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东南风
  • 积分:2898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3/22 21:56:05
  • 楼主(阅:58314422/回:0)美团司机:老子这三个月不跑滴滴了!


    恐怕问题的核心在于,做打车服务可以帮助美团提升公司的整体估值,这对美团未来一两年内上市很有帮助,这一点王兴大约不会没想过,只是不能说。


    继滴滴出行App加入滴滴外卖服务选项的之后,美团也在各大城市布局打车业务。


    美团的信心在何处?美团能否从滴滴口中分一杯羹,甚至是分庭抗礼呢?


    我们在此分享一篇文章,分析美团的打车大业。


    “老子这三个月不跑滴滴了!”


    这是今天我坐上美团专车后,司机蹦出的第一句话。他面带喜悦,感觉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我是前 2 万个入驻美团的司机,连续 3 个月免抽成,不像滴滴要抽 20%。而且最近美团补贴高啊,你这一单我差不多可以拿到 30 块,如果搁滴滴的话,我只能拿到 10 块,你说我还开啥滴滴?”


    其实不光是司机,作为乘客,我盼美团打车也盼了很久了。


    就说滴滴的快车吧,去年 8 月平时打车只需要 80 元,滴滴在无任何告知的情况下收了 120 元,电话客服后才知道原来乘客也需要付将近 20% 的服务费——双向抽成,滴滴你的商业模式真牛逼!(打这行字的时候,我心中的怒火又起来了)


    即便是不坑钱的时候,它也不比直接叫出租车便宜,何况在滴滴上还经常碰到路况不熟的师傅。


    据笔者观察,现在凡是提到滴滴的文章,评论区里都是骂声一片。


    美团也很聪明,在 APP 上征集用户投票:哪个城市投票超过 20 万人,美团打车就进入哪个城市,投票过程中还安慰用户说“久等了”,营造出一股“天下苦秦久矣”、“全国人民喜迎美团打车”的舆论氛围。


    美团打车在各城逐步开始扩张,在笔者看来,不仅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今天我打车上班只花了 1 分钱),同时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笔者认为,美团打车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打破滴滴的“垄断”,在这看似坚不可破的网约车市场中撕开一道缺口。


    下面, 我将分三个部分,分析美团为什么要、以及为什么能进军打车市场和滴滴厮杀。


    完善业务链条


    试想一个场景:


    你和朋友在美团上看见一家新开的餐厅,想去尝尝味道。知道具体位置后,就要考虑怎么去那里。距离不近、路况好的话,可能会选择打车。


    实际上,这个场景并非笔者的凭空猜想,根据美团提供的数据,美团点评的 2.5 亿日活用户中,30% 有出行需求。


    在这里,用户需求的逻辑顺序是「吃/玩什么——怎么去」。增加打车功能后,就为用户在各种相互关联的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因此,打车是美团在整体生活服务业务上的价值延伸。就像美团 CEO 在去年提出的公司使命所说:



    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Live Better。


    用行话说,这是美团的“交叉营销”(cross selling)策略,即发现顾客的多种相互关联的需求,借此销售多种相互关联的商品或服务。


    携程就做过类似的逻辑尝试——在用户订机票时推(kǔn)广(bǎng)接送机券、酒店代金券,这就在出差或旅行的大场景下,满足了相互关联的出行、住宿的需求。不过,众所周知,由于韩雪事件,携程忍痛放弃了这种商业模式。


    引导用户高频需求,丰富自身业务,此为美团进军网约车领域的第一个理由:使其本地生活服务更加完善。


    滴滴远没有达成垄断


    表面看起来,占据了 95% 以上市场份额的滴滴已经获得垄断地位,其他玩家已经没有机会了。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赢家通吃早已是“公认”的结论。


    但是,这个结论可能是错的。


    前华为蓝军参谋部高级专家孟庆祥撰文称:



    “互联网那么多领域,到底哪个领域容易垄断封闭,哪个行当会经久不息的竞争?我敢说,这个问题没有被深入的琢磨过。”


    在孟庆祥看来,垄断业务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1)用户之间相互关联


    具有这个特征的QQ、微信能够垄断,被阿里寄予厚望的来往、钉钉想后来居上成效都不大。


    (2)免费


    只要收费,竞争者就可以用更低的收费吸引顾客;而如果免费,竞争者就只能贴钱吸引顾客。但贴钱这东西一来不可持续,二来不一定就真的有效果(我每在趣头条 App 上读一篇文章,它就赏我几分钱,于是我就把它卸载了)


    (3)重资产,长流程,复杂业务


    就像汽车行业,投资太大,资产太重,把水烧开需要的能量太多。


    孟庆祥说,移动打车这个应用是被严重高估的,因为它不是天然垄断的行业。而不是天然垄断的行业是最适合进入的:



    “现在世界第一市值苹果的业务就不是天然垄断的,在手机行业,他的占有率只有13%左右,还是赚很多钱啊,苹果想谋求垄断就做不到。”


    从美团在南京一年的经营状况来看,滴滴的护城河确实不太坚固。


    因此,滴滴现在估值565亿美元,“要是能拿出 100 亿美元,把市场干到 20% 就是值得的”。


    上市的野心


    已知滴滴的估值是 565 亿美元,请读者猜猜,美团的估值是多少。


    答案是 300 亿美元,只是对手的一半多一点。


    笔者再提供一个数据:滴滴每天的订单量是 2500 万单,美团每天的订单量是 2200 万单。订单量差不多,估值却少了一半,这说明什么?


    说明美团现在干的业务不值钱。


    有趣的是,美团 300 亿美元的估值中,美团外卖贡献了 200 亿,而体量差不多的饿了么,阿里给出的收购价仅为 95 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团 300 亿美元的估值可能都水分很大。


    而创始人王兴给美团定下的估值目标是多少呢?1000 亿美元。


    知名财经作家 keso 在《美团为什么要做打车》一文中分析道:


    恐怕问题的核心在于,做打车服务可以帮助美团提升公司的整体估值,这对美团未来一两年内上市很有帮助,这一点王兴大约不会没想过,只是不能说。


    进入打车市场,美团终于能够做一块比较值钱的业务。据 keso 提供的数据,如果美团能如期抢下 20% 甚至更多的打车市场,至少能帮美团多支撑 100 亿美元的估值。


    大佬考虑问题,果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的。


    最后


    总结一下,美团为什么要、以及为什么能进军打车市场和滴滴厮杀?


    首先,这个市场现在确实有头部,但是未必有垄断,打车业务天然缺乏坚固的护城河。


    其次,从美团自身业务链条的角度来看,打车和美团现有的餐饮、酒店等业务完美互补,能够实现交叉营销。


    最后,打车业务比美团现有的其他业务都更值钱,有助于拉升美团的估值。按照大佬们“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这点恐怕才是最核心的原因。


    据悉,滴滴已斥 100 亿人民币巨资入局外卖领域。无论对于滴滴,还是美团,一场关乎用户生活服务的持久战,才刚刚打响。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