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山
  • 积分:30596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8/14 21:37:25
  • 楼主(阅:62502138/回:0)曾仕强:理就是修已安人


    【提要】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观念对了,成功自然水到渠成。这不只关乎你自己,还与你的管理密不可分。


    【管理故事】


    周末,妈妈出去了,才五岁的儿子哭闹着要爸爸陪自己玩。


    爸爸正在忙,就随手把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儿子说:“你先把这幅世界地图拼起来,爸爸就陪你玩。”


    爸爸原本觉得这件事会让儿子花费大半天功夫,却不想,不到十分钟,儿子就跑过来说:“爸爸我拼好了。”


    爸爸扫了一眼,果然看见所有的碎纸片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


    爸爸很吃惊,问道:“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儿子回答:“很简单啊,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人对了,地图也就对了。我先把这个人拼出来,然后把所有的拼图翻过来,就是地图了。”


    爸爸愣了一下,欣慰而骄傲地笑了。


    【企业管理智慧】


    做对人——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就是一人一念,一念一境,如果你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对的,那么你的世界就是对的。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决定着你对待他人的态度,所以一句话,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对待你。另一方面,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心境;一个人内在的信念,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无论对员工还是管理者,这些都决定着你的格局和最终成就的上限。


    所以,管理,要从管好自己开始。


    管对人——人对了,企业就对了


    当代管理很重视以人为本,认为管理就是管好人。儒家在讲社会管理时,也特别强调管理就是要达到“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的理想状态,这其实本质上就是管好人的外在表现。


    至于怎么用人,怎么管人,在儿童教育方面风靡的一种道德发展方式,想必能给我们很多启发。该理论大概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分别为:


    第一阶段:惩罚取向——规则带来惩罚和服从,我不能惹麻烦;


    第二阶段:功利取向——我努力做好,因为我想要奖赏;


    第三阶段:认可取向——我要做个好孩子,让更多人喜欢我、认可我;


    第四阶段:权威取向——我要做个好孩子,不能违背权威、违反规则;


    第五阶段:契约取向——规则由大家一起制定,所以多半是公正的,但不是绝对的,我应该更灵活,更宽容;


    第六阶段:良心取向——公正、平等、尊严,我有自己的原则并奉行不悖。


    我们可以看到,员工的状态是可成长的,从最初期的惩罚带来顺从,到最后的自觉自动自主,需要的就是管理者和企业的适当调控,只有选对人,管好人,人对了,企业自然就能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了。


    【曾仕强语录】


    了解自己,是管理他人的先决条件。自知之明,是管理者应有的修养之一。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开阔的胸襟和广泛的安全感,深深了解自己比一般人更能忍受挫折,才会更理智、更客观地处理问题。


    人是一个公司兴衰成败的关键。每一个人不管处在哪一个岗位,都会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产生影响。人不在于职位的高低,不在于从事什么行业,而在于讲话有没有人听,在于大家是否都愿意和你在一起,和你互动。


    管理由观念开始,有什么样的管理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行为。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也就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关系。同样有什么样的管理关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效果。观念、行为、关系和效果四者,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因为什么样的管理效果,必然反过来加强或修正什么样的管理观念。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