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山
  • 积分:30596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5/16 21:54:24
  • 楼主(阅:82643381/回:0)干嘉伟:我管理一万多人,就靠11页PPT【下】


    我在美团5年,管理就靠11页PPT




    我在美团五年,和大家讲销售管理,就那几个PPT,总共11页。有效的底层方法就那几种,应该十年如一日盯着,不断保证优化。


     


    管理不是看你管过多少人,而是看有没有掌握基本方法。真正掌握了,管500人和管5万人没有本质差别。如果基本方法不对,哪怕50人也管得鸡飞狗跳。


     


    述职是管理的基本动作,我不是投资人,但根据有限的观察和理解,这个方法论用在投资上也可以成立。


     


    我有时候和一些好的投资人聊完之后很受挫,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但后来想明白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看的比我多。他把中国这个赛道所有团队都看了一遍,当然比我更有机会看到好的。


     


    那天我还在和高瓴的人说,我要是做专业投资人一定会搞“早启动,晚分享”,查你们投资人的拜访量,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组织的杠杆。没有什么天然更聪明,你就是看得多。


     


    一样的道理,review是培养团队、提升下属一个最重要的方法。说白了,它就是上级在帮着下级对标。上级讲一遍做了什么、怎么做、怎么看的,下级听一下,然后手把手辅导他。


     


    培训也是个有效的方法。2014年时,团购是低毛利,但我们还是挤出钱给新员工培训。培训最后一个环节是分享,美团到现在还保留着。2014年我做了99场分享,每场2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每周2场。


     


    管理上有效的方法就那么几个,大家都知道,只不过看谁在坚持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


     


    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review,选拔人才属于“战术执行”的组织能力建设。我们对团队的管理也出过很多问题,包括招聘。


     


    人才招聘容易出问题,关键是因为缺少坐标。


     


    什么叫缺少坐标?就是我不知道现在员工水平如何,能看到一个人的一堆毛病,但他做得不错,也了解业务,很难决定到底是要这个人还是把他换掉,包括这个人履历很牛,猎头重点推荐,来了却发现水土不服,也是因为在人的识别上缺少坐标。


     


    因此,我发明了一个人才三分法,即“野生纯天然”、“见过好体系”和“建过好体系”。这个三分法虽然粗糙,但是简单好用。


     


    第一层是“野生纯天然”,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指的是虽然很多人看起来资深,在某个行业干了很多年,简历也很漂亮,但其实那些事情也许就是会客观发生的,任何一个人在那个位置上干下去简历都会这么好看。


     


    更厉害一点是“见过好体系”,也就是他在业界公认的领域里得到了基本的学习和锻炼,比如我们公认的早年阿里B2B的销售、腾讯的产品、美团的地推。除此之外,还能在领域内足够多的聪明人中有地位。要做到这一点,他一定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系统方法论。


     


    最顶尖的配置,就是“建过好体系”。他不仅见识过好体系,还知道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能用系统方法论,因地制宜建立一个好体系。很多空降高管阵亡就是因为不具备这一点能力,而仅仅照搬之前的体系。


    成功的窄门只有那么几扇




    我认为在个人成长方面,首先还是态度问题。所谓态度就是你要有欲望,或说野心,太佛系谈不上快速进步。如果一定要讲方法论,肯定要有一颗折腾的心,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


     


    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有了期望,才被逼上梁山的。只有少数人追求星辰大海和幸福,而这种人里只有很少数能成大事。王兴肯定不是逼上梁山的,坦白说,我要有他的经济条件也就不那么努力了。


     


    我认为成功的窄门客观上只有那么几扇,应该想办法进去。而太多人花时间思考怎样找到一个其它更轻松的门。之前讲的反复 all in也是这个道理。


     


    靠运气很难持续赢,很可能到最后收割胜利果实的不是你。美团现在说很成功为时尚早。企业成败和时代也有关,现在最值钱的两家公司,微软和苹果都是1975年前后成立的。


     


    美团在一片很艰苦、不那么肥沃的土地上,面对中国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大家可以假设一些偶然因素,比如不是王兴,而是换任何一家其他公司做这个,它有没有可能走到今天?


     


    想想也知道不可能。所以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创始人、一把手,这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数点前面。如果没有把这些事情想得足够清楚,就是赢了也是碰运气。


     


    王兴也好,马云也好,都很难复制,这个要天时地利人和。坦白来讲,最厉害的还是时代。或者更底层一点,最厉害的还是地理,有什么样的地理就有什么样的国家,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相比之下,个人都是渺小的。


     


    我比较喜欢的一本关于历史和地理的书是《全球通史》,总是反复看。某种程度上,地理是更基础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地理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族,历史只是地理规律在时间上的延伸。


     


    很多时候我们回头看自己犯的错误,本质上还是在一片丛林中前进的时候,手里没有地图。看更大的层面,无论是地理还是历史,都能帮你建立坐标体系,这还是蛮有帮助的。


     


    另外,我也非常喜欢《精益创业》,里面有比较可靠的方法论,尤其是对初创企业而言。还有讲亚马逊的《一网打尽》也非常好,我好多次看得眼睛湿润、汗毛竖起。这本书让我变成了亚马逊的忠实粉丝,我还买了它的股票,当作信仰股,以后传给下一代。







    , important; MAX-WIDTH: 100%; WHITE-SPACE: normal; TEXT-TRANSFORM: none; WORD-SPACING: 0px; COLOR: rgb(51,51,51); PADDING-BOTTOM: 0px; TEXT-ALIGN: justify; PADDING-TOP: 0px; FONT: 17px/1.75em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PADDING-LEFT: 0px; CLEAR: both; MARGIN: 0px 16px; MIN-HEIGHT: 1em; WIDOWS: 1; LETTER-SPACING: 0px; PADDING-RIGHT: 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TEXT-INDENT: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