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51011/回:0)被你忽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若是仔细想想组织内的成员每天实际上在做些什么,你会发现,人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耗在“开头一英里问题”上,包括努力认清竞争格局、制定应对上述格局的战略、设计创新流程、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相比之下,几乎没有人重视“最后一英里”——潜在客户实际登录你的网站、走进你的零售门店,或者与你的销售代表交谈,随即决定是否购买的环节。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最后一英里”问题的提法源自电报时代早期。电报的发明大大缩短了两地互通信息的时间,电报信息沿电报线从一地发到另一地顺畅快捷,不过接收一端的邮局仍需派人骑马或骑自行车走过“最后一英里”,把电报实际送到收报人手上。在任何沟通网络内,“最后一英里”都是实际通向客户的环节。如果“最后一英里”让客户觉得不满意,前面产品设计得再好,也是枉然。 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很强的惰性,习惯采用默认模式,而对新的努力抱有抵触,所以除非默认选项特别令人反感,否则一般都是遵循旧辙。简单变更默认选项就能改变人们的偏好。 作者曾经做过一项非正式研究,试图找到一种办法来促使更多人去医院做年度体检。当时目标人群参与年度体检的比例相当低,仅有16%左右。人们最常见的借口是“我太忙了”。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忙,只是因为体检需要他们采取一些行动:打预约电话、确定体检时间,然后安排好自己的日程表,确保能按时去医院。他们觉得这很费事。 作者于是采取了改进措施,用随机日期生成法为人们分配来医院体检的时间,并发邮件给他们,内容大致如下:“萨莉,谢谢你报名参加医保计划……为你预定的体检时间为6月26日上午10点整。如果你无法在上述时间前来,请打电话与我们联系。否则,我们希望在约定时间见到你。”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措施,令参加年度体检的人数比例大幅提高,从16%增至64%。牛顿运动定律告诉我们: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状态。人类决策与此颇为相似——人会一直按旧的习惯行动,直到受到某种外部影响,促使其改变做法。考虑到人类的这种本性,公司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助推消费者一把,让人们完成从愿望到行动的最后跨越。 分享每一天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