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爱
  • 积分:2034
  • 等级:博士研究生
  • 2019/5/30 18:55:39
  • 楼主(阅:86234177/回:0)张勇:企业一号位不可推卸的两大责任


    第一、你要做什么业务,你要服务什么客户,你要为他提供什么服务?这个我总结为商业设计。商业设计是一号位不可推卸的责任。你的团队,你指哪儿,大家打哪儿。但是你自己心里要不断去思考,公司走到现在,要走向未来,我的客户是谁,他有没有发生变化,我原来给他提供什么服务,我今天要给他提供什么服务,未来他还需要什么服务,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整个商业模式设计。


    大家不要误会,这个商业模式不是说收费模式,这是两件事情。当然商业模式设计里面,收入模型设计是不可避免要考虑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商业模式的全部。


    第二、在商业设计以外,组织设计是企业一号位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天在实战当中,大家对于第一个问题花了很大心思,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可能花的功夫没有第一个那么大。第二件事情为什么这么重要?第一件事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第二件事是解决内部生产关系的问题。


    今天就围绕商业模式设计和组织设计,跟大家聊聊我在阿里这么多年的亲身经历、感悟和一些思考。


    一、商业设计


    先讲商业设计。所有商业设计还是要有一个起点,我们作为每个企业当家人,要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客户是谁,当然还要问我是谁。所谓“我是谁”,是我跟客户有什么关系,我能提供给他什么服务。而能够回答好我能够给他提供什么服务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个客户为什么需要我,他有什么痛点。


    不管在哪个行业,我看了一下我们班大家的情况,真的是三百六十行,尽管没有三百六十人,行业都各具代表性,从制造业到软件行业到互联网、高科技。不同行业,最终都要回到一个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样的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他为什么需要我?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回答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能不能非常有体感地、及时地捕捉到客户痛点。我们能找到他的痛点,就有机会去帮他解决掉这个问题。或者找到这个痛点以后,反过来我们问问自己,为什么是我,我有没有能力、方法去帮他解决他的问题。或者说他的痛点很大,很显而易见,但是对不起,我没那两把刷子,解决不了他的问题,这个事看上去机会很美好,但是不属于我。


    但是再往下引申,商业模式设计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会发生变化,技术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以后,你原来给客户提供的价值,曾几何时非常高,但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你的相对价值会下降


    我们要不断review已经形成的业务,它有没有新的变化机会,有些机会是NicetoHave,有些机会是你不变,你的业务会变得没有价值。比如互联网透明度这一点,今天已经不是一个竞争优势,它是每个企业都有的优势,不是一个相对优势。


    所以你必须去叠加新的服务、新的业务,来让这个商业模式不断演进。而这样的演进,我认为只有一号位下决心才能发生。大家都觉得原来这个业务做得尽管辛苦,可还是得做,努力做到一个数字、一个指标、一个规模,但都是按照原来的套路在跑,除非你另外开一条道,说咱们换一种搞法了,这才可能有变化。


    这是在整个商业模式设计上,我自己在过去这么多年的体会——作为企业一号位,你一定要不断挑战自我。挑战自己已经习惯的模式,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是另外一种方式。最怕一条道走到黑。我们创造了一个商业模式,起步非常好,但是做着做着,发觉规模虽然上去了,但越来越累。问题是为什么没有另外一种可能。一种是完全开辟新赛道,一种是在原来的业务模式上去做变化。这是我们作为企业掌舵的人,责无旁贷要履行的责任。因为除了我们以外,没有人会去这么想。


    在这里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时间的变化会带来很多因素变化,我们切忌对一个商业模式刻舟求剑。我第一天想到它了,我觉得它很重要,这个市场未来很大,我必须要做它。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已经有了把市场做起来的行业竞争对手,或者市场变化已经过了这个点,你应该看下一站。我的观点是,很多人永远在讲能不能赶上末班车,我认为,你赶上末班车也落不到好了,还不如想一想哪一班车是下一趟的头班车,你能转过身来好好准备,去找另外一趟的头班车,可能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更好。


    从整个商业模式设计和构架来讲,如何真正准确找到市场机会和切入点,我想是所有一号位必须要去回答的。当然也许我身上有一个标签叫“严谨”,但我在阿里十几年最大的学习是,在严谨的基础上,还是要留下一些空间,如果你不留白、不留空,你永远没有惊喜。所有东西都是阴阳两面,你严谨,所有东西都有规划性,非常好,但是你不会有惊喜。你必须愿意为这个惊喜去留出一些灵活性,留出一些多余的资源,留出一些犯新错误的可能性。


