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5101277/回:0)不丹真的会变天?亲印度执政党首轮被淘汰在上个周末举行的不丹大选第一轮投票之后,亲印度的执政党 —— “人民民主党”(PDT)意外被淘汰,不丹首相策林.托杰(Tshering Tobgay)已于9月16日通过社交媒体承认败选。印度媒体纷纷表示担忧,认为“又一个邻国将倒向中国”。 而在不丹国内的社交媒体上,人们讨论得更多的是,印度会不会像上次不丹大选前那样,干预不丹最终的选举结果? 2012年,时任不丹首相、“繁荣进步党”领导人吉格梅.廷里(JigmeThinley)在巴西与中国总理温家宝秘密会面,引起印度的强烈不满。2013年大选前夕,印度突然中断了对不丹的煤油和燃气供应,导致不丹国内燃料价格飙升,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当时的反对党人民民主党抓住时机,向不丹民众宣传称:一旦失去印度这个盟友,其结果将是国家经济的崩溃。 尽管人民民主党在随后的选举中胜出,但印度的所作所为被很多不丹人视为“直接干涉邻国内政”的举动。 不丹(右)与尼泊尔是两个具有特殊地缘政治的国家,它们都只同中国和印度交界。 国内政策大同小异 不丹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民主国家之一。2001年,老国王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下令起草宪法,结束世袭君主制,建立议会民主制。2008年3月,在英国留学归来的新国王凯萨尔.旺楚克(Khesar Namgyel Wangchuck)登基之前,不丹举行了第一届国民议会(下院)选举,并产生了首个议会民主制下的政府。今年的大选是不丹第三次全国性选举。 根据不丹的宪法规定,任何注册的政党都可以参加首轮选举,但只有在首轮中得票最多的两个政党获得角逐第二轮选举的资格。今年,共有四个主要政党参加了9月15日的首轮选举,据《印度时报》(Timesof India)报道,得票前两位的是“繁荣进步党”(DPT)和“协同党”(DNT),这两个政党将于10月18日进行第二轮的终选,而执政党“人民民主党”则失去了进入下一轮的机会。 从首轮选举前的竞选活动中可以看出,所有四个政党的竞选纲领在国内政策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印度媒体《滚动》(Scroll.in)评论道:“这些党派都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与以往两届选举类似,他们只给出短期的承诺,包括改善道路交通、学校、饮水、电力等服务。他们都表示要打击腐败,但没人对如何反腐的具体措施给出解释。他们也没有解释怎样解决国家面临的更重要问题,比如外债和贸易逆差、年轻人失业、犯罪、气候变化、农村贫困现象等。没有人就这些紧迫问题给出一个全面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邻国关系举足轻重 正是由于各政党的国内政策没有明显差异,他们的对外关系方针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现任首相、人民民主党主席策林.托杰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了公共政策硕士学位,被印度官方视为“可以信赖的政治家”。 人民民主党在此次选举中首轮落败,并不意味着亲印势力的全面败退,获得下一轮竞选资格的协同党在外交政策方面也是比较亲印度的。 协同党的领导人洛铁.策林(Lotey Tshering)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他将“改善不丹民众的医疗条件、缩小贫富差距”做为竞选的主要纲领。协同党与人民民主党有着较为亲密的关系,实际上,在2013年首轮选举失败后,时任协同党的主席和副主席都加入了人民民主党,并帮助后者击败繁荣进步党而取得最终胜利。 此次人民民主党首轮出局,协同党是否会吸纳部分人民民主党中有影响力的人士,以期在今年10月的第二轮选举中有所作为,尚有待观察。 繁荣进步党在2008年的第一次选举中获胜,并在执政期间开启了寻求与中国加强关系的外交政策。该党现任主席是前农业和森林部长佩玛.嘉措(PemaGyamtsho),其竞选纲领是“在2015年实现全民族的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从这个口号中就可以看出,他代表着不丹国内希望摆脱依赖别国的那些人士。 印度会否再次干涉 今年是印度与不丹缔结友好关系的50周年,两国都为此举行了庆祝活动。长期以来,不丹一直在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严重依赖印度的援助,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不丹79%的进口商品来自印度,95%的出口商品销往印度。印度不愿不丹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尤其是与中国。 今年7月,中国副外长孔铉佑对不丹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引发印度媒体的热议。《南华早报》援引了《不丹人报》(The Bhutanese)主编丹增蓝桑(Tenzing Lamsang)的话说:“我想建议印度的媒体、评论员、智库人士、甚至政策制定者们,不要采取这种过度的偏执和猜测。这就是不丹人感到恼火、甚至感到窒息的原因。你们称我们是最亲密的朋友,所以,至少应该相信我们,给我们一些空间。” 与2013年不同的是,大多数印度媒体和分析人士都认为,今年这次大选,无论哪个政党上台,印度都不应加以干涉。印度媒体《滚动》认为:“不丹新的梦想基于他们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的信念,认为他们自己的国家已经成熟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已经做好了自决自主的准备。很多不丹人认为,国家应该在保持与印度牢固关系的同时,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实际上,不丹各个政党在选举期间都十分谨慎,很少明确提及对“印度”或“中国”的政策。