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3858423/回:0)施炜:铁军组织是怎样炼成的【上】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高能组织”。 一、为什么这种企业能够这么快速地成长? 关于演讲主题和内容,我想了很长时间。正好前几天,人大商学院有一个转型创新特训营到苏州参观学习,我作为教练,和学员们一起参观了汇川技术公司。这个企业总部在深圳,主体工厂在苏州,是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比如变频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现在逐步向轨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延伸。汇川技术于2003年成立,2011年上市,成长速度很快,长期保持30%左右的增长。这个企业有鲜明的华为特色,因为19个创始人当中有16个是从华为出来创业的。去了这个企业之后,大家都觉得很激动,因为在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电机企业,面临的对手是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巨头,却能够逆周期成长。参观结束后,我跟一个学员,也是我的朋友,宁波单车侠自行车公司的老板刘鹏冒雨开车去宁波。在路上,他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企业能够这么快速地成长? 刘鹏的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做了分析:企业的成长原因无非就是外因和内因。从外因来看,它所处的市场环境不能说特别好,因为是寡头竞争行业;也不能说特别不好,但是一定不属于风口。而且电机这个行业技术门槛还是挺高的,要一点一点做,做着做着,后发超越的势头才会渐渐出现。从内因来看,有个很好的组织基因和组织能量。 图1是汇川技术业绩增长图,它属于工业品行业。我们再看一下消费品,属于传统行业的,叫顾家家居。图2是顾家家居业绩增长图,从2014年起复合增长30%左右。中国有一批这样的企业,我把它们定义成高能组织。这是我的概念创造,因为有高能物理,我想也可以有高能组织。 二、高能组织的“三高” (1)高能量。企业在外部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它们一进入,就能赶超对手,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优势并保持优势。我把这种现象叫做高能量。 (2)高绩效。高能量也反映在高绩效上。高绩效就是有比较高的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毛利水平较高。根据近几年的年报信息,汇川技术的毛利保持在40%以上,可以创造比较好的顾客价值。如果这样的高绩效企业是上市公司,那么,企业价值也会比较大,估值比较高。 (3)高能力。高能量的背后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这批人身上有独特的知识,包括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营销知识等;同时还有高行动力、高执行力。 我把这样的高能组织的特点概括为“三高”。做人不能“三高”,但做企业一定要“三高”。我去走访和咨询的企业比较多,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我们企业为什么到市场上使不出力量来,总显得没劲儿呢?我们今天不谈差企业,先看看人家好企业为什么有劲儿。 三、高能组织的公式 图3 高能组织公式 我概括了一个公式:高能组织=人×管理体系×数字标准。 我们把高能组织抽象出三个变量——人、管理体系、数字标准。智能时代是数字驱动,数字怎么驱动组织?用数字标准来驱动。 (1)人。即组织的成员。一个高能的组织,必须用一批高能的粒子。每个个体本身就很强悍,个体的集成也非常强悍。这是高能组织的前提和基础。 (2)管理体系。体系是无人化的,不管谁来都会用同样一套体系。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企业来说,铁打的营盘是对的,其实管理体系就是一个铁打的营盘。要注意的是流水的兵,对企业来说适当的水流是可以的。2008年,我去为广西贵港扬翔集团做咨询。扬翔集团有个部门叫营盘部,就是做管理体系的。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要把每个人组合起来,很重要的因素是管理的制度、流程、体制、机制、方法等。 (3)数字标准。数字标准贯穿于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全环节,研产销过程中有大量的数字标准。从要素角度来看,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也都有一系列的标准。听起来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我们在座有很多制造企业,大家熟知的六西格玛等,就是工作品质标准。丰田生产方式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作业标准,比如一个工人拧一颗螺丝是2秒。其实并非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才具有数字标准。实际上,在任何时候都有数字标准,只是在大数据时代变得更清晰、更全面、更细微、更可视、更容易辨识。 为了说明数字标准的定义,我给大家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年以前,我们家有个保姆小李,她从农村来到城市,不太会做菜。有一天,我太太跟她说:小李,今天晚上吃白菜煮豆腐。小李煮好后把菜端上来,我太太一尝,说:豆腐放多了,白菜放少了。小李记住了。过几天,又煮了这个菜。我太太一吃,说:今天这个菜倒过来了,白菜放多了,豆腐放少了。小李一脸迷茫地看着我太太,不作声,但是没有解决问题。有一段时间,我太太出国学习,由我来管理家务。我采取数字标准,比如,1斤排骨配20粒枸杞,当然,这个标准是可以调整的,如果觉得油太多了,就减为15粒,这就是动态迭代。一开始,小李要一粒一粒地数。