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雨飞
  • 积分:5463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6/16 19:41:19
  • 楼主(阅:69570666/回:0)端午节话屈原的“美政”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等。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有关。


    屈原,名平,与楚王同姓,是楚王的本家。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屈原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内与楚怀王谋划商议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很受楚怀王器重。然而上官大夫靳尚等人嫉妒屈原的才能,反对屈原的政治主张,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日积月累,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倍感痛心,忧愁苦闷下写出《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怀王去秦国议和。怀王想去,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怀王不听良言,思维短路,忘记“六百里”变“六里”的教训,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攻占楚国国都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后,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的汩罗江。


    屈原的政治主张是美政”,就是《离骚》中写的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一方面,他主张举贤授能”,即不分贵贱选拔人才,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另一方面他主张循绳墨而不颇”,即要明修法度,法不阿贵,严格依法办事,限制旧贵的种种特权。


    为落实美政”,屈原主张改革,即学习当时各国的改革者通过革新政治、推行法制使自己的祖国强盛起来。他的改革措施一度使楚国出现国富民强的局面,但可悲的是他并没有像商鞅一样有一位坚定不移的王给予支持。面对楚国腐朽贵族的谗言,楚怀王疏离、流放屈原,不听屈原劝诫,最终客死他乡。试想楚怀王如果坚信屈原,楚国内部权贵如果少爱自己一点,多想想危机四伏、大国位置不保的楚国,也许就没后续芈月、秦始皇、秦国一统天下什么事了。


    企业管理智慧】


    1.坚持“正则”的智慧


    “正则”是屈原的名字,他的一生就是这两个字的写照,刚正不阿,百折不挠、宁死不屈。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奸佞之臣、昏庸之人的陷害,但却始终不愿妥协从俗,志洁行廉,“忍而不能舍也”,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现在都在讲修炼自己,那么修己修什么?就是要自觉、自律、自主。屈原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保持刚正不阿、忧国忧民,就是因为他自觉、自律、自主。凡是自觉到说我跟动物不一样,就一定会自律,一个人有没有自觉就看他有没有自律。怎么叫自律?就是自己管自己。


    在职场中,我们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心里面一定要有原则,而且要坚持,但是外面可以磨成圆的,这才有办法去跟别人妥协、协调,最后达到办事的初衷。内圆外圆的人是小人,因为他完全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唯利是图,有洞就钻,这种人是可耻的。内方外方也不好,直来直去极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外圆内方的人才是可贵的。


    2.“尚法”和“尚贤”美政


    虽然时代不同了,社会性质不同了,但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尚法”和“尚贤”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良策。在人才选拔上“举贤而授能”,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将德才作为衡量员工的两大标准。《论语·为政》写到:“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里讲的把正直的人举荐出来,让他去领导那些比较不正直的人,便是“举贤而授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万民臣服,下属心服的盛况。


    以法治为基础,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依法治理。在企业制度建设方面,要以符合企业实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合理的制定相关制度。《论语·子路》写到:“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既然制定了制度,就应该尊重制度,先按照规矩办事。立法、司法和执法的人,都讲道德,做事凭良心、立公心,便是仁政。


    3.大同小异,一统天下


    “尚法”、“尚贤”并不是屈原的终极目的,而仅是其实现政治理想的两个最重要的手段。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我们从其代表作《离骚》中可见一斑。《离骚》说:“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又说:“彼尧舜之耿介兮,说遵道而得路。”又说:“汤禹俨而抵敬兮,同论道而莫差”……这些诗句表明屈原的理想是使楚国在七国争霸的战国能逐鹿中原,获得最终的胜利,最后统一中国;使楚国国君功绩直追三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千古留名,万古流芳,建立一个统一、集权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一统天下”思想。


    所谓一统天下,就是世界大同。世界只能大同,无法一同。我们是求同存异,大同下面尊重小异,所以叫大同小异,也就是一统天下。我们会变成四海一家,但是每一家还是有每一家不同的家风、背景。我们要互相尊重,不要勉强人家跟我们一样。


    【曾仕强语录】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管理的起点是修己。


    能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才叫圆通。


    中国人不太讲统一世界,我们讲一统天下,一统跟统一是不一样的。真正能够行得通的,也只有一统天下。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