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82061431/回:0)秦晓:国企的本质就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完全是一个中国命题,国际上没有人这么分的。国际上没有分民营的和非民营的。 中国的民营企业虽然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当然,总体上来说,民营企业分布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居多,可他们毕竟分布很广。 但是,如果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共同的话,那么这个问题一定不单纯是经济问题,一定是个制度问题,体制问题。 我们国家走到今天,有一个问题是存在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做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存在着民营企业和国企的二元结构体制。这个在国际上是没有。 民营企业的产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现在,民营企业在对GDP的贡献,对就业的贡献,对创收的贡献,都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一个产品:就是民营企业的产生、壮大和发展。 相反,国企则是计划体制留下来的遗产。那个时候,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那时候的工厂都是计划体制下的一个生产单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就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国企存留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是什么,这个一直有争论。 我们也曾经历过国退民进的时代,也经历了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时代。那么现实是什么呢?现实是国有企业依然占据产业的制高点,依然有庞大的资产。尽管效益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吸纳资金的力量和能力,资源配置中占的地位,都比民企有明显优势。 对于国企,我们提出过一些概念,比如国计民生,比如国家战略。我想是不是有必要在这些大的概念下,来重新梳理国企。 在各种重要的政策和文件中,都明确地讲了:对国企和民企要一视同仁,两个毫不动摇。 国企存在的本质是政府介入了市场。他不是作为一个中性的调控者,或者监管者,或者基础设施的维护者,而是直接参与了市场竞争。你不管怎么去描绘这些事情,他的本质就是政府直接进场。 在政府进场的情况下,我个人以为,这些重要的政策的决定,是很难完全到位的。你说一视同仁,只要存在政府自己的国有企业,那就很难和民营企业完全一视同仁。 国企是不是还有别的问题呢?他还带来一个市场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问题。 市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公平竞争。如果市场中有人得到特出的好处,而不是经过自己的竞争得到的,是通过分配来的,那这个市场就不太好玩。 民企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让大家关注和忧虑呢?我们可以把民企的问题分成两类。一类是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另一类问题就是不公平待遇的问题。 有的不公平待遇是显性的,直接的;有的不公平待遇是隐性的,间接的。 显性的比如说,市场准入。这个是设置了很多条件,很多领域,民企是根本进不去的。还不要说行政垄断,甚至有的对外开放了,对民企还没有开放。 如果说,设置了很多像金融、电信、能源设置了很多限制,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进入,或者基本上进入不了,就阻碍了资本的纵向流动和产业升级,也造成了竞争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公。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