个叫“翁格玛丽”的小女孩,长得很一般。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给她信心,从旁鼓励,每个人都对她说:“你真美。”
    由此,女孩有了信心,每天照镜子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漂亮,也在心里对自己说:“其实,你很漂亮。”后来,这个女孩因为自信的提升,渐渐地,她越来越漂亮。

    这个效应的本质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

    孩子在心理上认可了某种心理暗示,就会不断的往这个形象去靠拢,朝着这个目标去争取,去努力。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在孩子的幼年时代,父母的肯定,积极的正面的语言将会是孩子建立自己价值核心的关键,也是孩子在成年时遇到挫折克服困难的关键,在于父母积极肯定带来的自信心。


    而李靖曾对哪吒说,你是灵珠转世,你将来要拯救天下于水火中。


    正是这善意的谎言,让哪吒心中埋下了一颗责任与担当的种子,成了哪吒成长莫大的动力。


    或许哪吒一开始并没有想过未来,也没有多么强大的责任感,更不会想到拯救黎民苍生,但因为父亲的这句话,唤起了哪吒内心的责任感。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更多的责任与担当,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看起来可能力所不能及的事。


    请务必相信,他们比想象中强大得多,就如同那颗在哪吒心中埋藏了三年的种子,在面对陈塘关残垣断瓦时,义无反顾冲向冰山的那一刹那,它,发芽了。而哪吒也用他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责任越大,力量也越大。
    受到李靖期待的哪吒,也没有辜负自己,而是一直朝着“英雄”的方向努力。

    长大后,他也没有选择成为“魔童”,而是觉醒成为了英雄,拯救了陈塘关的所有人,成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