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482053700/回:0)徐新:牛掰的创始人要做杀手【下】研究完了以后,就让王慧文来执行,王慧文学习了六个月就开始做,他的战略很简单,一开始就三个字:
饿了么不是到学校去贴大字报,挂横幅吗?哦,你贴大字报?八点钟去?我们也来,十点多就把你的大字报正好盖上了,横幅我给你拉下来,然后就开始打地推战. 但是这些东西,都不解决问题。 做了六个月以后,王慧文已经了解到怎么做了,所以他在2014年的暑假招了一千个人,集中培训一个月,派到了一百个城市。 当时张旭豪还只是在几个城市,虽然赚钱,有人跟张旭豪说,豪哥你要赶快弄,再不弄,你就要输了。王慧文一下就到一百个城市,于是,这个战争就结束了。 互联网没有地头蛇的,全部是nationwide。 当时美团同时还在和点评打,点评又是怎么输给他的?下三线城市太慢了,老是守着那一些城市。点评后来也去了,但是他去的时候,这些人他没有洗脑,没有铁军的那种东西,所以好像打得有点辛苦,而且这个还没有结束战争。 最后是在战略上,我觉得美团这个团队很擅长深度思考。 美团他们最后真正赢了这场战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配送!坚定地做配送! 配送也不是它原创的。学习百度,它比百度执行更牛掰。每天前行三十公里,你们看一下王兴的那个演讲,执行力超强,深度思考超强。然后他当时一个决策就是说外卖最核心。 外卖的配送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络效应的东西,所以他们就坚持做。所以现在五十万外卖大军,穿着一个小黄衣服,“美团外卖,送啥都快”。现在市场已经打到61%,目标是70%。 所以你说这个超级平台它是很厉害的,它做外卖才做多久?才做了四年。这就是超级平台的威力,它可以长出花来。 如果说超级平台把这个江山都拿去了,那你说你做品牌还有什么搞头呢? 我们研究过历史上伟大的品牌,都不是长在超级平台上面。 渠道跟品牌总是在博弈的。如果渠道太牛掰,品牌就不牛掰,就像沃尔玛,给沃尔玛打工的全是OEM、ODM,没有什么伟大的品牌,像那些伟大的品牌在沃尔玛之前早就成立了。 你知道宝洁已经一百年了,可口可乐已经一百年了,沃尔玛才五十多年呢。所以他们是靠小的渠道,靠电视广告砸出来的,靠超级碗砸出来的。那我在想,都变成这种格局的话,那品牌不是没啥戏了嘛! 我们想投伟大的小公司,然后帮它长大,这是我们的使命。那我要找新的商机,两年前我们找到了,就是新零售,让我们特别惊喜。 什么是新零售呢? 其实就是线上的流量红利没有了,你线下要有获客的能力。但是这个交易50%是要送到家的,而且要半小时达。 我们就赌刚才说的人性,人是越来越懒的,当他已经有了送货上门,他就不愿意再到门店去。 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送货上门就是卖生鲜,你觉得将来百分之多少的生鲜会送货到家?我们赌可能超过50%,可能六七十,因为太方便了呀。 为什么美国起不来?因为美国送货费用太贵了。第一我们人工很便宜,第二人的密度非常大,所以它送货很快就到了。 所以我们觉得新零售光是一个品牌在,你光卖东西是不行的,你要控制三样东西:
什么叫控货? 就是这个产品是你的,是自有品牌,是你的品牌,你要打到供应链,要做包装,外形包装,还要做门店的包装。 然后店是你的,不管是直营、加盟,还是类直营,你一定要控制这个店。 控心智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要20%的人口经常看到你,星巴克的咖啡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吗?肯定不是了。但为什么你一喝咖啡就想到星巴克?因为你到处可以看到它。 我们平时一年就投5到6个项目,去年我们投了15个,因为我们找到了新零售这个比较好的赛道。 去年成长最快的零售品牌,第一个是我们投的永辉生活,它和超级物种、盒马鲜生、小米之家、名创优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宜。 它为什么便宜?是因为成本低、效率高,是因为线上线下打通了,而且用户体验超好,因为送货上门了。 我特别想讲一下小米之家,小米之家特别牛掰,开一个店变成shopping mall里的红人。 为什么它们能变成红人?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觉得,开一个小米之家,把线上流量都导过来,销量就特别特别高,shopping mall特别爱它,让它立马签一个合同,15-20年,只收3-5%的费用。 这就很有竞争力,你的成本就比别人低很多,即使流量掉下来也没有关系,因为已经签了15-20年3-5个百分点的费用,它也不是给固定租金的。 它打通线下线上打通,你三百平米的空间装不了太多,但是小米之家那堵墙可以把所有的货都装进去。 核心就是说你本来一个店,覆盖的人群范围可能300米,一个大店可能覆盖1000米,但是我有了App以后,线上线下打通以后,可以覆盖到3公里。 也就是说销售收入可以增长两倍甚至三倍。那这样的话,我的人效坪效不是就很高嘛。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成本效率很高,就可以把价格拉下来,就很有竞争力。 永辉生活是永辉那个大超市下面开的子公司,它2015年5月份才成立,我2016年见到张轩宁,他是创始人。 当时那个公司状况也不是很好,开了20家店,日均流水只有四千块钱,每家店都是亏损的,当时的CEO已经被干掉了。 然后那个时候张轩宁说,我们根本不缺钱,我找你来,是因为你们懂零售,懂互联网。你要帮我站台,让员工要有一点士气。当时我说我要看一下你的数字,他说你不要看,数字很糟糕。 但是今天是day one,因为我亲自来上班了。后来他就跟我讲了一样东西,打动了我,讲了两个小时。 “合伙人+赛马”,我一听,我说洞察人心就是真理,这个肯定会work,最后,在见了他三个小时后,我们在 大堆水果蔬菜面前就把价格谈好了,我说了一个价格,他还了以后马上就答应了接受投资。 投完以后,奇迹真的就发生了。永辉生活的日均销售额从4000块钱增长到了18000。它的开店速度,去年是1天1家店,今年的口号是1天3家店,你看它的成长速度,去年10倍,今年再10倍。 到底什么东西发生了?这个人还是同样一个人啊?我觉得奇迹的发生就是那个洞察人心的“合伙人+赛马”机制。 他的口号是什么?公司出钱、员工创业、工资保底、利润对半。 当你听说利润对半,你说,哇,好心疼,太多钱给员工,其实你不用很担心。 因为员工的工资占收入比例通常都是12%、13%左右,你的净利率也是12%、13%左右,你加回去不是25%嘛,然后你给他对半,你就是12.5%,其实是一样的。 但变化是非常大的。 首先,员工自信心大增,以前卖水果的连老婆都找不到,现在他叫“合伙人”; 第二,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拥有者,只要有客户,晚上都不关门,下雨天还要到处去吆喝; 第三,以前企业管理成本很高,KPI弄来弄去的,你知道中国有一个坏习惯,凡是采购都吃回扣,凡是开店的也是吃回扣的,有了这个以后你不用担心了,他们都自己监督自己。 店长是你们自己六个人民主选举的,是一个搭档,你要敢吃,随后那五个人都要跟你拼命,因为他们自己的钱都在里面,所以管理成本大大减少。但是光有这个还不行,人们赚了很多钱后就会懒惰。 还有一个叫赛马,这是什么意思呢? 每六个月,把员工KPI考核一下,后20位的店长必须被干掉,而且除了店长干掉,另外两个人也要被干掉,6个人要干掉4个人,干掉谁?你们自己选举,但是被干掉以后,你还可以再复活一次。 可如果第二次你还不灵,你就出局了。 我觉得这种制度就保证员工永远是饥饿的,舍命狂奔。所以我觉得“合伙人+赛马”是非常牛掰的制度,而且它变成是一个自组织。员工自己发展,民主选举,你都不用去管。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说,以前都选比自己怂的人,因为担心他把自己的位置给撬了,现在都选比自己牛的。因为我们俩是合伙人,干不好我们都要被干掉。 4.我们要寻找什么样的创始人? 我们需要有杀手直觉的创始人,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个很关键; 第二,学习速度要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第三,志存高远,最关键是要够狠,要干掉小白兔。 这招我必须要讲,这张图把员工分了几类。横坐标是价值观,纵坐标是业绩。 价值观好业绩又好的叫“明星”,你应该把你的时间都花在明星员工上,给他钱、给他爱,让他帮你赚大钱。 那些价值观不好业绩又不好的叫“狗”,把他炒掉,这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对于那些业绩很好、价值观不好、吃里爬外的吃回扣的,你一定要把他高调地干掉,杀鸡给猴看。 小白兔是最难的,跟着你很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就是没有业绩。干掉它,你好像有点心软,做不到,但是我告诉你,如果你不干掉小白兔,对你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第一,他把你的时间都耗尽了。因为他有短板,你要来补他的短板; 第二,本来他的水平很差,招的人比他更差,整个素质就下降了; 第三,大部分员工其实是牛,在中间状态,他一看明星都升官发财,他就变明星了;他一看小白兔都变大白兔,他也变小白兔了。 所以,一个企业最有危害的人,不是野狗而是小白兔。看一个企业能不能走得远,就看你能不能把小白兔干掉。 我们看特别牛掰的企业家,从乔布斯到伊隆·马斯克到贝索斯都是干掉小白兔的,无一例外,包括Ray Dalio,我觉得他肯定是干掉小白兔的。 很多行业趋势都在快速的改变,我们看到了这些变化。但是,什么东西没变? 什么没有变? 我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没有变——使命、远景、价值观不变。 我有我的原则,我做这个行业做了22年,12年前成立今日资本,那个时候我就跟我的合伙人开了一个东山会议,定下来我们的使命是要“build business for china”,我们要打造第一品牌。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决定了我们非常多的行为。 第一,我不会短期,我会很长期的持有。因为是build,build至少需要五到十年; 第二,我会亲自去帮助企业,我们当时有一个口号:“70分的企业家不要再投了,你要投那些伟大的企业家。”我们的使命就是打造伟大的企业、打造伟大的企业家。 我们当时有两个信仰,一是相信品牌的力量,二是相信基业常青的力量。 我现在搞了个基金是28年的,我们的DNA就是我们很相信,不能只看见树木,而要看见森林。所以我一直在寻找真理,一直在找最好的决策。 所以为什么达利欧的《原则》对我启发很大,因为我一直在寻找真理,想什么决策方法是最好的,同时我们也非常关注纪律。 我们亲身体验到,帮企业家干事情,我们有三大法宝——招人、做市场、KPI跟文化。另外,我们拿的时间很长,这都是我的原则。 我们之所以能够赚到这些钱,业绩还不错,是因为我们坚持了这些原则,从来没有改变过。 再进一步,我希望我能实现“高度的真理和高度的透明度”,这个我已经开始在做了,但是我还没有完全掌握真正怎么用。 因为《原则》的启发,我每天会做20分钟冥思,特别感谢Ray Dalio教给我们的这个方法,我觉得,这其实是教给你一个独立思考的习惯。 时代变的太快,企业和创始人都要跟随时代——同步进化,否则将被淘汰。 面对这个变化的世界,你是否思考过,你的原则是什么? ![]() 梅开腊月别样红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