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剪梅
  • 积分:7934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6/1/12 21:24:01
  • 楼主(阅:136796/回:0)保健酒里掺“伟哥”:主流?非主流?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31日发布通告称,51家企业因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的药品成分)等化学物质,并在产品名称、标识、标签上明示或暗示壮阳、性保健等功能,现已被要求立即停止生产,迅速召回全部在售产品,并配合警方展开刑侦工作。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随之对于保健酒的需求也不断上涨。这让保健酒的市场规模超过了百亿元,成为酒业第四大市场。然而势头正猛的保健酒行业,却因企业良莠不齐,监管严重缺失,遭到食药监总局当头棒喝。

    保健酒中掺“伟哥” 可致急性心肌梗死

    食药监总局明令禁止酒类中严禁添加西地那非。西地那非,为“伟哥”的主要成分,主要用来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但过度食用后可能出现头痛、眼花、昏晕、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对于心血管患者,有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食药监总局表示,在保健酒、配制酒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违反食品安全法关于“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的规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涉嫌违法单位99%为小企业市场发展良莠不齐

    针对此次通告,中国酒业协会果露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在接受凤凰酒业君采访时认为,针对此类违规现象,协会主张违法必究,而且应该加大惩罚力度。同时他表示,此次涉嫌违法违规的企业中,99%的企业并不是协会会员。他还表示,在预防违法行为方面,协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搜集关于酒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定时向协会成员传播。

    北京疾控中心曾发布的一份《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状况及管理对策》论文显示,在2005年到2008年间,对全国抽检保健食品中化学药物进行检测,662件样品中违禁药物的检出率为23%,其中减肥类和抗疲劳类的保健品检出率较高,西地那非就是抗疲劳类保健品的常检出物质。该报告还特别提到,检测中的有些产品甚至同时使用了3种化学药物,“此种方式不光存在单一药物的毒副作用问题,还存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榜上有“名”:椰岛鹿龟酒行业领头难辞其咎

    此次“上榜”企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生产椰岛鹿龟酒的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238.SH),这家唯一以保健酒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曾5次蝉联中国保健酒品牌价值第一名,而现在,却被列在食药监总局“正在调查”的名单当中,被指添加了豪莫西地那非、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

    海南椰岛8月2日发出公告称,“关注到上述报道后,立即向相关部门进行核实确认,并第一时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排查,对库存半成品、成品进行了全面检测,未发现非法添加行为”,该公司称,目前下架、封存的椰岛鹿龟酒总数量不超过200件,并委托国家权威检测机构重新检验。该公司暗示产品可能是伪劣品,“通告中涉嫌违法添加的检测样品系标识为我公司产品,但是否为正品,公司将配合相关部门对该事件进行彻查。”

    凤凰酒业君尝试联系海南椰岛的相关负责人,但其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无论这件事是否是海南椰岛有意为之,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对于整个行业以及销售市场的不良影响,怕是难辞其咎。

    三管齐下:国家、行业、消费者协作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所朱丹蓬对凤凰酒业君表示,保健酒整体态势近几年还是呈现良好,但在监管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盲区和空白点。对此,仅靠一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国家、行业,包括消费者应该协同合作。

    首先,国家层面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监督范围与监督职责;其次,行业协会,应起到带头作用,出台相关行业规范,不能空有协会之名,却无协会之实;最后,作为消费者,应该加强在保健酒方面的基本知识。

    凤凰酒业君认为,监管之外,企业自律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保健酒行业乱象丛生,企业良莠不齐,早已影响了行业正常、健康发展。消费者健康诉求愈加强烈,市场洗牌也必将加剧,如果企业不反省其身,诚信经营,必将被市场和消费者摒弃。

    侬好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