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9059068/回:0)温家宝每次被提拔后,都在日记中写了什么?最近,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出了一本书,《温家宝地质笔记》。这几天翻了一遍,专业内容看不太懂,但有些内容很有价值。 上世纪70年代末,温家宝从西北一个偏远省份的找矿技术员,仅用7年时间,就成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其进阶之路固然有大时代因素,但身在其中的温家宝,所思所想,更值得关注。 所幸,这些内容,在这本《地质笔记》里都有。 1978年底,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粉碎了四人帮,时局为之一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需要大量的干部。当时中央提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在甘肃山野找矿10年的研究生温家宝,完全符合“四化”要求,于1978年12月,被提拔为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 1974年7月,在甘肃肃南县红山林场编写《1∶20万祁连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时留影 不做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 初次踏上领导岗位,温在1979年1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
1979年6月21日,温家宝当领导半年。力学队召开党员大会,选举新一届队党委。温家宝以最高票当选为党委委员。温在日记中注明,只差一票为全票。 37岁的温家宝,受到了甘肃省地质局领导的关注。局长马万里和副局长沙仑,两次到酒泉考察温家宝。 可能自己也有预感要被提拔,在1979年7月24日,这个夏日的夜晚,温家宝坐在家中,静静地回忆三十七年的道路,思考着未来。温家宝在日记中写道:
温开始拼命读书学习。7月25日是个阴雨天,温家宝在日记中写道:
9月,甘肃省地质局党组决定,并报甘肃省委批准,调温家宝为省地质局地矿处副处长,主持全处工作。工作地点从酒泉到了兰州,温家宝12年的野外地质生活结束了。 我胸中的目标是什么? 12月17日,温家宝独身一人到兰州任职。但刚开始的三个月,并不顺利。1980年3月16日的日记记载:
隔了一天,温家宝又在日记中写道:
在温家宝三楼的办公室,可以看到皋兰山。温坐在桌旁,天天仰望着它,山下面新建了许多楼房、厂房,嘈杂的声音日夜不宁。天气阴沉,也弄不清是尘雾还是乌云,总是把阳光遮住,使人感到气闷。 温常常沉思:
立大业必须有大志 1980年10月底,63岁的地质部部长孙大光到甘肃省地质局调查研究。当时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是发现、培养接班人。孙到地方局,除了研究事,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挖掘人。当时温家宝在天津开会,未能与孙见面,但孙通过在局、队的调查,记住了温家宝这个名字。温说,“广大干部群众对我的积极评价,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1年3月28日,经地质部党组批准。温家宝被提拔为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4月7日,这一任命,通知到了温家宝。 温家宝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温家宝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不惑年起,要有个新的开始 当时的地质部部长孙大光选拔干部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要利用多种形式考察的机会,亲自接近和熟悉他们,既从大处又从细微处去了解他们”,“不能光靠听汇报、看材料”。 从1980年开始,孙大光从各省局擢升的中青年干部中筛选若干优秀分子作为考察对象,亲自带队赴基层做三四十天的流动调研,近距离以至零距离地观察、鉴别干部。 1981年9月,温家宝参加了第二批这样的调研,这也是温第一次见到孙大光。此次调研,温家宝通过了孙大光的零距离考察,部党组决定调他到地质部工作。 1982年11月,经中央批准,40岁的温家宝调任地质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 温离开了工作15年的甘肃,进入北京。和他几乎同时从甘肃进京的,还有甘肃省建委副主任胡锦涛。他将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胡锦涛和温家宝同龄,也在甘肃待了15年。20年后,他们一起开启了中国的“胡温十年”。 12月16日,温家宝在北京写下了这次任命的过程和感受:
连续提拔 初进地质部的温家宝,对工作环境和人头都不熟悉,更不谙待人接物之道,甚至连学都学不会。“就像看见生人就怕,躲在角落里不说不笑的孩子”。温暗下决心:一切从零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走下去。 1983年1月4日,温在日记中透露,在部里一个重要会议上,温“大胆谈出了对体改的见解。挑明了矛盾,没有回避问题,不苟同于某家之言,独立地和盘端出自己的全部看法。”
温家宝到部里工作1个月,部党组即提出增补温为部党组成员。温说,“孙大光部长和部里许多老同志对我抱有很大期望”,温“感到很不安,心情始终难以平静。” 1983年3月下旬,温被正式增补为部党组成员。 5月24日,地质部党组召开在京处级以上干部会,进行副部长人选民意测验。同时,对温在甘肃地质局的表现进行调查。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温受到绝大多数人的信任。党组将人选提交处以上干部讨论,温又得到干部群众的肯定。 10月10日,经中央批准,国务院任命温家宝为地质部副部长。这一年,温41岁。 11月1日,温在地质部党组会上说,“在这样短的时间,由于党的信任和工作的需要,我被连续提拔,担任如此重要的责任。而今天的我同昨天的我并无多大变化。我深感自己的知识水平、经验积累和工作能力,同党和人民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必须保持清醒,更加自觉、分发努力,大胆地独立负责做好党交给我的工作;同时,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两会后,温家宝离开了工作15年的地质系统,进入中共中央办公厅任职,仕途切换进了另一条轨道。为“官”本是偶然之事 温家宝在《地质笔记》一书中写道:
2010年1月13日,在孙大光去世5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撰文怀念孙大光,文章登在了人民日报第二版。 温家宝在文章中写道:
快乐的小鱼儿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