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山
  • 积分:30596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5/21 22:10:09
  • 楼主(阅:80301546/回:0)印度大选全部结束了,你能接受意外结果吗?


    印度第17届人民院选举的第七个阶段投票于5月19日结束了,选民已经用选票选择了国家和自己未来的命运。



    这场选举持续43天,分为七阶段进行,全国共设立了超过100万个投票站,合格选民人数接近9亿,超过6亿选民参与了投票,参与选举的合格选民相当于欧盟加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及韩国的总人口。这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民主选举。根据彭博有限合伙企业(Bloomberg)的数据,这场“民主盛宴”的账单为70亿美元,也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盛宴。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摆了一个多月的流水筵席终于吃完了。然而曲终人未散,鉴于此次选举的超大规模和巨大分歧,选举结果对于给人们来说还是巨大的悬念。参加了选举的印度民众和关注选举的人们都还想看看谁将成为这场筵席里风光的主人(即成为印度的执政党)?谁将成为主宾(即成为印度最大的反对党)?



    主要候选人


    你能接受意外的选举结果?


    参加这场筵席最多的食客分别来自亚洲最古老的政党印度国大党和执政风头正劲的印度人民党。2014年印度人民党成功重挫了在印度独立后70年里执政长达54年的印度国大党:印度人民党将获得的31%的票数份额转换为52%的人民院席位,赢得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543个议席位中的282个议席,是印度人民党历史上最好的表现;其竞争对手印度国大党凭借其19%的选票仅获得了微不足道的8%席位,仅44席,是国大党历史上最差的选举表现。 两者的表现判若霄壤。那么5年后的2019年,印度人民党能够复制5年前的辉煌吗?


    2019年选举


    印度第17届人民院选举中有2345个政党在中央选举委员会登记注册,其中超过500个政党共推举了8000多名候选人参选,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大选举。印度选举网站4月26日统计数据显示主要政党推举了1498名候选人。这也是候选人人数最多的选举。


    印本届大选总体投票率为67.1%,高于2014年的66.4%。18个邦区投票率高于2014年,16个邦区比2014年低。13个邦区女性投票选民数量高于男性。


    许多专业的选举预测机构密切地跟踪着每个阶段的选举进程,做了大量的投票站出口民调。由于印度地区的巨大差异性和选民构成的复杂性,进行民意调查都是一件风险极高、预测结果难以准确的事情。在过去15年里进行的三次大选中,即2004年大选、2009年大选和2014年大选,专业民意调查机构的结论与实际误差都比较大。


    根据最新民意调查的结果,分歧仍然很大,以下是印度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供大家参考:



    Indiatoday Axis的民意调查结果



    Times Now的调查结果


    虽然关于本次大选的民意调查结果仍有较大差距,但是大家仍然存在一些共识。大多数机构认为今年不会像2014年那样是印度人民党一边倒的情况,一党获得议会过半席位的局面不大可能再次出现。印度人民党一党获得的席位有可能在160-220席之间,仍然具有强劲的组阁实力,它仍然是印度政坛第一大党,有望继续组阁执政。


    很多人都希望其竞争对手国大党作为唯一的另一个真正的全国性政党能在上次选举获得的尴尬的44个议席基础上有大幅提高,争取能够超过100席以上。但即便结果果真如此,印度国大党的得票数离人民党得票数仍然还会有不小的差距,要实现组阁仍存在不小的难度。大多数民众希望包括社会党、大众社会党、DMK、草根国大党、泰卢古之乡党、人民党联合派等众多强大的地方性政党联合起来能够获得总议席约三分之一的席位。


    如果选举结果果真如此,那这次大选的结局将扑朔迷离,有可能出现悬浮议会的局面。人们不禁要问,曾经风头正劲、一时无两的印度人民党是怎么从五年前民众追捧的神坛上滑落下来的呢?


