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9747369/回:0)一身正气王岐山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 有个不世出的顶尖高手, 人称威震河朔王维扬, 江湖谓之: 宁遇阎王,莫遇老王。 而他,就是当代的老王…… “文革”时,他是下放延安的知青, 改革时,他是摇旗呐喊的热血青年, 他多次在中国危难关头现身, 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被称为救火队长, 他妙语连珠,人格魅力无限, 让李光耀敬佩,让美国人崇拜, 被称为“京城名嘴”。 他让全中国的贪官们闻风丧胆, 无数苍蝇、老虎都因他落马, 他一旦无缘无故消失,就必有大事要发生, 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 也是中国反腐最“铁腕人物”, 他的经历是一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样本, 他走的路,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 他,就是王岐山。 1948年7月,王岐山出生于山西天镇, 母亲是机关大院居委会主任, 父亲曾是国民党上尉。 他2岁时,因父亲在国民党的经历, 王家被抄家,生活质量急转直下。 父亲因此受到惊吓,从此谨言慎行。 8岁时,他转学到北京三十五中, 不久后,轰轰烈烈的文革爆发, 父亲的陈年旧事再次被翻出, 父亲每天挨批斗,还要打扫单位厕所。 他也因上山下乡运动被送到延安冯庄公社。 原本只会拿笔杆的少年, 不得不在田地里学习起干农活。 他要在地里边施肥边播种。 肥料是牛粪、驴粪、羊粪, 每天都要赶驴从村里往山上运粪, 干粪每袋四五十斤,有点水分就六七十斤, 山路崎岖,一脚踩不稳就会滑到沟底, 播完种要浇地,为不影响村民白天用水, 他到大晚上才能扛上铁锹把水引入田里。 累倒不算什么,最难熬的是挨饿, 村里很穷粮食少,山都是光溜溜的, 当时挨饿的感觉他至今都还记得, 一想起甚至都想哭。 这段荒唐艰苦的岁月, 让他尝尽辛酸苦楚, 却也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1982年5月,王岐山(左二)陪同中央农研室领导在福建莆田调研,为起草中央一号文件做准备。 他是知青中最好学的一个, 一周劳动6天,学习1天, 学习那天其他知青都打牌, 只有他拿石板做桌子, 认真学其他人认为屁用都没有的数学。 当时,他已显露出当领导的魄力, 有知青不服管,公社都会找他去劝, 连老红军、公安干部都服他。 1971年,陕西博物馆开门, 博物馆到延安招10位年轻讲解员, 口才上佳的他一去面试就被录用了。 讲解员的生涯锻炼了他的口才, 也让他接触了形形色色,不同阶层的人物, 他接待过中央领导李先念, 完全不带稿子,却讲解得有声有色, 当讲解员的同时,他还报考了西北大学。 最终成功被西北大学历史系录取。 他没有背景,没有地位, 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讲解员、学生, 但却有本事让所有人都服气佩服, 无论哪个阶层他都能和他们相谈甚欢。 1976年,大学毕业后的他, 继续留在博物馆工作。 1979年,31岁的他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的一名实习研究员。 当时科学院条件差,连做研究的桌子都没有, 许多研究员都另谋高就,只有他毫不抱怨, 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坐着学术研究的冷板凳。 他参与修订了《辛亥武昌起义人物传》, 和《民国人物传》的编纂。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他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员。 可他的才华横溢, 注定让他走上了一条传奇的道路。 那个时代的青年都普遍关心国家命运, 时常讨论国家大事和社会变革。 他也不例外,关心国家前途, 常和朋友们谈论经济学方面的问题。 他和另外3个朋友一致预测, 1980年中国经济将要出现衰退, 于是4人向中央联名提交了经济研究报告, 受到了当时中央的极大重视和接见, 史称“老青对话”, 而他也得了“改革四君子”的称号。 在经济上见解独到的他,受到中央赏识, 1982年他被调入, 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 接下来的6年时间里, 他成为了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研究所得所长,正局级研究员。 