如果熟练得像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张秉贵那样一把抓准,那就不用数了。但也不需要每次都很准,我允许她的误差是正负1粒。这就是数字标准。如果每项工作都有数字化的标准并且不断提高,那就可以驱动组织不断追求卓越。比如,原来拧一颗螺丝需要2秒,后来提升到1秒,最后挑战极限到0.5秒。 除了上面三个变量,还有一个因素是×号。乘号指的是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有无人化的制度、流程、体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制度、流程又在塑造人,两者相互创造、相互适应、相互激发。这就跟树和土地的关系一样。如果人很强,所衍生出来的流程制度就会很优异;流程制度优异,又促使人变得更优秀。这就是高能组织的奥秘。数字标准和人的关系也是如此。 四、高能组织中的人:铁军是怎样炼成的? 通过研究华为、美的等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我概括了7条经验。 (1)学生兵,高材生。以学生兵为主,较少从社会上招人。这次我们去汇川技术,其中最大的事业部的总经理对我们说,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全部用学生兵,他们是一张白纸、比较单纯,让他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仅仅用学生兵,还用高材生。中国高考体量庞大,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生之间的差异迅速拉大。华为最先发现了这个奥秘,所以华为就先下手了。其它企业很快也发现了,导致今年校招的竞争激烈程度要远远高于以往。原以为今年经济不景气,校招没多少企业参加,实际上,好的学校里面人山人海,说明大家意识到了要在人才的源头上解决问题。 学过物理都知道,高能粒子能够带电。首先粒子本身要强,其次要有加速器。学生兵、高材生就是强悍的粒子,企业就是加速器。 (2)给人才一个待遇“△”。待遇上要有一个增量,要利用薪酬杠杆。薪酬杠杆是指给一个大学生的报酬比一般平均水平高30%,但是他所创造的业绩要比一般平均水平高50%。业绩曲线的斜率一下就上去了。实践证明,好的学生所创造的价值更高。 (3)用“前置”方式发现、争夺人才。给了好的待遇,是不是就一定能把好人才招到?不一定。招聘工作技术性很强,有测试、面试、评鉴等,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信息。我在大学里面做过多年的班主任,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同班同学中,学生之间差异非常大,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有些企业为什么招学生兵遭遇那么大的困难?是因为没有招到好的,一个班里只有20%是好的,要把他们找出来。正确的方法是工作前置,事先介入,比如设置奖学金,跟班主任谈话,用多种方式预先选出班里的优秀学生。要是等别人招完了你再去招的话,还不如不招。 (4)高目标牵引。人来了怎么办?高目标牵引,响鼓要用重锤。高目标就是高压力。顶得住的,就上来了;顶不住的,就被淘汰或者自己离开。 (5)高组织张力。高组织张力就是不对称激励。所谓不对称激励,就是薪酬向关键岗位倾斜。比如一个普通的主管年薪12万,做到经理就是50万,做到总监能达到200万,就这样往上跳着走。这样做的话,组织张力就大了,中下部分竞争很激烈,优胜劣汰。我们分析过,企业在高速成长时期,团队(包括厂长、车间主任、营销人员等)是高速度流动的。这个时候不要考虑流动问题,流动30%也没关系,不行就换,最后,李云龙式的人物就出现了。 (6)给人才一个舞台,建立人才后备营。不怕人员流动,关键是后备人员要多,所以,在人力资源的规划上一定不能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要一个坑两个萝卜甚至三个萝卜,要有人才储备,要有长远的成长目标。同时,要把年轻人用上去,给年轻人一个舞台。在中国,如果你用的干部平均年龄比别人小5岁,一定是最好的人力资源模式。最不好的人力资源模式是从一些名头很大的企业招一批人过来,这些人到企业来变现,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打仗的本事。 此外,机制比人才更重要,有了机制,人一定会有。很多企业老板总跟我说:我们企业的人不行。我经常鼓励他们说:你的人挺好的,是没什么问题的,我们又不做登月行动,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劳动、那么高精尖的人才。大部分企业任务,一般的人是可以达到的。一旦建立后备营干部机制,一般人的能量能被激发30%左右。什么是后备营?比如,销售系统中有区域经理,在任命区域经理的同时,设立一个后备区域经理的训练营,配比1:2或1:3,最少也要1:2。而且,不是点对点接班,而是一群人对一群人接班。因为如果是点对点接班的话,在位的就会打击后备的。而一群人接一群人,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有的领导还很想把自己下面的人选送到其他部门去呢!后备营机制,就是抽驴赶马,后面的驴一叫,马就着急,回头一看驴上来了。驴其实也很着急:马怎么还不下来?现在有些企业连驴后面的狗都准备好了,这就是双层干部后备营。 最近我们在浙江宁波金田铜业做咨询,访谈每个部门、分公司。谈完之后,我们发现金田的团队很强悍,已经可以和行业里全球领先企业的团队比肩了。只是有一些关键岗位要补充和调整,比如高纯合金研究;国际化需要一些外语特别好的高级人才,等等。一般的分厂厂长、职能经理、区域经理、车间主任、炉前技师等,现有团队不断更新和发展,完全能够支撑企业未来的发展。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座各位一定, , 要对自己的团队有信心。我为那么多企业做过咨询,发现对于团队问题不能形而上学,三步之内必有芳草。没有芳草是因为你没看到,或者你没有形成让芳草长大、茂盛的土壤。 (7)高浓度组织文化。高能组织的团队一定有高密度、高质量的组织文化。大家学习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需营造华为那样的极强的奋斗氛围。这就是场,是高密度的精神场,也可以理解为是产生精神力量的加速器。 ![]()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