这表明,不丹并不想站在任何一个大国的立场,或成为任何其他国家的附庸。 不丹著名的虎穴寺,它也是不丹的标志。 谈不丹与印度切割为时过早 作为一位多次前往不丹,中国主流媒体不丹方面合作者,并且是少数深入过不丹东部的中国人,叶凉简单谈谈对不丹与印度关系的个人看法。 首先,我们不能将不丹和印度的关系简单定为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诚然,印度作为南亚头号大国,一直将印度次大陆视为禁脔,采取各种手段巩固自己的统治。然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印度同样给予了南亚各国大量的援助,甚至可以说整体推进了南亚的文明进程。 以不丹为例,不丹的现代化进程几乎主要由印度推动完成,所有的五年计划印度都是主要出资方,前几个五年计划更是基本由印度出资及援助完成。 可以说,印度帮助不丹从一个原始封闭的封建国家跃进到现代社会。这些事例也是印度成为南亚霸主的现实与民意基础。 其次,印度和不丹特殊关系的法理基础。 1947年英国殖民势力撤离南亚后,印度继承英国衣钵,与不丹建立特殊关系。1949年8月8日,印不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 根据该条约, 印度保证不干涉不丹内政,同意归还32平方英里的不丹领土迪万吉里, 并把给予不丹的年津贴从10万卢比提高到50万卢比。不丹则在对外关系上接受印度政府的指导。 条约第6条规定:只有在印度的协助和同意下,不丹才能从印度或通过印度进口武器弹药。 条约第10条还规定:除非经双方同意终止或修改,本条约将永远有效。 从印不条约内容看, 它对不丹的主权有很大的限制, 而且没有印度同意, 不丹不能单方面终止或要求修改这个条约。 印不关系的基本结构实质上是英帝国政策在该地区的继续。印度认为, 不丹是与印度有特别条约关系的独立主权国家。印不条约的签订表明, 印度不仅继承英国衣钵, 而且把不丹视作依附于它的缓冲国。 如果不丹企图突破该条约的基本框架, 必将带来严重后果。 第三,王权和神权的双重统治。 不丹是全球目前唯一一个以藏传佛教立国的君主制国家,王权与神权笼罩在每位国民头顶。 表面上,王室推动不丹建立了议会和民选政府。可是,不得不说,现在的政府还深受王室与僧团的双重影响,历任不丹首相也同王室有千丝万缕关系。在历史上,政府与议会的权力往往伴随着国王的心意或增或减。 同时,作为以藏传佛教竹巴噶举立国的国家,不丹宗教氛围浓厚。作为僧团领袖的杰堪布,虽在国王之下,但事实上成为不丹“双头统治”中的一员——不丹王宫中都会出现僧团驻扎地,杰堪布的宝座和居所。 当然,不丹国王也在宗教意义上具备神性。例如第四任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如今的太上王,就被视为不丹创建者夏宗法王的转世,亦是佛菩萨的地上化身。 对于印度来说,不丹的双头统治更容易达到平衡。因此,在王室继承人出生之后,不丹王室才会第一时间将小王子带到印度拜会莫迪总理,以确立王储的合法性。 自人类有史以来,王权与神权之间就纠缠不清。 最后,印度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巨大优势。 除了政治上以条约奠定的国家关系基础,印度还牢牢把控着不丹的对外关系并以此深化自己影响。所以,不丹是全球唯一个没有和任何五大常任理事国建交的国家。 不丹于1971年加入联合国。虽然理论上同53个国家有外交关系,不丹对外的大使馆仅有孟加拉、印度、科威特、泰国和比利时五国,及联合国和欧盟代表团。 不丹的首都廷布则共有3个大使馆(印度、孟加拉、科威特),是世界上大使馆数量最少的首都之一。 在经济,印度援建或与不丹联合开发的水电站,将电力出售给印度换取的外汇是不丹最主要的国家收入来源。不丹货币努姆扎也同印度卢比挂钩,汇率1:1。 更重要的是,因为大量汽车的进口及使用,不丹现在从印度进口燃油等费用几乎和出口印度的电力收费持平。很多方面,不丹还将长期依赖印度援助。 从军事而言,不丹不但“只有在印度的协助和同意下, 不丹才能从印度或通过印度进口武器弹药。”在国境以内,还存在大量印度驻军和军事基地,不丹王国军队也是在印度协助下训练。特别是中国与不丹的边境上,可以见到大量印度军队,反而不丹军队占少数。 从文化来说,不丹虽然以藏传佛教为国教,但还有约四分之一人口是印度教徒。这类族群被称为洛昌人,信仰、语言和生活习惯类似尼泊尔,生活在不丹南部平原地区。他们受印度、尼泊尔影响很深,是不丹分裂运动的诱因之一。 不丹不得不依靠印度,来加强对南部地区的管理。 事实上,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不丹很难说是一个具备完全独立性的主权国家。 在不丹境内训练的印度军人。 未来可期 去年,在长达73天的中印洞朗对峙期间,不丹政府表现得十分低调,他们一方面谨慎附和印度的立场,另一方面又不愿过多指责中国。这种中立姿态,本身就是无言的抗议。 不丹对洞朗地区归属的态度并不强硬,国内不少精英人士都希望通过解决边界问题,早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从而摆脱不丹在外交上和经济上完全受控于印度的局面。 正如印度《德干先驱报》(Deccan Herald)提醒道:“无论不丹哪个政党上台,印度都应与之建立牢固的关系,印度需要明确表态,尊重不丹人民的选择。” 必须强调一点,不丹摆脱受控的目的不是为了抛弃印度,只是想给自己多一个的选择。全力维持不丹本国的独立性,是不丹上下的共识。 印度一直自诩为南亚大哥,这位大哥虽然对兄弟们都不吝伸出援手,但庞大的体量亦让所有人不得不在其阴影下喘息。但是,尊重人民,尊重人民的选择,是不丹、南亚乃至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不丹年轻人,因为互联网的伟力早已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他们的想法和祖辈们大相径庭。平静的佛国下面暗流涌动。 企图以一国或一人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时代,终究会随着滚滚历史洪流不见影踪。文:叶凉 ![]()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