虽当了官,可他生活仍朴素到近乎苛刻, 当时他已是局级干部,有相应的医疗待遇, 一次他去北京医院的干部门诊就诊, 护士没看出他有任何局级干部的派头, 毫不客气地说“你是干嘛的?快出去!” 他虽没有做官的派头, 但却极有为官的个性。 1984年,他在河南出差到某县考察, 县委接待他,一个干部为讨好他, 就跪在地上头顶酒杯请他喝, 说按规矩,他不喝这酒,自己就不起来。 没想到他当即就说: “我不喝,你愿意跪就跪着吧。” 说罢,他继续跟其他人谈工作, 最后这干部只好灰溜溜地起来了。 在官场坦诚朴实被讥为天真, 不通人情世故被视为真幼稚, 而他坚持自我,是个绝对的异类。 1988年后,他历任中国农村, 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后又力主建行改制等等, 中国金融界的头等大事。 在中国有些人官运亨通,受到重用, 那是因为懂得见风使舵,会拍马屁, 而他能节节高升,完全凭的是实力。 没有人敢质疑他的能力, 因为他有个如雷贯耳的名号, 叫“救火队长”! 他曾多次为国临危受命, 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发生的每件人命关天的大事, 都离不开他忙碌的身影。 1998年,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 遍布世界各地的130多家国际银行, 要求广州政府承担债务,否则就打官司, 这桩惊天大案闹得沸沸扬扬, 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声誉影响很大。 关键时刻,他临危受命, 经过近4年拉力赛般的较量, 他完美解决了这起史上最大规模的破产案, 国际金融家们对他又无奈又佩服, 之后,中国金融市场规范性大幅提升。 2003年,刚就任海南省委书记5个月的他, 就被突如其来的非典紧急空降到北京, 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 当时全中国受“非典”肆虐,人心惶惶, 再加上之前卫生部长,向外界谎报: 非典已经被有效控制, 在中国工作、生活,旅游,都是安全的, 结果被人披露,国际哗然, 引起全球对中国的信任危机。 他在紧要时刻当机立断, 强硬要求所有中国官员: 汇报的时候,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军中无戏言! 有困难要向所有人民讲清楚。 是他将原来五天公布一次疫情的惯例, 改为每天公布一次, 公布的数字必须准确、坦白。 他的口头禅就是:说句实在话。 他曾在半小时内对外连说了18次, 实在的他在上任第65天后, 世界卫生组织就对外宣布, 解除对北京的旅游警告。 他用奋战两个月,掉十多斤肉的代价, 换取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作为中国官员,为祖国维护了信誉, 同时也在人民百姓中赢得了赞誉。 之后,他又不停地开始变换身份, 2008年担任北京奥委会执行主席, 同年再升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 作为救火队员,哪里有需要就要去哪, 他总是临危受命,使他的从政经历中, 接触到的工作类别是五花八门, 但是他却始终内心专一而清醒, 每到新单位,他都会低下头向其他人学习。 谦虚,是美和德的堡垒, 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他和人们印象中, 一板一眼的官员形象很不同。 开会时他从不念稿子, 而且要求其他人也不能念稿, 要头脑清晰直接表达观点, 去掉“尊敬的王书记”之类的寒暄, 一个干部开会时不停地讲官话,汇报成绩, 他立即打断说:“这样是浪费时间, 比起汇报成绩,还不如多提提问题。” 中国官员身上, 幽默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稀有的元素。 而他却将这种元素用在了外交场合, 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火花。 他被称为京城名嘴,才辩无双, 2008年,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会谈, 他率团赴美谈判,晚宴上发言时, 他大胆地脱稿演讲, 先是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表示理解, 让美国人产生亲近感, 又笑着承认中国的保守思想, 短短几句话引得台下所有人刮目相看, 直率而又幽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方式, 实在太合美国人胃口了。 