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银杏树
  • 积分:1101
  • 等级:高中生
  • 2016/1/13 18:03:15
  • 楼主(阅:107006/回:0)干货|"互联网+",正在加剧中国贫富分化!(深度好文)..

    当全国上上下下勒紧了裤腰带,准备为已经到来的2016年共渡经济寒冬时,资本市场仍然像一座富豪工厂,不断的批发富豪。

    1互联网“囚徒困境”:是产品之争还是位置之争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财富过度向极少部分手里集中,导致社会上的大部分人没有了消费能力,产品就卖不出去了。所谓“产能过剩”,不是我们的产品太多了卖不出去,而是因为全社会创造的价值都是集中到资本市场去了,导致金钱过度集中而无法流动,钱本身不产生价值,钱流动起来才产生价值!

    同样,面对股市的动荡,有的人一筹莫展,有的人幸灾乐祸。岂不知。股市的价值是帮助中国的企业融资发展,然后股民和公司共享发展带来的财富,所以股市的本质是社会资源的再配置,如果社会的资源配置出了问题,它影响的绝不只是一小撮人!而是整个社会。

    所以,我们整天都在提创新,但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远比技术创新复杂的多,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互联网+”所能解决的!

    互联网+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起到反作用。此时再发达的生产力都不会推动社会进步。

    中国现在的问题,其实是生产关系的问题。生产力的提高必须有相应分配制度的完善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如果社会的资源和财富分配不公,效率越高只会倒退越快。

    假如一个村子里有100个人,大家都去种田刚好够吃。现在村子里的“能人”发明了机械化种植,于是他一个人去种地就可以让整个村子都吃饱。此时最好的办法是:让剩下的99个人去发展其它产业,比如织衣服、打渔、打猎、打铁,这样整个村子就会越来越丰富,逐步实现城市化。

    而如果那个率先实现了机械化种植的“能人”,通过机械化种植赚到了钱(通过合法手段先富了起来),然后把全村的土地买下,并且不愿意把自己的粮食分给村民(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资本过度集中),于是90个村民则没饭吃,只能饿着肚子为他打工种地,其它产业当然无从谈起,此时无论“村长”怎么提创新、创业也没用,因为村民手里没有资本,或者只能向“能人”借钱创业,结构都沦为他的附庸。

    这时,村庄永远只能是村庄,只不过是原来大家一起种地,现在大家为一个人打工!

    虽然我们创造了大量财富,却大部分没办法享受这些成果,于是这就造成商业的不流通。而社会财富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增值,当社会上的财富积累越来越多时,它就有着迫切地被分配的需求。财富从一个阶层转移到另一个阶层,或者从一群人转移到另一群人,这才能保证社会的循环,生生不息。一旦停滞就是经济危机。

    这依然是个无限生机的年代,年轻人期望通过奋斗改变境遇,然而往往他们会感到压抑,因为整个社会的财富渠道越来越固化,如何每个人生意不见起色、工资不见涨、创业维艰、你还有能力和心情去买房、换车、消费度假吗?世界都慢下来了,夜来疾风骤雨,百花必遭摧残。

    再换一个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创新,电商对实体店的对抗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我早就在2014年10月份写过一篇文章,叫《800万淘宝店主该何去何从?》的文章,去开淘宝店早就无利可图了,更不是所谓的“互联网+”了,因为淘宝本身已经沦为了一家传统企业。其实淘宝才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为什么呢?

    因为房产最讲究是什么?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而淘宝讲究的是什么?流量、流量还是流量!

    作者认为:表面上看是“产品之争”,其实都是“位置之争”。只不过一个在现实中(线下),一个在网络上(线上)。

    传统的商业地产是先买地,然后做商圈、建商铺,再卖给商家。而淘宝其实就相当于最先在互联网拿地,然后开发了很多网上商铺,让大家都去网上卖东西。商铺可以免费,但是你得缴纳管理费、广告费、提成等等,这种模式跟传统商业地产没有什么区别,传统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电脑城、服装市场等等,都是这种发展模式。

    尽管电商销售额不断攀升,2015年的双十一当天销售额是912亿,但主要是靠价格战来抢占市场,但这种规模和盈利之间的“囚徒困境”让电商店家本身也感到迷茫。

    在实体店繁荣时期,很多个体户可以赚到钱。而在电商的繁荣时期,只有资本市场赚到了钱,淘宝、京东都是如此。淘宝的受益者是阿里的高管、投资人。京东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亏损,但是刘强东个人一年可以拿36亿的分红,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2市场终将面对的巨大问题

    然而,我们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互联网+”来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财富的整合与再分配才是中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互联网无边界的特征太有利于寡头形成,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又使得寡头愈发健壮。所以互联网+不仅不能解决财富过于集中的问题,反而会加剧!


    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极高,而创造的就业却不多,这使得财富更加集中,比如Facebook上市后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但只雇佣不到3000人,而通用汽车市值为350亿美元,光美国本土的雇员就有7.7万人,全球则有21万人。科学技术最终还是属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30年前,穷人家的孩子可以中途辍学,靠自我奋斗而成功,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小。

    一切的创新都应该先同制度开始,技术创新只能是外在。快播有没有技术创新,当然有!但是正是因为监管和渠道等方面的滞后,才导致了快播在直播庭审时呈现了一场网络闹剧。

    我们来看一下那些所谓的“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吧:

    什么叫O2O?两边都是零,中间一个2。左边的“供给”是个零,右边的“需求”也是个零,然后却幻想着打通线上和线下,连接一切。

    什么叫P2P?两边都是屁,中间一个2。左边的“信任”是个屁,右边的“信用”是个屁,然后却幻想可以帮助天下所有公司实现融资。


    真正的创新者,思考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创造价值!

    对于O2O来说,它的价值是将改变实体店与电商之间博弈关系,变为协作互动关系,O2O必须做到到店、上门、或者到店+上门。实体店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试想一下,假如我们个个窝在家里,马路上冷冷清清,这还叫生活吗?
    对于P2P来说,它的价值是帮助企业融资、帮助百姓理财,这中间有一道非常关键的金融问题——信用。解决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问题远远比如何更快的搭建一个P2P平台要重要的多!


    放眼四望,如今的中国,所有传统的商业模式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无数中国人在新形势面前焦虑、无助、一部分行为浮躁又冲动。

    互联网+确实是一把好工具,更将是中国弯道超车的车道,它给中国带来了机会、给年轻人带来了机会、给无产阶级带来了机会。但它有魔性亦有佛性,它的佛性在于在自由、民主和平等性,将中国引向光明的必定是它,引导世界走向大同的也必将是它。它的魔性在于资源过度集中、膨胀过快、泡沫泛滥、吞噬性太强。如果我们不能清醒、正确的认识它,只能激发它的魔性。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需要理性思考,更需要有人去呐喊:在发动“互联网+”战略之前,必须先解决财富的流动问题,而在利用“互联网+”创新之前,必须先解决价值的创造问题!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