    人民党执政业绩毁誉参半


    莫迪率领印度人民党执政的五年,既没有像他的批评者说的那么糟,也没有达到拥护者对他的期望。特别是他允诺的经济奇迹不仅没有实现,还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国内宗教的紧张关系。人民党负责竞选的官员多次在演讲中直言不讳:“支持莫迪就是支持印度。不支持莫迪就是反印度。”


    印度媒体《第一邮报》称,自2014年至2018年3月,印度共发生了40余起暴民私刑案件,造成约45人死亡。面对少数民族、穆斯林、低种姓,印度的暴力私刑似乎战胜了法律与秩序。持自由主义观点的政界、知识界、文化界人士同样遭到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煽动民粹主义的人民党的口诛笔伐。


    印度人民党率领的UPA执政联盟在过去五年里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往往不计后果、拼尽全力。但无论是其拥护者还是反对者,都因为其我行我素的执政活动而出现了极端分化,印度为数不少的民众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出现了一个更加复杂、分化的局面。所以美国时代周刊把莫迪称为印度“总撕令”(Divider-in-Chief )。



    “总撕令”莫迪


    分裂的社会现实


    这种分裂不仅体现在莫迪本人,更体现在莫迪所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和该党所大力倡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纲领之上。


    印度人民党成立于1980年4月,人民党刚刚举行了建党39周年的庆祝活动。这个印度政坛上历史并不悠久的小字辈政党,却在短短39年之中发展了1.1亿名印度人民党党员,一跃成为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创造了党员人数的新神话。


    虽然印度人民党刚刚进入不惑之年,是个非常年轻的政党,但人民党的根源却很悠远,它的思想意识形态来源于1925年成立的国民志愿团,组织根源源于1951年的印度人民同盟(BJS)。印度人民同盟是在1951年由慕克吉(Shyama Prasad Mukherjee)创立,当时是印度教准军事团体国民志愿团(RSS)的政治派别。


    印度人民同盟是出于对独立后的印度精英政治和世俗主义的不信任而产生的,它鼓吹要依据印度教文化重建印度,并且呼吁组成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印度人民党继承了印度人民同盟的精神衣钵和组织体系。它强调“四个一”:一个国家(即包括克什米尔等有争议地区的统一印度),一种文化(印度教文化),一个宗教(用印度教来统一国家的意识形态),一种语言(印地语)。


    2018年初的印度人民党踌躇满志,傲视群雄,除去在印度联邦政府中执政之外,还获得了在印度二十二个邦单独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地位,远远超越了百年老党——印度国民大会党创造的最多在十九个邦执政的记录,极大地改变了印度的政治版图。


    印度人民党的高速崛起,打破了印度政坛固有的政治力量格局,改变了印度政坛合纵连横的联合执政趋势。2018年印度政坛出现了从总统到总理均由人民党人士出任、从人民议院到联邦院均由人民党占多数、从联邦政府到地方政府均是人民党主导的局面。印度人民党成为印度政治中的主导性力量,开始一步步塑造二十一世纪印度政党政治的新面貌。


    或许是这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强势局面,让人民党在缺乏周密规划、没有足够准备的情况下,不计后果地推进了废钞行动、全国统一的商品服务税、对邻国缅甸和巴基斯坦跨境军事打击、出兵洞朗与中国对峙等多项富有争议的行动,这些行动对印度来说虽有正面的政治和文化意义,但也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了不小的负面效应,导致印度与邻国关系剑拨弩张,几近兵戎相见,引发了全国民众的分歧和极化。


    印度国大党在建国以后根据印度的现实国情,曾经确立了世俗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治国纲领。莫迪在2014年执政后曾经在不同场合抨击国大党主张的世俗主义和社会主义;贬低尼赫鲁的作为;明确主张建立一个“非国大党(Non-Congress)”的印度;同时没有采取措施化解长达千年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间盘根错节的矛盾、缓和两者间的紧张关系。莫迪在2019年一则推文中明确说道:“以国大党为代表的‘讲英语的印度精英’阻碍了一个自豪的印度教国家的崛起”。


    这表明当下的印度虽然面临着几个世纪以来难得的迅速崛起的大好形势,但在印度政治精英所认为的自由融合文化的表象之下,印度多样的族群和多元的宗教文化仍然在国家认同、种族认同、宗教认同上存在不小的认知差距,包含着印度教民族主义、反穆斯林情绪和根深蒂固的种姓偏见的社会现实并未远去,仍然可能引发争端和暴乱,是印度不容轻视的重大问题。


    印度人民党优劣势明显


    印度人民党在印度政治中相对于其他政党的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印度人民党党员众多,组织体系非常严密,组织程序公正透明。意识形态鲜明,拥有一批忠实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基本盘非常清楚。