他可以在会上讲故事,甚至讲笑话, 美国人以前从未想过中国的高官, 还会运用这样的交流方式。 同时他对公职与私人领域界限分明, 强硬与妥协并济,以求问题解决。 几次精彩演讲,让他在美国拥有大批粉丝: 动画大王沃特·迪斯尼公司的, 执行副总裁普雷斯顿·巴顿曾崇拜地说: “他真像一个摇滚明星!” 很多华尔街鼎鼎大名的企业家们, 也都是他的粉丝。 一次中美联合记者会上,希拉里也在场, 她未戴同声传译机,一看老王要上台, 就径直跑到听众席上抢过一个耳机戴上。 外媒笑称:连希拉里都成王的“粉丝”了! 不仅在美国他有很多粉丝, 在其他国家也有, 法国专家佩服他渊博的学识, 新加坡的李光耀说起他时, 毫不吝啬其赞美之词: “没有人能胜过他,务实、强硬、 幽默、机敏,做正确的决定, 他是我最爱打交道的中国人, 如果我是中国人,我会让他一直留任。” 除了幽默他还很时髦, 紧跟年轻人的时尚潮流, 会开摩托车,也会打篮球, 还追美剧《纸牌屋》,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但同时他也在深刻地思考, 为中国剧为什么不能走出国门, 去找原因和差距。 在政界他有过许许多多的身份, 每个身份他都令人赞叹, 然而,他最令人敬畏的身份, 却是中纪委书记。 我们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曾说: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 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腐败,无疑是当今中国政治, 最紧要最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可反腐之路,任重而道远, 反腐绝对是当今中国最高危的事业,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触动哪方利益,稍有不慎, 都有可能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社会最大的腐败,不止是官场的腐败, 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的腐败。 腐败导致全民道德崩溃, 失去最基本的善恶判断的标准。 坏人做坏事不可怕, 可怕的是好人害怕做好事。 聪明过人的他不是不知其中利害, 他为国为民已操劳几十年, 仕途已经到达顶峰, 完全可以做个悠闲的太平官, 没必要在这个年龄了, 还把自己置于不测之地。 可他却再次临危受命, 甘愿当起反腐急先锋, 在2012年,揽下中纪委书记一职, 为中国的反腐冲锋陷阵,他也因此, 把上上下下几乎所有人都得罪个遍。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他首先以身作则绝不贪腐。 上任后,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抓贪官, 而是先规范中纪委的接访问题。 他要求下属要把上访民众当亲人, 接访就是纪委的工作职责和义务, 而不是额外的“给老百姓办好事”, 接访时不能来回踢皮球, 他规范了一整套接访礼仪: 看身份证后确定对方的年龄, 大10岁以上的要叫‘老叔’, 大10岁以下的叫‘大哥’, 比你小的要叫‘兄弟’。 一进来首先要先握住手, 然后另一只手半搂住对方, 热情地道一声‘欢迎’!” 之后,他风风火火地开展反腐工作。 他制定的反腐路线图很明确, 就是疾风暴雨地打老虎, 从大贪官开始, 接着延续依法治国的路线, 很快制定出了反腐败法, 进入法治治腐阶段, 然后就是,打击官官勾结, 重整政治生态,让官员打心底不想贪腐。 他说要让领导干部: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并且放出狠话: 对腐败零容忍。 他说:不管对方职位有多高, 势力有多强, 只要腐败,他就一抓到底。 他对中共巨大的体制发起了冲击, 在规模、复杂程度和决心上, 他的雷厉风行都可以 被称之为史无前例。 恐惧在贪官圈子里迅速蔓延开来, 这位中国反腐“铁腕人物”, 让贪官们闻风丧胆, 有官员甚至称:“宁遇阎王,莫遇老王”。 贪官们不想遇见他, 却又害怕他“隐身”, 因为他一旦淡出公众视野, 多半是在安排处理一件天大的案子, 他无缘无故消失, 不久后就一定有大老虎现身。 老王消失的后果: 他打虎拍蝇,全方位出击, 落马贪官往往头天还在正常工作, 次日便被带走,不少地方的党报已经多次, 发生不幸被“打脸”的情况。 在领导了一场逾18个月的激烈反腐运动后, 这场反腐运动已导致近25万干部落马, 其中包括39名副部级或更高级别官员。 这一轮反腐不仅范围广、力度大, 而且频率高、周期长,像一场彻底大清除。 反腐运动波及到了全国各地的各级官员, 还涉及到从金融到食品生产在内的各个行业。 