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91389982/回:0)吴春波:华为唯一的武器是团结【下】华为的自我批判: 苦难辉煌与战略聚焦 那么他要干什么?华为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并不重要,华为精神是不是互联网精神也不重要,这种精神能否使我们活下去,才最重要。华为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优势不动摇、延续性创新、走向开放,吸取外部的正能量。自我批判、乌龟精神,这就是任正非对互联网时代最基本的判断,也是通过他的思考给员工的一些约束和引导。 2015年的华为广告,是任正非发现的一幅获金奖的照片。作者是一个美国人,一辈子就拍芭蕾舞,坚持拍了三十年,这就是一种坚守。他在纽约芭蕾舞团拍了4年,不知拍了多少张,就这张获了金奖。任总看完这个照片,立马冒出一句来,这不就是华为吗?这就是华为的身份证明,是华为的真实写照。一开始的广告词是:我们的人生痛苦并快乐着。后来用的罗曼.罗兰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里有句话“人们总是崇尚伟大,但当他们真的看到伟大的面目时,却却步了。” 伟大就是血淋淋的,没有那么光鲜,所以我们恐惧伟大,因为你要伟大,就要付出这种血淋淋的奉献,没有这种血淋淋的丑陋不堪的眼泪就不可能有辉煌。这是基本的常识。天上没有馅饼,地上却有陷阱。我们千万不要仰望星空等馅饼,那样会重重的摔在地上的陷阱里。我看这张照片,借用一本书的名字,叫《苦难辉煌》。没有昨日的苦难,何谈今天的辉煌?我们太注重结果了,往往忽视掉过程,我们太计较所得了,往往忽视掉我们的付出。 今年华为的广告,主题叫做厚积薄发,讲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付出和收获的关系。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纪录片《愤怒的刚果河》,广告照片取材于其中一个镜头。照片是这样的:在刚果河边生活的少数民族,叫瓦根基亚人(音),非常落后,捕鱼工具是用树枝编起来的。为了生存他们把命都赌上了,稍有闪失,就会葬身刚果河。照片冲击力很强,就是讲战略聚焦,旁边有一句任正非讲的非常中肯的话:不要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 想一想很多企业,很多人,其实都是在非战略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微信,我们有多少时间花在微信上,我的学生朋友圈有5000位,几乎上百个群,成天脸色焦黄,哪有时间看书,哪有时间淡定下来?这就是典型的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所以任正非的告诫十分中肯。 任正非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讲到,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这令人想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这个机构1954年成立,科学家人数一万多人,到现在60年了,就是为了研究一个课题,连个泡都没冒,就是在坚持,他们隐隐约约听到了上级的脚步声,聚焦投入才能有花朵的美丽的绽放,绽放的时间短暂都只有0.61秒。所以结果不重要,过程重要。就像爱因斯坦讲的,重要的在于过程,当你过程达到了,结果就是自然的结果。当你右脚血淋淋的时候,你的左脚会辉煌吗?因为这个是自然规律给我们安排的,常识和天理给我们安排的,所以急功近利就是一种短期的机会主义,往往使我们很难安静下来,往往使我们违背常识,违背商业的基本规律。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发“群狼”潜力 华为通过这四副广告,来做自己身份的证明,为什么有今天,坚守什么?坚守过程中做了什么? 现在关于华为的议论很多,有人讲现在华为这么火,物极必反,该出事了。有人也说任正非今年特别网红,感觉华为是不是有问题?任正非的回答是一连串的问题:华为未来还能走多久?还能走多远?取决于什么? 这也是华为高层的共识,第一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团,任正非加上了一个限定词“能够听得见批评的领导集团”。只要听得见批评,就不会腐败,不会山头主义。 第二,有制度和规则,其实任正非这几年做的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从任正非的华为变成了华为的任正非。就是让制度和规则守望华为,比让任正非守望华为更靠谱。这里有一个限定词,这个制度和规则是进取的,不是控制的、内敛的。 