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上交所《关于要求公司披露立案调查事项及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监管工作函》并回复的公告。
2.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5%以上股东股份已被司法冻结查封的公告。
3.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的公告。
4.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5.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6.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上交所《关于对公司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问询函》暨公司股票继续停牌的公告。
7.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8.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并回复的公告。
9.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10. 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董、监事辞职的公告。
7月18日,顾国平辞去慧球科技董事长、总经理职务;7月20日,顾国平辞去慧球科技董事以及其他一切职务。
8月10日,顾国平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已经和慧球科技没有关系。不过,“手中还有600万股慧球科技的股权,目前不能出售”。
但是即使没有实际控制人,ST慧球是否连一个思维正常的董秘都没有了?人会疯癫犯事,为何一个上市公司也会神经错乱,行事毫无章法可言?
事出反常必有妖。ST慧球是一个壳股,壳股寻求的无非就是资产重组。重组意向公司扮演的则是上市公司“摆渡人”的角色,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洗壳,自己得以飞升。然而ST慧球的“摆渡人”前后经历5任,都离奇失败。最后一任摆渡人顾国平的下场,更是让人有“死无葬身之地”之感。
让ST慧球陷入万劫不复之人,究竟是谁?
ST慧球背后的“摆渡人”杀手
ST慧球是何时开始“神经错乱”的呢,搜集种种线索,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在8月份,也就是在瑞莱嘉誉举牌ST慧球开始的。
在此之后,9月份,交易所和监管部门以信披混乱,公司治理问题给慧球打上了ST的帽子。而在11月,ST慧球公然顶撞证监会,请求对退市警示进行行政复议,并在上交所楼上租了一个办公室,称是“为了配合交易所的审查工作”。
ST慧球曾经的证券简称叫做“北生药业”。2006、2007年公司陷入亏损被迫戴帽,按说ST股保壳是A股标准戏码,但ST慧球当时的保壳却失败了—原因是重组方中能石油当时的实际控制人何玉良“突然”逝世。
随后,因为债务人上诉,ST慧球在2009年后正式宣告暂停上市并进入破产重组,那时候贯穿ST慧球10年重组的两个角色出现了,他们分别是“瑞尔德嘉”和“郡原地产”——巧合的是,瑞尔德嘉这四个字,与2016年8月的举牌者瑞莱嘉誉名字仅差两个字。
瑞莱嘉誉所做之事皆如上表,那么瑞尔德嘉做了什么呢?界面记者的两段描述透露了其摆渡人杀手的本色——在顾国平权力重组时让其血本无归,在顾国平加杠杆推进重组时时追缴壳费,让重组胎死腹中。
作为继郡原地产、尖山光电、罗益生物和德勤股份后北生药业的第五家潜在重组方,斐讯技术在长达两年多的重组期间无疑是决心和努力最大的,但在2014年4月启动重组被蹊跷中止、改为增发募资的方式曲线铺路亦被证监会否决后,2016年初再次启动重组斐讯技术却同样遭遇意外阻击。
在重组进行到关键时刻,郡原地产许广跃和瑞尔德嘉分别于2016年4月7日、4月18日追偿“壳费”的法律诉讼将顾国平所持有的斐讯技术股权进行司法冻结,导致ST慧球的重组标的资产不具备重组条件而被迫终止,并最终进一步导致顾国平爆仓而失去公司实际控制权。
……
在顾国平成功掌控董事会的背景下,慧球科技却频频出现了操控信息披露的方式给顾国平“下套”。
公司的股东名册中发现,一名叫陈建的自然人在2015年10月30日前,持有了本公司股份合计1890万股,占总股本的4.79%,取代和熙2号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
知情人士透露,神秘自然人股东陈建的突然袭击,导致定增受阻的顾国平更加坚定了“通过二级市场快速巩固大股东地位”的决心。
然而,就在顾国平迅速大手笔增持、股价快速飙升以后,陈建却精准地实现了逃顶,从慧球科技2015年报前十大股东名单彻底消失。粗略测算,这短短三四个月时间,陈建轻松实现了200%左右、将近4亿元的盈利。
根据资料陈建与慧球举牌者瑞莱嘉誉存在不少交集。
根据公开资料,陈建是北京安和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股东,此前向瑞莱嘉誉予以借款公司州际田野在2013年退出该公司股东名单。目前该公司处于吊销状态。同样被吊销的还有北京易拍德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也为陈建,监事为田野。与此同时,陈建还是北京公和成幼园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公司的两名股东之一,该公司田野为监事,陈玉莲为执行董事。而陈玉莲的另一个身份正是州际田野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田野则为该公司股东之一。
除此之外,陈建担任董事长的江河山川,法人代表、执行董事亦为陈玉莲,并且州际田野亦为该公司的两大股东之一,田野本人还是该公司另一股东北京欣欣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和监事。
去年8月,与瑞莱嘉誉同时进入慧球乱局的还有之前把多伦股份改名匹凸匹,并闹得上市公司混乱不堪的鲜言。
那么这1001个神经错乱的议案,究竟是谁主张提交的?谁又想破坏谁的局面?是鲜言,瑞莱嘉誉,已经出局但为了报仇的顾国平,还是另有其人?的确蹊跷。
看一段证券时报梳理的ST慧球疯癫史,你大概能略猜一二:
慧球是因为信息披露违规而被ST的唯一公司。他2001年上市;业绩很差,劣迹斑斑,时常会被监管问询。上市公司都是集万千资源于一身,能被搞成这个样子,也是不容易。
