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63089501/回:0)中印技术之战,孰胜孰败?印度在中国的科技收购浪潮中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但令人意外的是,印度对其影响缺乏激烈辩论。 多年来,印度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关系一直是片面的“买买买”,大量进口中国的机械设备,为保持平衡,印度向中国出口低级矿石。 中印双边贸易额约为850亿美元,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现在已超过500亿美元。 目前,印度对中国贸易战略的重点是缩小差距,主要是通过增加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的农产品出口,但同时,中国的贸易优先权也在逐步发生转移。 自2015年以来,约有70亿美元的中国资金涌入印度科技行业,对印度公司的一系列收购,使得中国公司成为印度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的主要股东。 在过去两年中,中国科技公司也为印度市场推出了量身定制的产品。 截至去年,在印度使用的100个最受欢迎的Android应用程序中,有44个是中文,其中有五个是排名前十的软件,例如现在流行的视频共享平台Tiktok和UC浏览器,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其现象为“中国接管印度应用系统”。 在这波科技收购和竞争浪潮中,印度绝不是独一无二的。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印度并没有就其影响进行任何激烈辩论,特别是对中国融资的影响。 中国对印度公司的投资 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中,已有两家——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印度的初创企业投资了近30亿美元。(而作为三巨头之一的百度,已经放慢了速度。) 钱去哪儿了? 目前,全球资本传播极具多样化方式。根据毕马威(KPMG)的一项研究,从2015年到2017年底,最大的投资行业是电子商务(30亿美元),交通运输(17亿美元),金融科技(7.5亿美元)和旅游(4.5亿美元)。 2015年,阿里巴巴在Paytm的母公司投资了近7亿美元,并获得了40%的股份;另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Snapdeal和Zomato,而腾讯则投资了Ola,Flipkart和Practo。 像Tiktok(以及广受欢迎的中国原版抖音)、Bytedance等许多中国公司将印度视为下一个具有较大潜力的市场。 与西方的收购和投资不同,目标战略具有差异——它不是关于获取新技术(一般而言,印度在此方面落后于中国),而是分享中国电子商务经验的成功并帮助印度公司以类似的方式扩大规模。 中国也担心国内市场放缓。 就在本周,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声称,中国科技行业的寒冬“即将到来”,考虑到中国公司在西方面临越来越大的敌意,印度有可能是一个对中国有利的市场。 印度的贸易和投资 印度在与中国进行贸易合作时,难以在合作领域和战略制定方面享有主动权,由此,针对与中国的合作,印度主要有两个重点领域——开放中国市场,特别是IT和制药业的市场,并引入中国在印度的绿地基础设施项目和制造业方面的投资。 在这两个领域已经——并且正在——消耗大量能源。 由于各种原因,两国都未能享有预期成果,原因之一是与中国的目标或利益不相吻合。 中国在印度更想谋求的是,在诸如制药、IT等行业获得自主发展,包括通过收购等。例如,复星以20亿美元收购印度公司Glandpharma。 又如NIIT,它是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印度IT公司的典型代表。 它不销售印度IT服务或产品,而是每年培训成千上万的中国年轻人学习IT技能,以便他们可以支持中国的IT公司,而不是完全依赖印度的公司。 相比之下,在技术投资方面很少涉及官方层面的合作,这可能是由于印度的重点是绿地投资所致。 在过去两年中,印度政府已经开始尝试融入全球发展局势,并将印度的初创企业带到中国来筹集资金。 但由于其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因此对这个领域的监管也较为缺乏。 利益和忧患 中国对印度的投资是否具有纯粹的好处? 可以肯定的是,它有好处,由于资本注入,数百家印度初创企业扩大了规模。 但从长远而言,中国公司逐渐在某些行业的初创企业中获得控股权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如果这一趋势一直持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规范呢? 印度相关管理者表示,“我们需要一个透明的、可预测和公平的监管框架,这与其他国家所拥有的一样,并且不能完全基于国籍来区分外国投资者”。 他上个月在由中国研究所组织的第二届中国印度论坛上发言,集中讨论了处理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他认为监管框架符合两国的利益,“这不仅有利于印度的利益,也会使中国公司和投资者也会感到满意”,并指出除监管外,不可预测性和特殊主义也是投资面临的巨大障碍。 实际上,这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中国特有的问题,安全问题适用于所有公司,而不仅仅是海外公司。 在此背景下,印度应该确保其透明监管,但在急于融资的过程中,监管问题几乎被忽视了。 敏感与脆弱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中,进行监管以及确定哪些行业敏感并不容易。 如果我们认为银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敏感资产,那么在线钱包越来越多地提供银行所提供的所有服务只是时间问题,二者属于类似的类别吗? 如果是这样,我们是否可以与一家与该邦关系密切的中国公司阿里巴巴合作,以此确保其成为印度最大在线钱包的最大股东? 怎样保证用户可以找到去往杭州的路? 或者考虑到中印关系问题,让中国国家成为Paytm的最大股东能不能被印度人民所接受? 在数据安全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什么保障措施。 据报道,以阿里巴巴旗下的UC浏览器为例,该浏览器在印度拥有50%的市场份额,并被超过3亿人使用,在该公司最近发布的报告中,印度用户的数据并未完全存储在印度服务器中。 事实上,中国公司——以及西方公司——并不羞于将数据描述为“新石油”。 对他们来说,印度市场在产品方面仅次于中国。而在数据安全方面,印度疏于建立完善的法规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这一组合,对我们来说并非那么有利。
如果我们认为银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敏感资产,那么在线钱包越来越多地提供银行所提供的所有服务只是时间问题,二者属于类似的类别吗? 如果是这样,我们是否可以与一家与该邦关系密切的中国公司阿里巴巴合作,以此确保其成为印度最大在线钱包的最大股东? 怎样保证用户可以找到去往杭州的路? 或者考虑到中印关系问题,让中国国家成为Paytm的最大股东能不能被印度人民所接受? 在数据安全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什么保障措施。 据报道,以阿里巴巴旗下的UC浏览器为例,该浏览器在印度拥有50%的市场份额,并被超过3亿人使用,在该公司最近发布的报告中,印度用户的数据并未完全存储在印度服务器中。 事实上,中国公司——以及西方公司——并不羞于将数据描述为“新石油”。 对他们来说,印度市场在产品方面仅次于中国。而在数据安全方面,印度疏于建立完善的法规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这一组合,对我们来说并非那么有利。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