第三,有一个奋斗的群体,即人力资源队伍。有个限定词就是“善于学习”,而且要奋斗。有一组研究数据:以色列每年每人读49本书,中国人一年一点几本,学生都不读书了,不记笔记了,我讲课时学生在下面看着你嚎叫,看着你这PPT有点意思了拿出手机拍个照,然后再自拍一下。一个不学习的民族没有未来。我认为学习不是在公众号上学习,不是在微信上学习。 任正非的讲话充满了霸气。如此华为出了事,你无路可走,领导集团,制度和规则,奋斗的人还需学习。这三个胜利的要素里,两个都和人力资源有关。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华为从来没有讲过自己的文化是狼性文化。提到狼性,就想到凶残、自私、贪婪,其实狼性和人性一样,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华为的“狼性”是正义的能量,是敏锐的嗅觉,眼睛盯着客户。华为的制度是坚决提拔那些“屁股对着老板,眼睛对着客户”的干部,坚决淘汰那些“眼睛盯着老板,屁股对着客户”的人。盯着老板的那是奴才,是为了自身利益。怎样让大家盯着客户,盯着猎物?狼的嗅觉很厉害,在草原上能闻到三公里以外的肉味。一旦闻到肉味,本能地扑上去,不开会、不讨论、不纠结、不请示、不汇报。第三,不是独狼而是群狼扑上去。华为坚持的“以客户为中心”,不就是嗅觉问题吗?“以奋斗者为本”,不就是强烈的进攻意识吗?“持续艰苦奋斗”,不就是团队精神吗?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有个特点,没有自相矛盾。而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每一条看着都很美,但是自相矛盾,相互否定。 华为80后,90后的员工,大多是独生子女,也是聪明人。有一张很受关注的照片,上面三个小伙,身上是灰,脸上全是灰,还是露出灿烂笑脸,不是外面人说的那样,华为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非奋斗者,焉知奋斗者之快乐?人没有累死的,都是愁死的,烦死的!有梦的人需要奋斗,没梦的人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你想逆袭吗?屌丝就需要奋斗。我思考的是:奋斗是人生的主旋律,问题是华为怎么使他们变化,怎样让他们去?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所以我有一个观点,华为把知识员工变成了战士,把端茶送水的也变成了战士。都说80、90后娇惯,但是在华为,端茶倒水的都是本科毕业的学生,衣着大方,气质干净,他们彬彬有礼来给你倒水,这就叫以客户为中心。 华为把员工变成了一支铁兵,就像是李云龙的军队。李云龙手下有个野狼团,希望打仗,能打仗,打起来“嗷嗷叫”。在联想叫斯巴达方阵,在华为叫铁兵。有这帮人这么拼,不成功都很难。问题是怎样使他们有这个状态,怎样保持狼基因不变?怎样把喜羊羊变成大灰狼,抱团打天下?一流的人才去美国了,二流的当公务员了,三流的进央企了,四流的进外企了,进华为的都是五流的(笑场)。五流的抱团打天下照样超越一流,华为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是资源相当匮乏的大国,但是中国最优质的是人力资源:第一人多,人多力量大;第二是便宜,第三是聪明,已经到顶了;第四是勤奋,有人老唱衰中国经济,但是明天周末了,你出去看看,酒店还在做培训,周末了外国人进教堂,中国人进课堂,你说中国经济能不行吗? 华为员工就是邻家的孩子,衣着不光鲜,颜值也不高,抱起团来屌丝也成功逆袭。可是有人只欣赏华为的高大上,没有思考华为怎么实现高大上?实现高大上的关键点是人力资源管理。我总结为三句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激励一切可以激励的人,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做到这三句,中国企业没问题,遇上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有这么大的持续增长的市场,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否则连自己都对不起,核心问题是怎么样管理这些人力资源。 等得及,能战斗 任正非是44年生人,44岁创业,今年72岁,可他哪像一个72岁的老人?有张照片里他跳起来脚都离开地面了,我也想学他的姿势可是跳不起来。我就想到毛泽东的一句话:革命人永远年轻。事业会焕发你的青春,这是任正非的常态,不是新常态。华为的报销规定出差超过五个小时,才能坐公务舱。到北京三个小时,就得坐经济舱,任正非、董事长无一例外。任正非到现在都没有专门的司机。他出去学习,总是先进书店。 老板给员工做了榜样、标杆。预测一个企业的未来就是要看高层在干什么?