截至2014年12月31日, 十八大之后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已达到60位 其中,包括1位正国级和3位副国级的高官, 正省级9人,副省级47人。 2015年,“打虎成绩单”中, 除首次被通报查处的32名省部级官员外, 还有19个“大老虎”案件进入了开庭审理阶段, 其中14人已获刑。 2016年的打虎成绩单更是激动人心, 被称为1949年以来最为震撼成绩单! 一、全国共反贪腐立案36万件, 处分33.7万人,其中省部级干部72人; 二、中央巡视对12个省区市杀出“回马枪”, 黄兴国、王珉等“老虎”落马; 三、军队“打虎”拿下首位现役上将; 四、从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捕, 908位外逃官员,追赃23.12亿元…… 他的反腐决心, 成为了全中国的反腐决心, 凝结为密集反腐行动, 反腐地图遍及全国各个省份。 自他主政中纪委以来, 他用无私无畏, 智勇双全的情怀与胆识, 让横行于政坛、霸道于乡间、 坐镇于深山的“老虎”、“苍蝇”们, 一个个或被打落尘埃或被扑灭于四野。 让人民真正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痛快! 一张张虚伪至极, 天天喊着“为人民群众服务”, 却肆意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脸孔, 在全世界面前现出丑陋的原形。 中国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 引起全球民众热议, 俄罗斯副总理说: “你们对腐败分子处理很严厉, 这些反腐方法又能得到人们的好感, 其中包括我。” 可鲜为人知的是, 在中国反腐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 是老王默默以性命为代价换来的。 贪官恨透了他, 恨不得早点杀他灭口。 他仅仅上任4年, 就遭遇了27次已知的暗杀, 至少遭受过17次武装、器械、车辆暗杀, 利用邮件、包裹毒化学品等谋害8次, 在河北、四川等地下榻招待所, 在饮用水、稀饭中落毒各1次。 2013年,他在江西南昌考察时险遭暗杀。 当时他下榻的省招待所第五院的电话、 电视、照明电突然中断近50分钟。 期间有两人潜入五院,被随行警卫抓住。 两名杀手被抓时企图自杀, 之后又自称是上访者,要向他递交申冤状, 经过调查,他们竟是, 被开除出公安系统的警官,是被雇用的杀手。 而最近的一次, 是去年12月份时, 他乘车到山西省阳泉市巡视, 他所在的车队驶出太原市郊后, 先头队伍的越野车, 遭一辆货柜车迎面相撞, 导致越野车全毁焚烧。 原来杀手弄错目标, 误以为他在那辆越野车里。 天佑良人,每次他都有惊无险, 一次次躲过贪官的反扑,和死神的魔爪, 他自己却笑言软硬不吃,有特异功能。 随着落马老虎层级越来越高, 犯罪金额数量也越来越大, 他发现利益集团早已盘根错节, 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大员、 地方黑社会势力…… 横跨能源、交通、宣传等关键领域, 并深入国家政法纪律部队, 甚至武装力量。 他清醒地意识到: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反腐之路的尽头还很远很远。 可留给他的时间却不多了…… 2017年,是他要卸任的年头, 马上就要步入70岁高龄的他, 无论是他自身的年龄, 还是因为体制的规定, 都很难再继续奔跑下去, 尽管他还有那么多那么多想做的事情…… 他深知有些事不可逆转, 比如时代的潮流,比如流逝的岁月, 于是,从2012年到现在, 他将每天都当作是倒计时, 每天都尽自己所能, 遏制腐败的势头, 只愿世上能少一个贪官, 只愿为党风的根本好转打下基础。 行走官场五十余年, 他却出淤泥而不染, 揭时弊、倡清廉、恤百姓, 踩着不变的步伐, 一直行走在人间正道。 让人民看到了一个中国官员, 顶天立地的正气, 感受到了权力的谦抑, 更感受到了一个“堪当大任”者, 对民众发自心底的敬重。 如果没有他, 中国反腐运动决不会走到今天, 也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效。 我们这个时代, 太需要像他这样的猎手, 他的防腐宣言, 犹如炸响在腐败分子头上的惊雷, 宁遇阎王,莫遇老王, 那些贪官污吏在他面前显得那样卑微、 那样萎缩、那样丑陋、那样虚弱。 可对人民而言却是, 宁遇老王,不要天堂。 只有他这样的官员, 才是真正以人民的名义, 只有他这样的官员, 才能身在陋室却流芳百世, 也只有他这样的官员, 才能让我们所有中国人真正看到, 红旗飘扬, 伟大中国梦的曙光!
美味来自新加坡味香园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