他每次发公告,总是妖气十足,教人半懂不懂的。慧球一出场,所有的股民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慧球,你大股东顾国平爆仓了!”他不搭理,在2016年中报中,“顾国平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拒不承认。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撒谎,他不是你的实控人了”。慧球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顾国平自己跑到交易所和证监局说的,已不再也无意成为公司实控人。”慧球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他仍可对公司决策形成实质性控制…控制5个董事会席位!…这样的人,能不算实控人吗?”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前匹凸匹董事长鲜言来当证代”,什么“在股吧发公告”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股市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慧球原来也有过主业,但随着药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2008年老板何玉良病逝之后,经营陷入困境。幸而有个壳资源,便一直走在重组的路上。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运气,重组屡屡失败,前前后后经历6次重组,多个机构进入,均以失败告终。如是几次,便成了如今这幅模样。慧球没有法,便免不了有些奇怪的举动。但他在A股,知名度却比大多个股要好,从不寂寞;虽然间或没有新闻,暂时由其他热点顶上,但不出一月,定然出现,头条妥妥地换成他的名字。
鲜言进来后,慧球妖股的本色更加明显,旁人便又问道,“鲜言当真只是来当证代的么?”慧球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那他怎么把自己旗下的公司都装进来呢?”慧球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看中他的经验、经历”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股市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慧球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A股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前两天。我慢慢地翻着股票,忽然发现,慧球科技不见了。旁边的人说:慧球科技怎么会有?他被ST了。“哦!”“他总仍旧是乱来。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和交易所对着干。这样的行为,能行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被停了信息披露直通车,立案调查,后来是ST。”“后来呢?”“后来被ST了。”“ST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
股东大会审议事项有多少个写法,你知道吗?“不会写罢?……我教给你,记着!1001个。”
交易所见了他说“慧球,你这议案有问题,不能发出!”慧球很调皮地仰面答道,“这……我发网络吧。上回是股吧,这次发天涯。”交易所对他说,“慧球,你又犯规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没关系!”“没关系?”慧球低声说道,“焦土计划,焦,土…”他的眼色,很像恳求交易所,把事情闹大。
今天,我又没有见到慧球,他大约是被立案调查,停牌了吧。
好了,凶手终于找到了。原来是一个叫鲜言的人,从2012年开始就一直履行董秘的职责,也就是说那些胡言乱语口沫横飞的公告议案,正是出自他口,1001项议案正是他的收官之作。那么,他到底要干什么?
根据慧球科技(那时还没被ST)16年8月8日发布的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公告中显示,公司聘用鲜言先生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同时带了一份简历。
额,一个堂堂董事长,从上海跑来广西,当证券事务代表,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慧球感觉是信了,然后1个多月就被带帽子了,变成了ST慧球。
言归正传,匹凸匹在16年1月5日公告,公司董事会当天收到原实际控制人、原董事长鲜言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鲜言“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及在董事会担任的一切职务,同时辞去董事会秘书一职。据相关媒体报道,鲜言自2012年9月以来一直代行董秘职责,但期间公司信息披露屡次违规,鲜言被上交所多次公开谴责。
公开信息显示,鲜言及其一致行动人涉嫌内部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后,其本人也因公司股价异常、不规范操作、交易案异常被被监管部门盯上,多次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比如16年3月17日,匹凸匹公告收到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未及时披露多项对外重大担保、重大诉讼事项,公司被处以40万元罚款,原董事长鲜言被处以30万元罚款,公司财务总监等也受到不同的处罚。
其他就不知道了,不知道的事情不能瞎讲,但是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的事情大家可能有印象。
实际是在16年5月10日的时候,多伦股份宣布,公司拟更名为匹凸匹,向P2P等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领域转型,不过在交易所问询函的追问下,又承认:此番转型一无正式业务、二无人员配备、三无可行性论证,甚至连经营范围变更都尚未获得工商部门审批,只处于设想之中。公司目前手中最大的“王牌”就是控股股东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域名www.p2p.com特别授权给公司使用。多伦股份曾想在公告中称“该网站域名预计商业估值为10亿元”,后因上交所问询而删除了这一“主观判断”。
门外看烟雾缭绕,ST慧球妖的不要不要的,门内汉可能各怀各胎吧。欲知谜底,还待各路大侠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