外国记者采访任正非,提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据说你不懂技术、财务、营销,华为为什么需要你?任正非答了两个字——架构,就是凝聚这17万6千员工,团结在一个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下,能够为公司的战略目标做贡献,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把这些人力资源巨大的潜力持续的开发出来。 任正非的架构有三个成分。 第一,理想主义,华为是梦想驱动的公司,92年提出一个超越时空的目标,通信三分天下,必有华为一席。十四年后才实现了这个目标,又过四年,华为成为行业老大。华为实现梦想的基本点,是回归商业本质,回归商业基本原理,开放开放再开放;是拿来主义,通过优秀的文化把大家凝聚起来。 第二,以制度为核心; 第三,以利益为基础。企业永远是利益关系。用资本主义的高效率方式创造价值,用社会主义方式分配价值,共同创造,共同富裕。“力出一孔”,是价值创造,“利出一孔”,是价值分配。把17万人的力量凝聚起来,聚焦一个很小很小的目标,这就是华为的压强原则,持续施压,突破一点,两面展开,撕开口子,系统领先。 朴素的、简单的、可衡量的、被信仰的价值观,是华为的内在驱动力。通过管理把员工的精神高质转移,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简单讲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是方向;“以奋斗者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奋斗,二是让奋斗者不吃亏;“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是思想上不惰怠,不喧嚣,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华为提倡学习。很多的企业文化太冠冕堂皇了,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血腥、狼性。牺牲是军人的最大奉险,但是胜利才是军人的最高奉献。员工的最高奉献就是绩效,做企业需要雄性荷尔蒙的张扬。 回到今天的主题“均衡“,华为的精神和基因拥有两面。一面是薇甘菊,这种植物生存条件极低,快速生长,快速发育,一年能长一千多米。在华为就体现的是血腥,是亮剑精神。正如黄巢诗云“待到秋后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有那种霸气、不服输的精神,这是华为的A面。它的另一面是非洲的尖毛草,成长早期它贴地而行,别人在野蛮生长它在倒长,根可以深到28米,十几层楼高,进入生长期,它三五天能长两到三米的草。我们望见了华为的A面,市场欢腾业绩增长,却忽视了他的B面是聚焦、坚韧、沉静、内敛,是打好基础抵制诱惑,把握机会,以倒生长的方式为正生长积蓄能量,在聚焦业务的同时关注内部管理、优化组织、实现经营与管理的均衡。一旦看到机会,就是压强原则开始发力,释放能量,以几倍的资源投入压过来。这两种植物是华为精神的象征,地面上看到的是薇甘菊,地下是尖毛草,二者实现均衡发展。 最近有一个话题是任正非很迷惑,在此我讲讲迷惑问题。 华为总部有个湖,去年正式命名为天鹅湖。湖里真的有天鹅,华为花了很大的价钱,从国外引进了八只黑天鹅。黑天鹅代表着不确定性,华为命名天鹅湖也是自我警示。未来的世界是混沌的、雾霾的,怎样处理黑天鹅和白天鹅的关系?任正非讲他很迷惑,其实我觉得他一点也不迷惑。把黑天鹅转化为白天鹅,就需要站在华为内部看外部,以内部规则的确定性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站在后天看今朝,以当下规则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任正非的迷茫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迷茫,而不是对华为未来之路迷茫,否则就不会提出来2020年要达到1万亿人民币的销售额。 任正非有云:决胜取决于坚如磐石的信念,信念来自于专注。华为唯一的武器是团结,唯一的战术是开放。说到底还是人力资源的问题。 最后,用任正非最欣赏的两个人做结尾。他们都是影视人物,都是军人,一个是国外的阿甘,一个是国内的许三多。如任正非所言:华为的成功没什么秘密,华为就是最典型的阿甘,阿甘就是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埋头苦干。这个社会聪明人太多了聪明企业太多了,要做阿甘傻一点,华为就是典型的阿甘。由此我总结了五句话:华为就是一群傻傻的人,傻傻地坚守,傻傻地投入(资源),傻傻地付出(潜力、青春,甚至健康),最后取得傻傻地成功。 ![]() 侬好 帖间广告位01
|