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琳达
  • 积分:14068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7/23 17:39:00
  • 楼主(阅:63616322/回:0)格林斯潘:中国人为啥这么爱存钱?【上】


    我这边其实也有一些问题。看看怎么能够跳过这些问题直接就演讲。各位也知道,我已经花了很多年来做分析,来做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分析。但是开始之前,首先,我来评价一下美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关系。


      特别是和中国的关系,首先我准备了一张图表,在第一张图表当中大家可以看到,我是从1980年一直到今天做了一个数据的预测总和,里面讲到人均GDP的变化情况。图表上表示蓝色是美国部分,红色部分是中国,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是仍然还是存在比较大的一个差距的。中国需要逐渐地去缩小这样的一个差距。


      但是我想讲一讲,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在钢铁行业。美国对于钢铁和铝行业的反应,是一个潜在的政治问题。钢铁和铝在美国总统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给美国总统投票的选民主要在美国的钢铁工业区,也就是在美国的中部、偏东部的地区,这需要得到严密的关注。对美国来说,钢铁产量占全球比重从1976年占到23%下降到了2015年的5%,中国钢铁产量所占比例从3%增长到50%;铝产量美国从40%下降到3%,中国所占比例则从1.5%增长到40%。这样的变化是有非常显著的政治影响的。


      但是在我们更多去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的经济展望。之后,我会讲一讲全球其它经济体的经济展望。


      首先,我要给大家呈现的第一个证据,也就是我们的现状。就像我所说到的,这张图展现出了中国以及美国人均GDP的一个增长,我觉得其实它也能够很好的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的生活水平提升得非常快,而且它占全球增长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而美国则在下降。这也对美国的政治体系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中国能够以这么显著非凡的速度增长,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产出、也就是中国的资本投资是非常显著的,因为这是所有经济增长的一个根本动力所在。那我们可以在第二个图表当中看到其中的端倪。美国的储蓄大约占到GDP的20%,另一方面,中国的比例则是显著高很多的,特别是在近几年。这也告诉我们,当你得到的资本越来越多,资本投资越来越多,经济增长也会显著增加。实际上我们能够精准地去识别经济增长和基本投资之间的一个关系。这也就引到了我现在给大家呈现的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基本的储蓄以及投资的显著增长对于美国是一个很大的谜题,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储蓄?针对这个话题,在座的各位比我要清楚得多。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呈现的数据,将会为我们解释美国GDP的增长来自于哪里?对于美国经济来讲,路在何方。尽管美国经济有所下滑,但是在二战之后,美国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即使如此,在很多其它方面,美国的经济还是全球最强大的。因此,美国经济的走向将会影响全球经济。之前,我正好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关系图表,大概5—6年前,就像所有经济运行工具一样,我们可能期待这个工具在出来几年之后会失效,但是在它发明出来后的每一年的效果都是得到证实的,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够捕捉到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能够看到其中的一条线展示的是总的社会福利支出,它在GDP当中的占比(也就是红色的这条线、最下面的这条线)也就是总的全国的储蓄。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它的走向和红线是相反的。从中我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美国)国内的储蓄和福利占GDP的占比之间的差距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其中一个是在影响另外一个,在挤压另外一个的空间。


      随着美国福利越来越多,总储蓄也就受到了影响。它正在挤压储蓄占GDP的空间。因为律法决定了这个福利的支出,所以福利并没有受到挤压。我们看到,这上面的这条线是对所有的组合,它的区间是非常窄的,如果是完全平坦的,这也就告诉我们现在是福利正在挤压储蓄的空间。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现象,因此可以看到有一些波动,如果我们更密切去观察一下,可以看到其中一个在抵销另外一个。


      为什么这些图表非常的重要呢?据我所看到的未来,在现有的立法之下,这个福利占GDP的支出还会不断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总的国民储蓄将会不断下降,它们在GDP当中的占比将会下降,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能够为投资提供融资,这方面中国就有非常大的优势了。因为美国储蓄的下降,所以美国的优势没有那么大。


      这也就引到下一张图表,在这张图表当中能够看到在美国的储蓄以及投资的情况,和在GDP的占比。在1980年之前,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其中一条曲线影响了另外一条曲线,但自从1980年之后,储蓄并不是唯一一个正在推动国内投资的一个因素,或者我应该这么说,它并不再是历史上我们能够看到的唯一影响因素。从1983年或1986年之后,对于资本投资来说,它找到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动力,也就是说我们开始更多的借贷,去为资本投资融资,从而推动GDP的增长。


      在第5张图里能看到它积累的影响。我们看到资本账户的亏损到1990年之前都是比较适中的,但是在这之后,我们看到实际上在全球是一个借贷的状况。它的金额已经达到了8万亿美元。最近我们在季度数据当中可以看到美国美元的这些债权国,不再想像过去一样为美国融资了。


      为什么这些非常重要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资本是我们生产力增长的一个基础,第6张图就展现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大家可以看到图上的这条红线,这么说吧,蓝色的这条线是指私营的非外国投资的商业,与此比较相近的这条线,就是每小时的产出指数。可能字比较小,看得不是很清楚。可以看到它就是刚才提到的非私营、非外资的业务在乘以我们生产力的增量。最下面的这个,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一种关系可以用来预测生产力的增长。


      大家可以看到生产力的增长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减速,包括在很多的西方国家,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大家可以看到从统计的角度,我们看到每一名雇员,在过去五年的产出和趋势,之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这半边列出来的国家都展现出过去五年当中这种个人生产力的增速不超过1%,换句话说这是生产力增长显著的停滞不前,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包括在美国出现了这样一个非常显著的民粹主义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其实问题的根本就是在这里,是生产力。大家可以在最下面看到中国是除了爱尔兰之外,这种生产力增速可以达到6.5%左右的国家,6.5%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很高的增速,可以看到其它很多国家只有1%。我也跟大家说,即便爱尔兰从技术上的角度,它的增速比中国要快,但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统计上的因素。爱尔兰重新调整了它的统计体系,这样就显示出在统计上它的数字做得比之前要好得多,但实际上增速并没有那么好。