    今天在整个互联网和新技术发展的情况下,要给创新保留一些可能性,而不是说所有问题都是长官意志。我的感受是,做企业最难的是怎么把握平衡。完全丛林法则、野蛮生长,大家随便做肯定不行。但是完全长官意志、一号位意志,就变成工业化时代,这肯定也不行。这是两者之间怎么样达到一个平衡。


    我想作为企业领导人,最关键的是一个小创新苗子在团队产生以后,能被我们发现,并且迅速放大。如果没有这样的推力和加速器,很难快速成长为一个新赛道和新业务,这是我们今天在整个商业模式设计上非常重要的考虑。


    另外一个方面,从战略上什么是你需要的,什么是你非做不可的东西,这里的战略决断和决心还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是我们作为企业在商业模式设计当中,是必须要做到的。


    从整个商业模式构架来讲,最终考验每个人的是什么?是对我们自己本性的挑战。我们到底愿不愿意去面向未来、面向可能的市场,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做一个不完美的决定。所有决定都是不完美的,因为在你没有发生好的结果之前,你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不是一个好的决定,但是没有决定是最大的问题。


    从我自己经历的一些案例中,最大的感觉就是几句话,第一个是没有完美的决定,第二是对于一号位来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果断做决定。也许无论向南和向北,最终走向的都是罗马,但是你必须走一个方向。最怕你向南走了一百公里,觉得苗头不太对,赶紧转身向北走,走着走着又要回头。


    在这里面战略的决绝和定力非常重要。这是我最近在阿里讲得比较多的,每个人都要有战略定力,所有核心管理者都要有战略定力,你既然选择了这个赛道,就必须坚持做下去,而不是说看着外面风景很好,别人可以这么搞,我们也要搞一下。


    到底要做什么,这个问题应该问自己。我们的客户是谁,我们为他创造什么价值,这才是我们今天整个做企业会有的乐趣。不然忙忙碌碌,一切以竞争为目标,你没有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最麻烦的事情。


    有些时候,我觉得无论在多重要的岗位或者说多高的职务,还是需要一个管道来找到市场体感,来接触市场。我的观点是没有办法纯粹靠PPT来进行运筹帷幄。最宝贵的东西是嗅觉,但是嗅觉必须要到市场上去闻,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面。办公室里面是感觉,不是嗅觉,你闻不到东西。


    在阿里内部都知道,我会跑一些客户,包括有一些朋友,甚至说一些线人。所谓线人,人家没有功利心,不是为了说我想听的东西,而是哪怕是血淋淋的内容,他能够不卑不亢地分享。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跑客户,有些客户遇到问题我会自己去跟。你完全可以转一下邮件让团队处理就好了,为什么要去跟?就是要给自己找感觉,你去感受一下客户每天碰到的问题是什么。“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是所有企业都会碰到的情况。


    包括我自己的习惯,周末跑去看电影,在售票处前待五到十分钟,看有没有人来买票,还是只来打印票,基本上就能感觉到这个市场已经变成什么样了。你到一个超市里面去看,这个超市是怎么设计的,咱们家是怎么设计的,观察是你的一个本能。而且在这里面,我的观点非常鲜明,很多人讲的WorkLifeBalance是不成立的,如果你真的想做成一件事情,Work就是Life,Life就是Work,这两者是融在一起的。一个人没有任何限制的东西是思考,任何时候都可以思考,你在飞机上可以思考,你在洗澡的时候也可以思考。


    时间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的时候并不代表判断不对,有的时候是时机不对,例子比比皆是。可能对于未来的判断是对的,但是可能太早或太晚,都会带来很多致命的问题。所以在合适的时间,选择进入合适的赛道,或者说合适的时间选择进行模式转变,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巨大的挑战。


    什么叫“合适”,就是你转成功了,就是合适;你没转成功,就是不合适。所有合适不合适,都是以结果为导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再怎么思考得完美,抉择得果断,最终这个事情没有办成,就是你抉择的不对,也许是你执行没到位。所以要执行到位,就会到下面说的,你光想到了大目标,这个是商业架构。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组织,没有好的组织里的人,很多问题都会走样。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