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60383538/回:0)为什么有些人,干什么都能成功?前段时间,在欧巡赛-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中,微信之父张小龙和中国职业高尔夫球手李昊桐配对,以低于标准杆35杆的成绩,赢得了职业-业余配对赛冠军。 一向以冷静自持而著称的张小龙也打破惯例,在朋友圈里刷图庆祝,并且在每一条祝贺他夺冠的发言下面点赞。 知名自媒体人和菜头表示,微信上线7年以来,除了最早的三个月,前天晚上大概是张小龙和其他友邻在朋友圈互动最多的一晚。 张小龙为什么对这次比赛如此在意?因为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是高尔夫业余爱好者所能取得的最高荣誉,也是中国人首次在这项比赛中夺冠。 决赛在高尔夫的起源地苏格兰圣安德鲁斯老球场举行,在如此神圣的地方夺冠,哪怕对于职业选手而言也是一生之中的巅峰时刻。 在此之前,张小龙因为做出了腾讯的王牌产品微信和qq邮箱而被人称为中国最伟大的产品经理,如今又因为业余打高尔夫而刷屏朋友圈。很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 始于兴趣,终于坚持 张小龙刻意练习长达7年 2011年,张小龙突然对高尔夫发生兴趣,并陷入狂热状态,刚开始练习时每天去球场打掉400个球。不仅自己热衷打高尔夫,张小龙还鼓动身边的所有朋友去打高尔夫。 好友和菜头表示,不论是谁陪张小龙去打球,他都对朋友们的球技赞不绝口,台词全都一样:XX,我可以确定,你就是个高尔夫天才;XX,你的动作非常标准,我看到了你的潜力。 就这样,张小龙骗了一堆人和他打球,不到一年就已经超过了身边的大多数朋友。几年以后,张小龙就不再满足于业余时间训练,将练习时间改为上午下午连续作战。 这一练就是7年。就像马云喜欢练习太极,并从太极中悟出企业经营之道那样,张小龙在练习高尔夫的过程中也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理。 不仅如此,作为一名业余选手,他的球技已经让他成为不容职业选手忽视的高手,张小龙的身影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全世界各地职业球手身边。 始于兴趣,终于坚持,7年刻意练习终于问鼎冠军,背后的秘诀是什么? 好友和菜头在其文字里透露出了答案: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K.Anders Ericsson 提出的概念: 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张小龙学打高尔夫就是如此。他从每天去球场打掉400个球开始,渐渐掌握一些技术后开始请教高手,并且喜欢在群里和朋友们分享打球技巧,他做的都是有目的的练习。 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加上正确的方法和深度学习能力,将知识技能与原有的经验关联起来,是张小龙能够跨界成功的关键。 那些跨界成功的人 都有这4种特质 为什么这些已经成功的人跨界以后依然能取得成功?普通人能够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1、对极致的追求 2011年,微信刚刚诞生不久,这个在腾讯内部并不被看好的项目差点胎死腹中,身为产品经理的张小龙压力很大。也是在这一年,张小龙接触了高尔夫,在紧张的开发工作之余开始练习高尔夫。 即使只是单纯的兴趣,张小龙也希望能把它做到最好,终于在7年后成了业余爱好者中的佼佼者。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不仅体现在他对高尔夫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产品体验的追求。 谢霆锋创办影视特效公司也是如此。既然国内没有人能做到国外的先进水平,那就自己想办法做。为此他不惜买二手机器进行各种尝试,想方设法找团队,为的是做出最好的特效。 2、强大的执行力 真正的牛人,都有很强的执行力。想做就去做,不会把时间花在纠结向左还是向右走,而是永远向前走。因为再强大的焦虑,也会败给行动力。 当时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电影后期的重要性,但因为追求更好的后期效果,谢霆锋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基础上打算自己做,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这背后,强大的执行力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很多事情,如果你只是想而不行动的话,那真的会永远都停留在想象中。当去仔细分析自己的目标,并考虑当前的生活中有那些是你可以改变和努力的,定期去总结和思考如何进一步改善,去行动几年,目标和梦想才会离你越来越近。 事情不能等条件具备了才去做,很多事情不一定有钱才能做到,有钱当然更好,没钱就多去努力、思考、行动和坚持。 3、坚持死磕的精神 青年作家彭小六曾说:“所谓的牛逼,不过是像傻逼一样在坚持,最后来了点运气。” 做任何事都离不开重复二字,但坚持恰恰成为了很多人失败的理由。他们已经被所谓的坚持这个门槛给挡在门外了,根本看不到坚持之后还有什么更光明的前景。 宗毅在创立芬尼克兹之前,有过2次失败的经历。1998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宗毅参与创建了广东天元电器有限公司,任研发部部长,不幸的是在2001年,公司停业。 2001年初,和合作伙伴一起再次创建广东天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停业),任总工程师,第一次成为公司的小股东;但由于和大股东经营理念不一致,于2002年1月辞职。 这两次参与创业的经历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为宗毅后来坚持创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经验,让他2002年创立的芬尼克兹最终活了下来。 正如俞敏洪所说: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背景,靠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学会聚焦,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也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对能力的迁移 著名生涯规划师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说到,人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个层次: 知识是最没有迁移能力的,你读到医科博士,可能也不会做麻婆豆腐; 技能通常由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迁移性要好一些; 而到了才干层面,职业之间的界限就完全被打破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牛人能够轻易地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跨界,因为他们已经通过深度学习达到了某一领域的才干层面,而这些才干在其它领域同样适用,所以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熟悉知识与技能就能玩得转。 但反过来,如果你在一个领域从未达到过才干层面,当换到其它行业时,只能从底层的知识和技能重新开始,这就非常吃力了。所以,掌握“才干”尤为重要。 谢霆锋本身是演员,主持人,歌手,他在这方面的才干使得他对后期效果比外行有更深的理解。宗毅前几年在一线研发的经验培养了他对产品和技术的理解能力。 张小龙和高尔夫也同样如此。好的产品需要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高尔夫需要每个细节都要极致才能足够精确,同时这两件事又都需要有大局判断,有共通的层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当你想尝试一个新领域的时候,不妨想想原有的能力是否可以进行迁移。从牛逼的地方出发,拆分出技能和才干,把他们迁移到需要的领域,就能创造不一样的结果。 跨界是一件“高手”才能做的事。先做好一件事,做好另一件事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正如越来越火的“斜杠青年”,很多人努力想当,但是他们都搞错了,斜杠是原因,不是目的,先做好单杠,才有机会做斜杠。跨界也同样如此。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不管跨界做什么都厉害。 请记住,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牛逼起来的,没有一个人能够随便跨界成功,所有跨界成功都绝非偶然。 ![]() 热爱生活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