    印度人民党还拥有一批深受民众拥护的高层领袖,莫迪就是这其中的代表。莫迪驾驭印度竞选政治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他本人精神顽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长期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据印度媒体报道,莫迪于2019年3月28日从北方邦开始进行大选宣传活动,在57天的竞选期间行驶了10.5万公里,举行了142次集会。他选举之前和选举集会上都对符合本党政策的言论极力赞成,同时尖锐批评对手的政见。人民党在中层和基层都培养了一大批忘我工作、以党为家的干部,极具组织力、号召力和执行力。


    另一个优势来自于人民党雄厚的资金:人民党从2014年以来就“不差钱”。可以通过“选举债券”捐赠的价值来判断一个政党的资金优势。这种匿名政治献金的载体是去年以“透明度”的名义由人民党创建的,因此约95%的债券已经由执政的人民党控制。同时印度人民党通过长期资金募集和废钞行动,建立起相对于其他反对党的资金优势,


    印度人民党拥有作为执政党的特别优势,可以利用政权的力量打击反对党,拉拢盟党,实现纵横捭阖,获得优势。同时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取悦拉拢不同阶层的广大选民。在选举前的一段时间,莫迪的反对者发现自己成为征税或警方调查的对象。在投票开始后,内政部突然决定回应公众的关切,质疑拉胡尔·甘地的公民身份。与此同时,莫迪政府2月份推出的一项补偿小农的计划在大选开始后奇迹般地兑了现——现金及时存入了小农的账户。


    尽管手中握拥如此多的好牌,但印度人民党具有一个根本的缺陷,那就是其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纲领和举措很难成为团结凝聚全国民众,尤其是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的力量。虽然能够勃兴于一时,取得瞩目的成就,但终究难以长远团结不同宗教的民众,谋求国家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所以我们看到,从2018年年初达于鼎盛之后,人民党很快便从顶峰迅速滑落,在2018年年中的卡纳塔克邦选举和2019年初的地方选举中出现了巨大的颓势,失去了几个重要大邦的执政地位。去年4月份开始的卡邦选举中,国大党在中部三个邦的地方选举中连续获胜,人民党遭受执政以来的最大挫折。为数不少的民众对人民党未能兑现其竞选承诺的失望和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尤其农民、小商贩、少数族群和上层知识人士都表现出对莫迪政府的强烈不满,成为印度人民党的反对力量。讨好莫迪的媒体明显收敛了对他的阿谀奉承。


    印度人民党的威望不断下滑,面临着日趋艰难的政治局面。


    风向再次转移


    可是正在此时,意外的事件的出现阻止了人民党原有的下滑趋势,印度政局风云突变:2019年2月14日,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车队在有争议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普尔瓦玛地区遭到自制炸弹袭击,造成40多名印度警察死亡,多人受伤。巴基斯坦恐怖组织声称发动了这次袭击,导致印度国内新一轮民族情绪的大爆发。两周后莫迪下令对巴基斯坦境内所谓的“恐怖分子营地”进行报复性轰炸。


    莫迪充分利用此事件又一次煽动了印度民族主义情绪,并将竞选对手蔑称为没骨气的失败主义者。尽管许多印度人,特别是那些远离巴基斯坦边境的印度人,发现当地的问题更加紧迫,但这场毫不留情的轰炸使莫迪的竞选对手立场发生了动摇,之前形成的竞选联盟也开始分崩离析。所以即使人民党及其最亲密的盟友未能赢得多数席位,人民党几乎肯定会比国大党更有机会与众多地区政党组建执政联盟。


    印度一些政治评论家认为,本次印度大选中并不是人民党有多受欢迎,而是以国大党为首的反对党太弱,它们没有拿出像样的政治纲领,也缺乏有感召力的领袖,唯一的目标就是击败人民党,除此之外它们好像没有其它更远大的政治目标和治国抱负。


    人民党借助意外恐怖袭击将劣势化为优势,转移选民对它的失望,获得了更好的结果。但即使是印度人民党能够上台继续执政,也将面临比2014年上台后更加艰难的执政局面。


    如果你读懂了印度人民党的优势和劣势,了解了莫迪政府过去五年的各种政策行动,明白了印度当下的力量对比和选举形势,就能够对此次选举出现的任何结果都不感到惊讶。让我们静待即将揭晓的结果,看看大选之后印度政治经济的发展吧。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