      好的,我们来看到第8张图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从很多因素其实都已经验证了之前提到的数据,这边有其它的一些数据,就是我们从刚才提到的数据当中可以推测出来的信息,它看起来非常的复杂,我是整体上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图表告诉了我们什么。这里展示的是固定资产投资、非金融领域的投资以及它们现金流的占比,这些关键可变量和刚才提到的生产力是有明显关系的。


      我们刚才也跟大家说到了通过这些变量来定义这些趋势,并且试图来解读它们。我们希望能够理解资本投资或者说是现金流的比例,一家公司愿意投资在长期固定资产上的现金流的比例,或者是资本的比例,这个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我们美联储的赤字和刚才这两个数据比较一下,按照两个季度的一个时间点来看公司运营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在1970年代之前都是现实的。


      我们也看到,宏观经济确实偶尔会出现脱节,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实际上就预测着以半年的周期,我们可以知道私营的资本投资和现金流的状况。这样的一个指数,实际上就能显现出当企业的管理进行合适的长期投资以及以6个月的情况来进行投资的时候,它实际上是有一种滞后的指示作用的。它通过这种统计数据可以来帮助衡量这些“十一五”“十二五”的数据,换句话说它的这种关系其实是很少的。我们会使用这样的一些方式,来了解为什么在整体经济发展当中,资本投资非常重要。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同样也会使用其它的金融投资数据。


      这边使用的一个就是30年的国库券的利差减去息差,换句话说我们在未来看到的就是企业投资方面一定的确认性,这样的一个可变量意味着在赤字占GDP的比例。


      我们之所以说它在运营上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使用金融方面的可变量来解释实际的经济发展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第9张图表,图表上有一些橙色的竖线,指的是出现经济衰退的时期。刚才我们使用的统计数据,它的峰值一般都是在经济出现衰退之前,它有这样一种持续的指示作用。在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了它又有所抬头。所以这也是在经济上很重要的指示作用。


      下一张图表,我是非常喜欢的,我们在股市上使用的一种技巧。有的时候,它是很有用,有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有用。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收益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我们之前跟摩根大通的一个投资者,很多年前聊过这个问题,大家在这里面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指示作用。


      下面的蓝色的部分,是真实的、长期的利率,红色的部分是通胀比率,黄色的这个部分就是投资者想要投资他们预期的收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如果有明确的下滑,这个应该是2000年左右出现的一个明显的经济上的衰退。从那个时候,大家可以看到,出于未知的原因,我们发现经济增长有所停滞。这一张图表就显示了真实长期的利率,在美国历史上和其它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可以追溯到1978年。


      如果长期的利率出现了波动,那我们可以看到它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包括股市的波折。但是我认为它并不是会立即显现的,它是一个更加长期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提高真实的利率,否则跟利率相关的问题都会跟发展相关,经济学家称这样一种现象,叫做时间上的偏好,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类在考虑到未来发展的时候,利率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指标。过去20年或者是当前的利率,它可能是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埃及,这样一个时间上的偏好,对于打造人类本身的特质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这就是为什么最下面这个蓝色的部分,随着长期利率的上升,它也会有所增加,那最下面的这个价格收益的反向指数将会有所下降。我们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的证据,说现在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我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它就是股市恢复正常状况的必要要求。


      现在我想要讲下一张图表,现在还有多少时间呢?我们是还有21分钟,我还有很多要讲的内容呢。


      在第11张图表上,我们能够看到标准普尔对于美股升率的预测,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股价决定的一个指标。在2018年的时候,或者在2017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我们能够看到在美股的盈利当中有显著的上升。标准普尔是对每个公司有预测,它告诉我们,当我们看到这样的非凡的股票上升的时候,市场就会上扬。我们现在基本上看到的变化不是很多,虽然现在面临这么多不确定性,但是市场依然是在上扬。所以在我看来,长期来看,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个时期,在这样的时期当中,长期利率能够回到历史的一个正常水平。实际上我并不知道这个过程怎么进行,股价会不会下降,但是现在还没有证据显示未来会怎么样前进。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现在的数据,在这里,我准备了一些数据,那我们再往上翻,回到第11张图表,这些是可以重现的。实际上在每一个西方国家都出现了,在经济市场,英国脱欧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理性的乐观情绪,但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心理是非常难以琢磨,非常难以处理的,我觉得这可能回到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这可能是最接近的一个总结。现在民粹主义正在席卷美国大陆,同时也在席卷西欧国家,而且还在不断扩散。


      民粹主义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了,它是一种哲学的思潮,民粹主义并不是固定的,或者在哲学方面并不是非常稳定的一种思潮。民粹主义实际上是对于帮助的需求,对帮助的呼喊。在美国、西欧以及其它国家,实际这反映了当地的人民他们感觉到未来是变得更加灰暗了。任何一个能够站出来,就能得到更多的选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主要在南美和北美,现在在欧洲看到也面临这样的挑战,而且毫无疑问,美国也受到了这样的挑战。这个实际上并不是理性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的。而且我们也很难去捕捉到问题的核心。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这是非常非凡的一个现象,而且我们也很难找到历史的时期。我们在墨西哥看到最新选举结果,获选人在过去几年选举的努力一直是失败的,而这次他成功了,而且获得很多的选票,所以我们看到现在这个时代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