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6103147/回:0)在中国,绝大多数人还没混到需要“拼国运”的份上最近,很多人开始把某些不顺遂,归咎于大环境不好。 股市没赚到钱,是大环境不好;房价没涨,也是大环境不好;山东大樱桃贵了,还是大环境不好…… 说三句扎心的话: 什么本事都没有,甩锅本领却一流。 在咱们这个国家,99.99%的人都还没混到需要“拼国运”、“拼大环境”的份儿上。 明明就是个普通人,偏偏把自己想象成任正非。 最近被很多新闻霸屏:摩擦、物价、华为…… 微信中有个朋友问我: 我该怎么办?房子还要不要买?房价会不会崩?股市是不是也不行?我要不要买点黄金? 我们变得很焦虑、悲观、抑郁、抱怨,我们对这个时代充满怀疑。 突然想起,今年元旦我去郑州的花卉市场买花。 人流熙熙攘攘,生意人跑前忙后,顾客们欣欣向荣,舞台上的孩童蹦蹦跳跳,幸福的情侣们捧着大束的手捧花,旁边的垂幕广告上有一行小字:幸福像花儿一样。当天下午,我在花卉市场附近的书店里闲逛。窄窄的走廊上,拥挤的人流,几乎每一张书桌前都有或倚或坐的读书者。 彼时,正是媒体上各种情绪混杂,信心的最低谷。有个不负责任的互联网大佬刚刚在微博里写下一行小字: 这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我不知道,他如此的判断依据从何而来,有何种数据证明。 但当时站在花卉市场人潮中的我,完全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是没有希望的时代。 我们有一大批的企业家;我们有数以亿计的生意人;我们有无数内心想发财的人民;我们有善于变通的传统;我们一切向钱看,世俗且务实的本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堕落成不事生产、满口大词的寄生虫……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盘。 如果你对此还有一丝犹疑,那么请你回看一下自己: 你有没有失业?你的公司有没有倒闭?你的生意有没有关张?你有没有断供?你的房子有没有价格腰斩? 如果都没有,就请放下90%的悲观;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就请把剩下10%的悲观留给居安思危,留给现金流和备用金。 哪怕是在最艰难的行业里,还是总有人能赚到钱。 我是做地产的,我们这个行业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房价崩溃论”。 2018年,大行情下行。 但即便在这样的行情中,只要你常年关注市场,坚持持续踩盘,不断类比分析,还是看到了黑暗裂缝中散落下的光芒—— 宁波富力院士廷从17000涨到22000; 厦门金域华府触底上扬15%左右; 绍兴元垄大都会从11000涨到18000; 就在过去的短短一个月,珠海唐家的典型盘,从23000涨到了27000…… 这些机会的背后,都是真实的居住需求支撑。 之前我曾梳理了历年房价周期的涨跌规律,我发现在一二线城市里,即使是再烂的行情,绝大多数情况,房价中位数的跌幅最多不会超过20%。 只要碰到15%-20%的跌幅红线,就会出现成交量的触底升温,紧接着就是价格的上涨。 这就是真实需求的力量,这就是刚需的力量。 无论行情怎样,我们终归还是要有套房子住的吧。再烂的行情里,只要用心挖掘,总能发现机会的光芒。 我有个朋友是做文具的,而且是在县城里做文具生意。 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在夕阳城市里做一个夕阳行业,很low。 他每天极度努力地工作,专注在卫生、陈列、品类和服务这些小事上,不断打磨,日复一日。这些事儿,他坚持了8年,那间小店,只要走进去,就会觉得不一样。 用他的话讲:无关景不景气,孩子们总要读书学习、写字画画的吧。 三年前,他在郑州买了套房,今年说想上车深圳。 再low的行业里,只要用心经营,总能开出希望的花朵。 家中有个亲戚是做建材生意的,此前都在说行业不景气。 但是,他们对上游按时结账,对下游按时供货,对同行能帮则帮。 在所谓的夕阳行业里,他们靠着供货商偏爱、客户们信赖、同行们帮衬,生意反而越做越好。 用他的话讲:无关大行业如何,总要咱们盖房修路的吧。 再夕阳的行业里,只要用心耕耘,总能长出茁壮的青苗。 有个朋友是学经济学,做行业分析的,之前他也曾每天活在一惊一乍之中。 他后来想明白一件事儿: 他就时不时的盯着这个国家中,最基层的农民工收入。只要农民工的收入能保证每天200-300块,咱们就乱不了。 大人们总要吃饭穿衣,小孩子总要上学读书,大学生总要就业买房…… 我们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国家。 在这13亿人中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诞生出来。 普通人,但凡能抓住其中一个,用心经营其中一个,就总能赚到钱,可能会辛苦,但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 在这个偌大国家中前行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99.99%以上的人,都是普通人。 我们甚至还没有混到需要“拼天份”的阶段,更别提需要“拼国运”了。 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就是对你的家庭、对这个时代最大的贡献。 这是一个信息异常发达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你想要焦虑,信息流可以通过各种数据论证让你更焦虑;你想要绝望,信息流瞬间填满所有负面消息,让你不再想看到明天的太阳…… 专家们忽左忽右,时而狂躁,时而崩溃。他们可以靠散播焦虑来收割流量。 他们可以狂躁、可以焦虑、可以以此为生。我们却不可以,这个时代却不可以,这个国家却不可以。 我始终坚信以下这些如不动山岳一般,亘古不变的真理—— 国家只要更真诚的减税,对企业家更友好一些,对所有者权利更尊重一些,创造财富的环境就会好一些,就会有更多地企业赚到钱,更多地企业赚到钱,这个国家的根基就是稳的; 企业主只要更投入一些,更守信一些,眼光更长远一些,让员工的生活更有保障一些,企业盈利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员工的收入就会多一些,工作就会更努力一些,这个企业的根基就是稳的; 员工只要更敬业一些,更努力一些,更懂得提升一些,失业的风险就会小一些,家庭的保障就会多一些,这个社会的根基就是稳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 我们只要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就会获得持久的现金流; 只要对资产和投资多一份专注,未来就会多一份可能; 对未来多一份居安思危,留足防守现金,家庭就会少一份风险。 如果所有人都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上面这些可以验证、可以落地、可以操作的事情上,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就不会太差。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浮躁和焦虑当下的一些感悟。 我真诚的希望大家不要焦虑,用心把手头的事情干好,并拥有一, 个长远的计划,多关注资产,留住现金流。 这就是对家庭、对时代、对国家最好的回报。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