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68318245/回:0)“泰姬陵,永恒面颊上的一滴泪珠”泰姬陵是印度最著名的超级景点,2007年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是游客到印度的必至景点。当地人也说,“来印度不到泰姬陵,就等于没来过印度”。2012年国庆期间为期6天的印度金三角游结束后,我心悦诚服地认同了以上说法。 从古宫遥观泰姬陵 10月1日,所在旅游团从印度首都新德里向南部200公里外的著名古都阿格拉出发。到进入十六世纪建成的莫卧儿帝国皇宫什希马哈勒宫所在地阿格拉时,已是中午时分。该宫外部由护城河及长2.5公里、高21米的城墙包围,采用红砂岩建造。城墙内有宫殿、浴场、谒见厅、清真寺、妃嫔居所等建筑物500多幢,风格各异,精彩叠出,令我这个初抵印度的游者目不暇接。 当我来到什希马哈勒宫东侧的八角塔时,远处的一处建筑群将我的视线紧紧抓住。在亚穆纳河畔的绿树丛中,傲然挺立着红白相间、鳞次栉比、精巧特异、风光无限的建筑群。素爱壮美建筑的我不觉产生了极强的近睹欲。当本地导游说那就是举世闻名的泰姬陵时,我真恨不得马上长巨翅飞过去。 气派非凡的世界建筑奇迹 约下午3时,终于来到我梦寐以求的泰姬陵。它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君主沙贾汗殚精竭虑为毕生挚爱的妻子泰姬·玛哈尔所建造的陵墓。该陵长580米、宽300米,合17.4万平方米,四周由红砂墙环绕,共有东、西门两处入口。进去后,气派非凡的红砂岩正门大楼矗立眼前,入口上方居中的前后两排22个白色小圆顶代表了建成此陵所花费的年数。进门后,是一个宽阔的四方公园。居中的十字型水渠将此面积9万平方米的公园一分为四。渠边人行道用红砂岩砖铺设,居中的交叉处还有个喷水池。两行排列整齐、修剪精致的绿树垂直朝向陵墓主体,如恭敬欢迎来客的侍者。 公园尽头有一高5.4米的白色基座,其上就是陵墓主体。高67米的陵墓由纯大理石砌就,是幢不规则的八角形建筑,外墙满布由宝石、水晶、翡翠、孔雀石等拼缀镶嵌而成的极美花纹和图案,门扉正面还刻有夺目的古兰经文。中央上部为巨大的半球形圆顶和四周各一的小圆顶。陵内一道精雕细琢的大理石屏风后就是供游客景仰的空石棺,沙贾汗和皇后的遗体在地下的一处土窖内。基座四角另有4座高42米的圆形大理石祈祷塔。陵墓和4个塔顶部穹盖上皆有既柔美又挺拔的尖顶。在陵墓主体和4个塔两侧还有红砂岩建造的清真寺和迎宾馆,也极雄伟肃穆。为让此世界建筑奇迹永驻脑际,我和妻子在互拍留影后就不停选点拍照,丁点时间也不浪费。 泰姬陵背后的爱情故事 沙贾汗还是年轻皇子时候,就喜欢上当时皇后的一位漂亮侄女,经父皇恩准,彼此恩爱的二人于1612年结合。夫人从此跟差随军,形影不离,还为夫君出谋划策,真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到1630年,已生下14个爱情结晶的妻子因难产病危,在嘱托当时已是皇帝的丈夫要为她建造一座美丽的陵墓后即撒手归西,年仅39岁。贵为一国之君的沙贾汗一夜白头,连穿两年丧服。 经深思熟虑,沙贾汗由1931年起动工兴建此陵,动用中亚各国和当地工匠两万余名,在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多地选购优质建材,单宝石就有28种,运输大象有1000多头,耗时22年,投资巨大,终于建成这座巧妙融合印度、波斯、中亚等多地伊斯兰教建筑风格、造型独特完美的世界顶级建筑。但当心力交瘁的沙贾汗病倒在床时,“皇帝驾崩”的谣言四起。他的第三子奥朗节布起兵杀害两位兄长,宣告即位,并将其父囚禁在什希马哈勒宫内。以泪洗面、度日如年的沙贾汗日夜遥望自己历尽艰辛建成的爱妻陵墓。好不容易挨了8个春秋,这位忠于爱情、始终不渝实现爱妻叮嘱的昔日君皇终于带着终生遗憾惨然归西。 后来,印度世界著名诗人泰戈尔为这座完美无瑕的伊斯兰代表建筑写下了“泰姬陵,永恒面颊上的一滴泪珠”的名句,真可谓言简意赅,入木三分。
![]()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